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ck you money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標題很粗暴但卻很貼切。最近看了一本書: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瓦基著)及追了一部劇:去有風的地方(陸劇)。
這兩個都有共同點:作者=瓦基及女主角=許紅豆,都有一筆劉麗玲曾說的「fuck you money」!所以毅然決然裸辭,去找尋工作、生活的意義,雖然離開職場的理由原因不相同,但目的是相似的。
被大環境逼著快速前進,汲汲營營、渾渾惡惡的生活,被工作、人際關係揉躪、荼毒過後,夜深人靜時,你是否有思考過生活到底是為了什?為了財?為了名?為了利?還是為了符合普世價值的標準?
life is work and work is life. 生活就是工作,工作就是生活,這樣的生活方式,大多數人心之嚮往,不敢執行的原因大多是捨不得放不下,但更多的是沒有「底氣」。如果我們都像瓦基一樣,能在護國神山工作一段時間後,存夠了一輩子可花用的fuck you money,我們也會大吼「fuck you」後,然後甩辭呈揚長而去。
但回頭想想,即使像瓦基或許紅豆有著人人稱羨的工作,為什麼還是想要離職呢?是因為工作讓他們失去了生活的意義,所以想要重新定義自已,不再為工作而活。
許紅豆放自已三個月的長假到大理雲苗短居,放慢腳步,試著慢活,真切的感受村落的每個腳落,點點滴滴,不儘治癒了因為罹癌閏蜜過世的痛苦,還意外的找到愛情也找到自已的職志。
我們沒有護國神山的工作及收入,可能也沒有一筆fuck you money 可以辭職,但可以試著在工作之餘,靜下心來尋找職志或培養一項興趣,然後去做去實踐,不管好壞,相信過程或是結果都會帶給你一些啟發。
分享劇中一句話∶「堅持走就會有花路,不然花草樹木是怎麼長的?」相信所有的決定,都是最好的選擇。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會員
6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咪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常常在思考日文:生き甲斐=生活的價值/意義。 前20幾年的工作都算是順利,一直以來都心存感激。 沒有遇到慣老闆,可以請假出國旅遊,薪水也照發。 直到新冠疫情期間,才驚覺到原來外面的世界已經飛快的變化,才知道是一隻被溫水煮青蛙的井底之蛙。 接著遇到職場霸凌,迫使做出改變。有人說要感激欺負折磨你的人
當初是誤打誤撞進入了現在的公司。 明明是日商公司,但整個風格氣氛確跟美商很像。 上下班不用打卡,公司的營收除了規定要匯回總公司的部份,營餘的就是員工福利,像是真的國內外旅遊、年終獎金等等。當每年發年獎時,前老闆還會不斷的耳提面命大家,不能將年獎列入還房貸、車貸等計畫中,因為公司無法「保證」每年都會有
家人,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但有的時候可能是生命中最想要切割的人。 有的父母會藉由養育之恩,不斷的要求子女以金錢或其它形式做為回報,統稱為情緒勒索或是精神罷凌。 網飛夯劇黑暗榮耀的女主角文同珢,在高中時遭受到朴涎鎮為首五人幫的罷凌時,曾向班導及警察求救都被吃案,最後的母親竟然見錢眼開,同意收下和解
在職場中,是否有曾經耳聞某位同事態度不佳,或是自已曾經被「告知」態度不佳, 感到冤枉或莫名奇妙呢? 態度不佳這個說詞,基本上是無法「量化」的,因為很難界定怎樣的口氣、表情就是態度不佳。有時候是對方過於玻璃心,也有可能是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所以要以態度不佳,做為申訴他人的理由時,必須要有明確的舉證,例
近年來許多的職場文章,都紛紛勸上班族要勇敢跨出舒適圈,探索職涯其它的可能性,但有沒有想過,人的天性原本就是會習慣於待舒適圈,因為這個圈子是自已可以駕馭的、是有成就感的,可以得到滿足,甚至是可以實現自我,所以才會離不開這個舒適圈。 但通常舒適圈待久後,久而久之就會產生溫水煮青蛙的現象,容易忽略外在環境
