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個星期六的下午,陽光正好,我和另一半去戶外散步做運動。我們走上坡去,經過孩子讀的國中,再從學校裡的一條小條,接上一條山路。這條路也說不上是我們以前爬山走的山路,它只是條方便學生上學,免得繞一大圈路的一條水泥石階路。路的兩旁林蔭扶疏,加上又是下坡,走起來頗為幽靜舒適。走下山路後,經過社區的一座籃球場,居然沒有學生在打籃球,微風吹過球場旁正飄落著黃花的阿勃勒樹,我拿起一根深褐色的莢果,和另一半說這幾棵阿勃勒樹長得真好,另一半表示認同,說:「記不記得我們環島的時候經過南部,孩子在那個什麼公園,玩這個阿勃勒的莢果玩得很開心的那個下午?」「當然記得啊,是走到台南的時候。還有,不是那個什麼公園,是紀念一位臺灣畫家的公園。咦?是哪位藝術家的公園啊?我也忘了。」兩人就這樣邊走邊想,怎麼也想不起來那一年盛夏的午后,一對夫妻帶著兩個小孩徒步環島,走到這個公園休息,公園的名字到底是......
直到前幾天腦海又浮現這個畫面,唉!難道是年紀大了,記憶力衰退。上網查了Google地圖,原來是台南下營的「顏水龍紀念公園」。看來如果我再不想個方式記下來,那一段很長的故事也許要等到我和另一半很老的時候,由亮與威來告訴我們了。我不想這樣,因為搞不好,他們倆到時候也忘記了。
好吧,開始了.....
2018.08.12。徒步環島第18天,台南下營顏水龍紀念公園,兩兄弟手上拿的就是阿勃勒的莢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