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漫錄

含有「浮生漫錄」共 8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台灣民眾黨(Taiwan People’s Party, TPP)自創黨以來,以「第三條道路」定位、自稱打破綠藍對立格局,近年在選舉中也曾展現潛力。美國媒體與智庫如何看待這個在台灣政壇相對年輕卻時有斬獲的政黨?在地緣政治壓力與島內意識形態分野日益加劇的背景下,TPP 在美媒觀點中既有希望也有極限。
Thumbnail
川普總統(Donald Trump)於2025年9月23日在紐約舉行的第80屆聯合國大會(UNGA 80)上發表演講。這是其第二任期內的首次聯合國演講,演講持續約一小時,涵蓋美國國內成就、國際關係及對聯合國的批評。
Thumbnail
台灣要把自己變強,而非示弱。感謝好文!
在教師節前夕,興大中文系在校圉附近的〔阿秋肥鵝餐廳〕舉辦了一場餐會,我有幸受邀,能與母系師長、同仁餐敘,倍感欣喜。席間,解主任暢談中文系未來的發展藍圖,涵蓋課程規劃、跨域合作與系友凝聚,令人對前景充滿盼望;榮退師長與新進同仁之間則閒話家常,談笑間交織著回憶與情誼,映照出「中文人」之間深厚的傳
Thumbnail
林漢清-avatar-img
2025/09/24
嗨,晨安!真是美好的回憶呀!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9/24
林漢清 真的耶~🌞😀
2025年9月,波蘭與波羅的海三國成為歐洲安全的焦點。俄羅斯藉由無人機侵入、戰機挑釁與電子干擾,加強對北約東翼的壓力。這些事件非全面性戰爭,卻構成「灰色地帶」行動,測試北約的警戒反應與政治決心。
Thumbnail
民國八十四年(1995),正值抗日戰爭勝利五十週年。半個世紀前,中華民族歷經八年浴血奮鬥,以千萬生命的代價,換取最後的勝利。對國際秩序而言,抗戰不僅是一場民族存亡之戰,更是二戰格局的轉折點。當時,《開羅宣言》清楚規定:臺灣及澎湖群島歸還中華民國,這成為後來臺灣光復最直接的法理基礎。
Thumbnail
在中國古代典籍中,常見到「懂得鳥語」的傳說。比如《論語·公冶長》記載孔子弟子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絏之中,非其罪也」,在《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引述他「知鳥語」,能從禽鳥的鳴叫理解其意。又如《列子·湯問》載周人萇弘「善鳥語」,據鳥鳴便能知吉凶,後世遂視為通靈之才人。
Thumbnail
林漢清-avatar-img
2025/09/18
嗨,晨安!狗的叫聲,狗主們久處後多少知其義;養鸚鵡的想亦如是;若定義為“聽懂”這可無法完整的証實真僞了!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9/19
林漢清 此"懂"大有文章。是大山雀"領會"其群友呼喚之"意"~
  1991年,台灣中華郵政曾發行一枚特種郵票,以清代宮廷畫家郎世寧《孔雀開屏圖》作為圖案。畫中孔雀舒展尾羽,金翠輝映,羽毛紋理細膩,兼具中西畫法的神采。郎世寧,原名 Giuseppe Castiglione,1688–1766)義大利米蘭人,耶穌會傳教士。
Thumbnail
最近友人正在甘肅旅遊,透過互聯網寄來數幅張掖的影像,其中一方古碑,題刻「張掖大佛寺」;還有幾處丹霞山色,赤橙黃綠交錯,如絹織成錦。雖我未親臨現地,但屏幕中那份壯麗已足以令人神往。心隨影像而遠遊,不覺聯想到唐代邊塞詩篇與敦煌寫卷中的記載,思緒因之馳騁千年河西走廊。
Thumbnail
巨獸的詩篇-avatar-img
2025/09/12
老師,早安! 讀著這篇,巨獸像是跟著照片,一路臥遊到丹霞谷邊 🏞️。 那些詩句的回音,好像被風從千年前吹來,落在今天的山脊與岩壁上 🌬️📜。 山河本就會改變顏色,卻能在文字裡留下不滅的火光 🔥, 讓後人即使隔著千年,也還能坐在洞口,感到同樣的蒼茫與壯麗。 巨獸忍不住想問: 李老師,若讓您挑一首詩,放在這張丹霞的影像旁, 您心裡最先浮現的,會是哪一首呢?🙂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9/13
巨獸的詩篇 這正是文學作品的永恒價值。😀
方寸之地,卻能承載時代的雄心。郵票,本為日常通信的憑證,然而當國家正處於關鍵轉折,它便成為歷史最精緻的載體。七○年代的台灣,正由農業社會邁向工業文明,「十大建設」宛如時代的號角,喚起全民對未來的憧憬與奮鬥。當這份意志凝結於郵票之上,便化為一套兼具紀錄與象徵的珍品。
Thumbnail
2025年9月10日,這一天值得銘記。自1949年5月19日頒布戒嚴令以來,台灣在威權高壓之下度過了漫長的38年、13,936天。自1987年7月15日解嚴至今,則已經走過13,937天,正式超越了戒嚴歲月的總長度。這是台灣歷史的一道新分水嶺,象徵著自由民主的光陰,已比威權黑暗的時日更久。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