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淡如

含有「吳淡如」共 9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因為找到正職的關係,手頭上也正在準備講座活動,所以近期很少更新。 大學的時候一直想進到新聞或出版產業打工,但無緣也無門進入,沒想到第一個正職就是出版產業。許願下一個目標進軍獨立新聞。 今年也是第一次以工作人員身分進入書展,可惜沒機會好好逛。 公司是老牌出版社,超過一甲子了。出版了很多中國文學史
Thumbnail
目前還在出中國古典文學的出版社,我只知道三民書局,三民書局重慶南路店是我的愛店
接續上一篇文章,不想要大腦及身體退化,那就得採取行動,不能什麼都不做,卻想要自己能夠變得越來越好。以為自己已經XX歲了,就可以停止學習了嗎?淡如姐親身示範了她是如何身體力行在攻讀博士及參加馬拉松上面,表示即使已經年過半百,也還大有可為,身體及腦力仍然能夠跟得上。在接觸超慢跑後,網路上就
Thumbnail
物質比起心靈的滿足,大部份是短暫的,仙人找到適合他心靈上的滿足了。
  在書中有一段提到了,由科學家設計了一個擁有足夠的食物與飲水,能夠讓許多老鼠好好居住的空間。科學家由這樣的實驗結果發現,在到達該空間可容納老鼠數量的上限之前,老鼠們就開始互相攻擊對方搶地盤。這樣的實驗似乎是想要告訴科學家,當老鼠數量來到一定的時候,就會開始產生自相殘殺的現象。因此,科學家
Thumbnail
我好像看過這個實驗
我們時常聽到一句話是「女性應該要為自己而活」,但通常女性只要有了家庭及孩子之後,似乎就不再只是為了自己而活。 過去的傳統觀念對女性有諸多期待,比如從小被教導要學習煮飯及料理家事,為的就是以後結婚能照顧丈夫及孩子,即便小時候聽到這些觀念感到頗不以為然,但真的步入家庭之後,仍然不自覺地把這些工
Thumbnail
謝謝婷婷分享!
你想過現在的你是從何形塑而來的嗎? 想必除了先天的個性與特質之外,從小所處的環境與相伴的人對我們的人生影響重大。 或許這些人事物並沒有直截了當地教導我們什麼大道理,但我們卻可能在成長的過程中自行學會去判斷、選擇或閃躲。 十歲就立志當作家的吳淡如說:「我還真的相信,任何人如果
Thumbnail
所有的過去,都將以另一種方式歸來~
嗨,各位讀者!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本可能會徹底顛覆你思維的書——吳淡如的《窮思維、富邏輯》。這本書告訴我們,許多人在社會期許與家庭壓力下,總覺得自己像台迷失方向的導航儀,一直找不到正確的路。你是否也有這種感覺?
今天在通勤時聽了吳淡如-人生實用商學院的跟掃地機器人看齊吧!為什麼蔡康永說:願意,就會值得? 首先是被這個標題所吸引的原因,是因為今年公司的持續改善案,提出使用掃地機器人代替人工打掃的方案,原本以為會一路過關斬將,輕輕鬆鬆的,沒想到反而被高層反將一軍,導致破局,心中難免失望,所以想知道要如何向掃地
Thumbnail
前言 今天(民113.08.24,星期六)聯合報A7橘世代的主題是<母女關係>[我不愛媽媽篇],女兒深受母親影響,如果自幼得到的不是愛與支持,而是偏心和冷漠……,終其一生可能都是生命中隱隱作痛的源頭。該主題的內容主要是在重男輕女家庭中長大的女兒,所受到的傷害。 家庭不和諧,每個人都受傷 該
喜歡閱讀各式故事的Sunny,近期閱讀完一本以「什麼活法最適合你」為主題的書,尤其以「女性」為視角來探討許多生活中、工作上的挑戰。 《這一生值得好好活》這本書,是由Sunny很欣賞的一位作家吳淡如所寫的,她出書、錄podcast多年,她很犀利、很會說故事,同時也把她的人生活得很精彩,以快領老年
Thumbnail
Sunny解析的相當精彩,簡短數言,就已經道出了重點。弱魚在此補充一下自己本身和帶領學員學習的經驗─其中最困難的地方在於,不是我們不知道「不要當一棵不會動的樹木,任由園丁修剪。」的道理,而是知道了以後,根本做不到。做不到的原因是:1、 要當一棵能動的樹,但要怎麼動?又能動到哪裡?可否講出一個具體有效的方法或方向?2、 在離不開園丁的情況下,要如何才能不任由園丁修剪?故而,最終的問題來了,何以激勵只能對少數人產生實質幫助?因為,這個世上能夠成為吳淡如的人僅有少數,多數人還是只能活得像自己,不可能全部變成吳淡如。結論是,朝著理想的榜樣去努力學習是對的,假若達不到那樣的目標,學會善待及接納現在的自己也是好的。與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