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疫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 年前的 SARS 疫情經驗或許是台灣能撐過近三年多 COVID-19 疫情的關鍵,和平醫院封院也絕對是台灣防疫史上一個非常重大的事件。當年的我對這起事件的嚴重性與當時社會的肅殺氣氛還懵懵懂懂,所以現在能有個作品去進一步了解這個事件也覺得不錯。只是剛好近期就有兩個類似題材的作品,不免覺得這個時間點有些微妙。不過這麼多年來應該也沒有能讓人性衝撞發揮到極致的題材了,或許想要討論醫病關係也只能藉助這起事件。
只是看完《疫起》後,相較於電影劇情,我可能對電影裡勾起我思緒的其他支線比較有興趣。故事本身有種尷尬感,就是有很多情節感覺可以做更多延伸,但因為它發生在電影的這一段,所以可預期的是這些情節很快就會被解決或忽略,沒有太多時間去醞釀情緒,讓我在很多時候只像個旁觀者一樣看著整件事情發生,就如同當年我看待整個疫情下的社會一樣。比較有營造出氣氛的大概只有關於醫院B棟的描述,那幾幕的確很有壓迫感。可是這起事件似乎又不足以拍成影集,畢竟電影呈現的面相沒有這麼廣,就有種不上不下的感覺。結局也較像個逗號,了不起是分號,但感覺並沒有結束,不過倒有個很意外的點,就我記憶所及好像也沒有和平封院事件結束的印象,網路可以輕易查到起始日期,封了近兩周,但整起事件的落幕時間,最直接的就是解封日,卻有點船過水無痕的感覺。甚至我原本還預期電影結局會是解封後醫院內的人們紛紛出來感謝自己還活著,並且追思犧牲者的橋段。好吧,或許這樣真的太老哏。
只是這樣的題材,再加上導演是《我們與惡的距離》的導演,看到電影中出現一個超熱血正向的角色還真是一點都不意外。而且就像《我們與惡的距離》中律師有個清寒的背景,加上差點走歪的過去;《疫起》中的護理師也有個九二一地震過後成為孤兒的悲慘童年。他們都是在走過逆境後再站起來的人,雖然很好、很勵志,但當角色用這些經歷勸人為善、求生,我卻總是有種不知該如何形容的反感,不知道是這種過度理想化的積極態度有點刺眼,還是他們身上太強烈的聖光照得我心中陰暗面很不舒服。而導演的下一部作品《人選之人-造浪者》從題材來看大概又會有這樣的角色,就不知道屆時會以怎樣的方式呈現了。
電影中護理師有個勸病患家屬積極治療的橋段,倒是讓我有別的感觸。沒有任何人有辦法決定自己如何出生,但所有人都試圖在人生中決定自身一切事務,可是到了人生的終點時,又有多少人真的有權力決定自己如何死亡呢?這個想法源自之前看到一些有關安樂死的討論,當需要長期照護的人生命即將走向盡頭,限制他的卻不是求生意志,而是不論動機如何的家屬,以及試圖維繫某種道德規範的社會。尤其當護理師對癌症末期患者的兒子說要積極治療,不要放棄,他當年九二一地震一瞬間就失去了家人時,我還蠻想抓住他的肩膀猛搖,然後跟他說,長期照護跟猝死不一樣啊!更何況對那個兒子來說,正是像護理師這種人以及他背後的社會期許,才讓兒子在疲憊的看護過程中還要背負額外的罪惡感。
就像律師一樣,護理師在電影中也面臨人生信念的考驗,縱使懷抱崇高的理想,當殘酷的現實降臨到自己身上時,又能有多少勇氣去面對與接受,甚至堅持原有的信念呢?編劇或許也知道很多人在看到這樣正面積極的人時,總會想著:「要是今天輪到你,你就不會這樣想了啦。」才刻意安排這樣的橋段吧,「即使面臨再多波折,也不要放棄希望」或許就是電影想傳達的事情,也是和平醫院能撐過封院的核心,更是這幾年來世界還能運行的關鍵。
只是末段實習醫生在走廊大罵罷工醫護人員的那場戲,讓人看得心情很複雜。能感受到實習醫生瀕臨崩潰的心理狀態,面對被感染的恐懼,又看到應該是戰友的人卻退縮在休息室中,雖然是情緒勒索式的發言,但是在那個情境裡,或許她也早已疲累到沒有心情去找個比較和緩的說服方式了。而對罷工的醫護人員來說,真的能苛責他們嗎?求生意志是人類最基礎的本能,要能違反這種本能需要非常強大的驅動力,除了父母可能會願意為了孩子突破這層障礙,或是真愛(或許有些人翻了翻白眼),其他人除非經過訓練,不然是很難這樣做的。而消防員、警察、醫護人員,在我看來更是幾乎反人性的職業。要為陌生人付出自己的生命,就算他們選擇這項職業時應該有所覺悟,但有覺悟與真正面臨生命威脅還是有非常大的差距,我很欣賞電影有將這種挖到最核心的矛盾之處展現出來,雖然可能也是因為電影架構在真實事件之上。