1990年代初日本因泡沫經濟破滅,進入失落的十年之後,經濟從此一蹶不振,即使經過二十年的激進的量化寬鬆及零利率政策,還是無法起死回生。 日本從2022下半年開始,日幣嚴重眨值創32年來新低。日幣貶值對出外銷出口業、觀光業復甦是有利的,但對於長期仰賴進口原料生產,民眾也經常消費進口商品,還有因為烏俄戰
最近常常在思考日文:生き甲斐=生活的價值/意義。 前20幾年的工作都算是順利,一直以來都心存感激。 沒有遇到慣老闆,可以請假出國旅遊,薪水也照發。 直到新冠疫情期間,才驚覺到原來外面的世界已經飛快的變化,才知道是一隻被溫水煮青蛙的井底之蛙。 接著遇到職場霸凌,迫使做出改變。有人說要感激欺負折磨你的人
當初是誤打誤撞進入了現在的公司。 明明是日商公司,但整個風格氣氛確跟美商很像。 上下班不用打卡,公司的營收除了規定要匯回總公司的部份,營餘的就是員工福利,像是真的國內外旅遊、年終獎金等等。當每年發年獎時,前老闆還會不斷的耳提面命大家,不能將年獎列入還房貸、車貸等計畫中,因為公司無法「保證」每年都會有
家人,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但有的時候可能是生命中最想要切割的人。 有的父母會藉由養育之恩,不斷的要求子女以金錢或其它形式做為回報,統稱為情緒勒索或是精神罷凌。 網飛夯劇黑暗榮耀的女主角文同珢,在高中時遭受到朴涎鎮為首五人幫的罷凌時,曾向班導及警察求救都被吃案,最後的母親竟然見錢眼開,同意收下和解
在職場中,是否有曾經耳聞某位同事態度不佳,或是自已曾經被「告知」態度不佳, 感到冤枉或莫名奇妙呢? 態度不佳這個說詞,基本上是無法「量化」的,因為很難界定怎樣的口氣、表情就是態度不佳。有時候是對方過於玻璃心,也有可能是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所以要以態度不佳,做為申訴他人的理由時,必須要有明確的舉證,例
近年來許多的職場文章,都紛紛勸上班族要勇敢跨出舒適圈,探索職涯其它的可能性,但有沒有想過,人的天性原本就是會習慣於待舒適圈,因為這個圈子是自已可以駕馭的、是有成就感的,可以得到滿足,甚至是可以實現自我,所以才會離不開這個舒適圈。 但通常舒適圈待久後,久而久之就會產生溫水煮青蛙的現象,容易忽略外在環境
1990年代初日本因泡沫經濟破滅,進入失落的十年之後,經濟從此一蹶不振,即使經過二十年的激進的量化寬鬆及零利率政策,還是無法起死回生。 日本從2022下半年開始,日幣嚴重眨值創32年來新低。日幣貶值對出外銷出口業、觀光業復甦是有利的,但對於長期仰賴進口原料生產,民眾也經常消費進口商品,還有因為烏俄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37歲 裸辭2年 明天準備回去當社畜 我在美國上班 其實壓力沒那麼大 討厭那種朝9晚5的生活 其實我不是不喜歡上班 而是我很討厭企業文化 家人不理解 我很難受 不知道自己可以做點其他什麼工作 沒有一份工作是完美 但起碼那份工作不會令你失眠或早上是得掙扎起床 到底活著做人是不是就為了工作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追求自由,不讓公司體制毀掉年輕人。書中談到了人生商業模式、無槓桿與有槓桿賣時間、時薪思維、以終為始等議題。作者張輝著重於引導讀者重新連結自己與世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最終的自由是什麼以及如何尋找這個自由都是書中探討的重點。
一直以來沒有思考過金錢與自己的關係? 不知道金錢留不住的原因在哪? 你從未檢視過消費習慣,或嘗試思考過卻找不到貓膩? 沒有深入思考過自己與工作的關係,不知如何開始? 你已經很努力賺錢卻永遠靠近不了自己的理想生活? 《跟錢好好相處》,從你的錢怎麼來,到你的錢怎麼去,都有全面性的檢討,他適用任何人。
Thumbnail
寫給人生按部就班,以及不按部就班的人。按部就班的人,事業成功、或者退休,該想一想:「拿掉工作後,你的人生還剩下什麼?」不按部就班的人,也可能是財富自由,但總會有人來問:「那妳這麼年輕不上班要幹嘛?」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在鬧鐘響起的時候懷疑人生?每個人都渴望財富自由,但現實是,我們大多數人都得為了錢而工作。本文將通過詼諧的故事,探索為什麼我們工作,不僅僅是為了錢,還有那一絲絲的夢想和自我實現。
