當登山衣著成為一種風格時尚

2023/03/1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回想我初初加入登山活動的那個年代,山友們普遍的裝扮,若要找個詞來形容的話,「做工ㄟ人」,應該是最精準的。那時,登山服飾強調的是機能,美觀與否,其實不太重要。所以,款式與顏色,不會讓人有選擇障礙,因為根本沒什麼可選。長年出入山林的登山家,通常練出一身精瘦身材,即使穿上缺乏剪裁設計、簡單樸實的登山衣褲,一樣有型。至於偶爾上山的登山友們,比方說,我本人,只能被盡情的暴露身材的缺點。原本就不太俐落的身手,在山徑上看起來也就越發遲緩笨拙。
沒想到,時尚風潮也有吹進登山界的一天。「山女孩」的出現,應該算是一個顯著的分水嶺,原本中性的登山服飾,開始有了明顯的兩性區別。「山女孩」一詞,出自於凡事都講究美型的日本。「山女孩」的主張,是上山的裝扮,在都市中也可以自在穿著。在日本,即使是主婦或是熟齡,都會把自己全身上下都打點得如同服裝雜誌上走出來的恰如其份,才會(敢)走出家門。所以,可以想見,能夠穿到新宿逛街銀座散步的登山衣著,該是如何的講究配色、塑造風格、營造視覺焦點,而不是擋風防雨保暖透氣吸濕排汗,就好。
至於我的登山服飾發展小史,開端是一件借來的GORETEX外套,男款。穿在身上,其實頗有近年少女服飾界流行的「男朋友」風格,下半身穿的是從我自己的衣櫃挖出來的耐吉運動褲,和市面上販售的登山褲一樣寬鬆又防水。這一身穿起來,我覺得自己差不多可以去街頭唱嘻哈了。手套,則是挪用掃墓時拔草用的粗布手套,反正一樣都是在山林裡匍匐走跳嘛。(那遇雨怎麼辦?我的登山老師教我,粗布手套外層,再套一層吃手扒雞用的塑膠手套即可。)爬完第一座大山,感謝眾山神庇佑,我還能繼續朝第二座大山邁進,於是決心要讓錢包(其實是老公的)徹底痛一回,選購了一件屬於自己的防風雨外套。那是平價登山服飾大賣場還沒進入台灣設點的年代,一般的登山/戶外用品店少有讓人逛到腳酸的規模。向來看慣了少女品牌專櫃的百花齊放,來到這裡,彷彿深山寺院的暮鼓晨鐘,不是黑就是藍不然就灰。我勉強選了一件淺色灰階,怎知搭上我的耐吉運動褲後,越看越像是勤政愛民、便服探訪民間朋友的前元首。
我想,一切都是暗色系及寬版型的錯。於是,我的第三件防風雨外套,是正紅色,腰際稍微收緊,雖然後來覺得跟消防隊弟兄的制服有撞衫之嫌,但GORETEX屬於不易分解的物質,對自然環境有害無益。所以,不論登山時尚或個人喜好如何多變,小紅帽就是我人生中最後一件風雨衣了。至於登山褲,在海外的暢貨中心買到平價窄版褲後,耐吉運動褲也就此功成身退。後來,山女孩所帶起「鉛筆腿」風潮,也就是不論上半身塞得多臃腫,下半身利用短褲/裙搭配緊身褲(應該有個專有名詞叫「壓縮褲」)來營造腿部的細長感,與我對於登山下半身必須耐刮耐磨防潑水的需求不符,對這股流行風也就免疫了。
只不過是雪山健行途中,沿路所見的登山客,幾乎個個型男靚女打扮,一身裝備都像剛拆封似的嶄新,因而觸動的私回憶,拉拉雜雜的居然也如阿婆的裹腳步似的。以往遇見的、好似在山中漂浪不知年而一身滄桑、連蒙塵的背包套都有好幾個補丁的山友們,如今就像稀有動物,不多見了。這也算是時代的眼淚嗎?(當然,這與雪山日漸發展為大眾觀光路線也有關係,這又是另一篇雜感的開端了。)
2009年的我,與369山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5會員
77內容數
以走路的速度及視野,不用地圖指引方向,沒有預設行程走訪景點吃美食,單純憑著眼前所見的街路風景,帶領我直走或轉彎,去認識大城小鎮、漁村農鄉,體驗真實的台灣。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