電影的結局雖然不是解封,卻也是醫療型作品常見的結束方式,也不意外的會走向正面的結局。以前對這些作品在中段時展現各種人心險惡,最後卻都要大徹大悟般的傳達正向理念感到矯情,雖然不乏能夠好好處理這塊不彆扭的作品,而這部電影或許還有進步空間。但奇妙的是,在電影尾聲我開始感到矯情時,卻也想著:「今天要是我躺在那張病床上,我會不會希望就是有這麼『矯情』的人來拉我一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9會員
357內容數
嗨!歡迎來到呆丸趴! 我是呆丸,節目主要是分享我對於看過的電影、影集、漫畫、書籍等作品的感想, 偶爾也會分享一些諸如社會、科技等等社會議題的感想。 更新時間:每周三、六上午七點,這樣才是早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Dyone Wa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貓狗題材總是會讓人瞬間失去防禦力, 短短一部片卻碰觸到許多寵物飼養的面向, 也許結局有點太陽光正向,但似乎也沒有更好的解法。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少數超反推的電影? 前段有著看似正常普通的犯罪推理過程, 後段的翻轉卻超乎想像的令人無法接受。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一個很有趣的小品遊戲, 光是能夠扮演一隻貓四處遊歷就很吸引人, 而遊戲中呈現的機械時代也很有趣。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喜歡老港片的應該會很愛這一部, 如果對現今世態感到灰心的也會深受感動, 但,或許就是這種戲劇性讓這只能是戲劇。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單純、直接就是這部動畫的優點, 沒有過多的探討議題或教育內容, 有的只是純粹直抵內心的娛樂。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我心目中最棒的奇幻電影長鏡頭, 成功塑造了龍與地下城這個奇幻經典的世界觀, 非常期待之後能有延伸作品。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貓狗題材總是會讓人瞬間失去防禦力, 短短一部片卻碰觸到許多寵物飼養的面向, 也許結局有點太陽光正向,但似乎也沒有更好的解法。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少數超反推的電影? 前段有著看似正常普通的犯罪推理過程, 後段的翻轉卻超乎想像的令人無法接受。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一個很有趣的小品遊戲, 光是能夠扮演一隻貓四處遊歷就很吸引人, 而遊戲中呈現的機械時代也很有趣。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喜歡老港片的應該會很愛這一部, 如果對現今世態感到灰心的也會深受感動, 但,或許就是這種戲劇性讓這只能是戲劇。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單純、直接就是這部動畫的優點, 沒有過多的探討議題或教育內容, 有的只是純粹直抵內心的娛樂。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我心目中最棒的奇幻電影長鏡頭, 成功塑造了龍與地下城這個奇幻經典的世界觀, 非常期待之後能有延伸作品。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生與死,在這個時候,顯得特別的關鍵!生命很寶貴,每當到了這一刻,就要感謝那些為時間賽跑的醫護人員!