Thumbnail
很多人習慣把財富自由想得非常夢幻,是不是每天吃喝玩樂、在家躺平,甚麼事都不用做了?相信我,這種生活過三個月,你就膩了。真正的財富自由,不是生活過得漫無目的,而是有底氣選擇你熱愛的工作,讓財富為你的理想撐腰,做自己最喜歡的事。每天醒來都心情非常好,再也不會有那種早起「不想上班~」的哀號。
Thumbnail
一般人;進入社會就應該工作,這是天經地義的道理。不工作,要如何頂天立地,要如何養家活口? 如果再深入想一下;為什麼要工作,絕大部份的人應該都會說,不賺錢,要餓死嗎?對啊!人生的主軸不就是賺錢,買房,成家,教養小孩,累積足夠財富,將來可以安穩退休,頤養天年。 工作和人生的關聯,當然不是那麼幾件事就
Thumbnail
這本書探索工作背後的真正目的,提出了兩個重要的概念:自我認知三角形和工作範圍三角形。書中進一步討論了三個常見的錯誤路標:追求完美、僅追求興趣和金錢。以及拼圖大學的概念,強調工作是一場終身學習的旅程。
Thumbnail
這本書分享了作者辭職後的生活經驗,提出三點內容:人生所需不多、空出時間是必要、安心待業的五個方法。文章主要介紹了這些內容,並提及作者個人經驗和看法。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37歲 裸辭2年 明天準備回去當社畜 我在美國上班 其實壓力沒那麼大 討厭那種朝9晚5的生活 其實我不是不喜歡上班 而是我很討厭企業文化 家人不理解 我很難受 不知道自己可以做點其他什麼工作 沒有一份工作是完美 但起碼那份工作不會令你失眠或早上是得掙扎起床 到底活著做人是不是就為了工作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追求自由,不讓公司體制毀掉年輕人。書中談到了人生商業模式、無槓桿與有槓桿賣時間、時薪思維、以終為始等議題。作者張輝著重於引導讀者重新連結自己與世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最終的自由是什麼以及如何尋找這個自由都是書中探討的重點。
一直以來沒有思考過金錢與自己的關係? 不知道金錢留不住的原因在哪? 你從未檢視過消費習慣,或嘗試思考過卻找不到貓膩? 沒有深入思考過自己與工作的關係,不知如何開始? 你已經很努力賺錢卻永遠靠近不了自己的理想生活? 《跟錢好好相處》,從你的錢怎麼來,到你的錢怎麼去,都有全面性的檢討,他適用任何人。
Thumbnail
寫給人生按部就班,以及不按部就班的人。按部就班的人,事業成功、或者退休,該想一想:「拿掉工作後,你的人生還剩下什麼?」不按部就班的人,也可能是財富自由,但總會有人來問:「那妳這麼年輕不上班要幹嘛?」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在鬧鐘響起的時候懷疑人生?每個人都渴望財富自由,但現實是,我們大多數人都得為了錢而工作。本文將通過詼諧的故事,探索為什麼我們工作,不僅僅是為了錢,還有那一絲絲的夢想和自我實現。
Thumbnail
很多人習慣把財富自由想得非常夢幻,是不是每天吃喝玩樂、在家躺平,甚麼事都不用做了?相信我,這種生活過三個月,你就膩了。真正的財富自由,不是生活過得漫無目的,而是有底氣選擇你熱愛的工作,讓財富為你的理想撐腰,做自己最喜歡的事。每天醒來都心情非常好,再也不會有那種早起「不想上班~」的哀號。
Thumbnail
一般人;進入社會就應該工作,這是天經地義的道理。不工作,要如何頂天立地,要如何養家活口? 如果再深入想一下;為什麼要工作,絕大部份的人應該都會說,不賺錢,要餓死嗎?對啊!人生的主軸不就是賺錢,買房,成家,教養小孩,累積足夠財富,將來可以安穩退休,頤養天年。 工作和人生的關聯,當然不是那麼幾件事就
Thumbnail
這本書探索工作背後的真正目的,提出了兩個重要的概念:自我認知三角形和工作範圍三角形。書中進一步討論了三個常見的錯誤路標:追求完美、僅追求興趣和金錢。以及拼圖大學的概念,強調工作是一場終身學習的旅程。
Thumbnail
這本書分享了作者辭職後的生活經驗,提出三點內容:人生所需不多、空出時間是必要、安心待業的五個方法。文章主要介紹了這些內容,並提及作者個人經驗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