Thumbnail
在醫療這一塊,其實台灣的處境真的蠻悲慘的,因為時常會遇到很多事情是護理師自己要處理,而常常在處理過程,就是學會獨立之外,有時候資源也有限,所以就會發生更多的事情,真的覺得大家要更重視護理師。
回想17年前,SARS來臨時,還是個懞董無知的孩子,依稀記得那陣子許多課程停止了;而17年後,到了2020年,我已經是護理師,遇到了COVID-19 從跨年後,每天晨會不段複習感染控制相關事務、加強防疫訓練,每天一而在再而三的改變防疫策略,為的是加強防疫,避免防疫漏洞的發生。新聞媒體、大街小巷,人
Thumbnail
一頁過文藝小說 -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在 2024 年5月 19日開始,所有醫院內再無強制配戴口罩的必要性,這意味著 Covid-19 疫情告終。筆者特意創作了「疫後之舞」。
從《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看社會議題及人生哲學,包含醫護人員之間既對立又協作的關係、社會對精神病患的不友善以及對於工作的熱愛和人生選擇,一部戲劇是人生的縮影,或有誇大,但總有甚麼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Thumbnail
穗波心理師在疫情時期因為自己生病住院的經歷,不可否認在面對死亡時會有種種恐懼。 文章描述住普通病房初期的心理狀況。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有一種致命流感會在非法移民們間互相傳染,這是發生在韓國盆唐地區的故事,若是人類遭受此病毒的感染,會在36小時內死亡。
Thumbnail
新冠疫情趨緩後,醫院出現護理荒,許多醫院面臨關病床危機。為鼓勵護理人員投入醫院臨床工作,衛福部推出護理獎勵新制。沒想到卻讓地區醫院集體炸鍋,甚至可能引發倒閉危機!為什麼會如此?  台灣的地區醫院,最近出現這樣的怪現狀:空蕩蕩的病房,房內堆滿醫療器材,病床甚至成為衛生紙堆疊處,病房淪為雜物儲藏室。一
在意外面前, 人命總是那樣的渺小。 相距20年,我對SARS的印象只停留在那個畫面,爺爺在醫院裡動手術,我們戴著層層口罩,連病房都不被允許踏入,快速地看完走人,只因為所有的未知都是病毒帶給我們的恐懼,那時候的我懵懂無知,只以為是場流行感冒。 二十年後,武漢肺炎來襲,醫療、科技都進步的我們
Thumbnail
醫病關係緊繃的台灣社會,重溫上個世紀末的電影《心靈點滴》,除了滿滿的觀影觸動,更覺得若能「以病患為中心」來思考後續的醫療行為,即便根本問題仍在,藥到未必能病除,但透過對話交談讓心靈先被撫慰,這一切才會有良好醫病關係的可能。我知道站着説話不腰疼的矛盾,但一路上幸運遇見的好醫生,讓我堅信這是真實的存在。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生與死,在這個時候,顯得特別的關鍵!生命很寶貴,每當到了這一刻,就要感謝那些為時間賽跑的醫護人員!
Thumbnail
在醫療這一塊,其實台灣的處境真的蠻悲慘的,因為時常會遇到很多事情是護理師自己要處理,而常常在處理過程,就是學會獨立之外,有時候資源也有限,所以就會發生更多的事情,真的覺得大家要更重視護理師。
回想17年前,SARS來臨時,還是個懞董無知的孩子,依稀記得那陣子許多課程停止了;而17年後,到了2020年,我已經是護理師,遇到了COVID-19 從跨年後,每天晨會不段複習感染控制相關事務、加強防疫訓練,每天一而在再而三的改變防疫策略,為的是加強防疫,避免防疫漏洞的發生。新聞媒體、大街小巷,人
Thumbnail
一頁過文藝小說 -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在 2024 年5月 19日開始,所有醫院內再無強制配戴口罩的必要性,這意味著 Covid-19 疫情告終。筆者特意創作了「疫後之舞」。
從《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看社會議題及人生哲學,包含醫護人員之間既對立又協作的關係、社會對精神病患的不友善以及對於工作的熱愛和人生選擇,一部戲劇是人生的縮影,或有誇大,但總有甚麼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Thumbnail
穗波心理師在疫情時期因為自己生病住院的經歷,不可否認在面對死亡時會有種種恐懼。 文章描述住普通病房初期的心理狀況。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有一種致命流感會在非法移民們間互相傳染,這是發生在韓國盆唐地區的故事,若是人類遭受此病毒的感染,會在36小時內死亡。
Thumbnail
新冠疫情趨緩後,醫院出現護理荒,許多醫院面臨關病床危機。為鼓勵護理人員投入醫院臨床工作,衛福部推出護理獎勵新制。沒想到卻讓地區醫院集體炸鍋,甚至可能引發倒閉危機!為什麼會如此?  台灣的地區醫院,最近出現這樣的怪現狀:空蕩蕩的病房,房內堆滿醫療器材,病床甚至成為衛生紙堆疊處,病房淪為雜物儲藏室。一
在意外面前, 人命總是那樣的渺小。 相距20年,我對SARS的印象只停留在那個畫面,爺爺在醫院裡動手術,我們戴著層層口罩,連病房都不被允許踏入,快速地看完走人,只因為所有的未知都是病毒帶給我們的恐懼,那時候的我懵懂無知,只以為是場流行感冒。 二十年後,武漢肺炎來襲,醫療、科技都進步的我們
Thumbnail
醫病關係緊繃的台灣社會,重溫上個世紀末的電影《心靈點滴》,除了滿滿的觀影觸動,更覺得若能「以病患為中心」來思考後續的醫療行為,即便根本問題仍在,藥到未必能病除,但透過對話交談讓心靈先被撫慰,這一切才會有良好醫病關係的可能。我知道站着説話不腰疼的矛盾,但一路上幸運遇見的好醫生,讓我堅信這是真實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