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4 Diveroid Test 深潛測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Diveroid 是一個將手機、潛水電腦、水下攝影機整合在一起的防水殼。本來是對他寄予厚望的,畢竟真的很方便也很好用,只是用久了之後才發現有很嚴重的問題,就是潛水電腦日誌居然無法輸出,在改版之後也沒有改善,因此就停用了。但是如果只是要拿來水下記錄、當做潛水電腦,這台還真的是不錯用。以下就是當時寫的測試心得。

前天是潮間帶測試,那時機器還沒弄清楚,一到海邊就急急忙忙測試了。原來在支援表中的手機是可以用 4K 畫質拍攝,因此今天以深潛來測試。手機在支援列表中的,大概就是 iphone 7+ 以上,三爽的 note、s 系列、a系列,還有 LG 的 V 系列。沒辦法,這個防水殼是韓國廠商…………

除了支援 4K 以外,還可以超廣角攝影,因此在水下可以切換不同的視角,不過感覺上像是格放就是了,目前仍不建議使用。

因為這一次下水我架了手把,只好將潛水電腦感應器拿掉,因此無法使用潛水電腦的功能,本次就僅測試相機、錄影在深潛下的功能。

另,完全無法理解這個程式怎麼運作的,居然不是利用手機的拍照功能拍攝,拍出來的影像完全沒有 exif 檔,真的是太神奇!以下為心得:

1、今天故意選在 17:00 下水,就是想看看低光下的反應。

各位可以看這張石狗公,是沒有打燈,直接用內建的加紅光功能,顏色還算準確。拍攝時間是 17:39 分,光源不足下還可以有這樣的畫質,也該滿意了。

raw-image

2、天竺鯛,這是測試微距功能拍的。原尺寸大概一公分大吧?而且還是在岩洞下光線極為不足的地方,放大看其實還可以呢!

raw-image

3、不是不開燈,是今天水真的濁,一開燈懸浮微粒滿天飛。

raw-image

4、總共開機 83 分鐘,用掉 40% 的電力,其實算是還可以的耗電量。但是只潛水了 38 分鐘,哪來的 83 分鐘啊?這是設計上的問題,就是下水前要先裝上去。裝上去就已經開機了………..國外船潛居多,可以下水前再安裝,但是台灣卻是岸潛較多。裝好機器走到海邊下水,潛店離海邊有一段路……….我走了十分鐘以上,然後潛完水再走回去,接著泡裝備、洗裝備,都弄好擦乾才能打開防水殼關掉程式。這真的有點智障的設計,對於一天多次潛水來說非常不方邊,希望下一版程式可以改善。

5、希望可以使用手機的相機模組,這樣拍照的畫質一定可以再進一步。

明天再來測試潛水電腦的功能,不過會自動將照片輸入潛水日誌還真不錯,想測試潛水剖面圖會不會和照片連動,如果可以的話,那就真的很棒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rSea的沙龍
25會員
61內容數
自從進入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之後就開始接觸潛水。和蘇焉老師學習潛水很辛苦的,但是也真的充實且快樂。畢業後一直從事著潛水教學、海洋生態調查、水中攝錄影等。這邊也會把散落在各地的舊文章重新整理轉貼過來,歡迎大家一起來看看生態潛水人眼中的海底世界。
DrSe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01
為什麼會突然想要寫魨形目呢?明明鳥類週報還欠一堆,這個時候還另外開了魚類分類的戰場?是嫌欠的稿子還不夠多嗎?主要是因為前一陣子一位學生拿了一個魚的頭骨給我看,請我幫他看看是什魚的。他在小學教書,對自然很有熱忱,常常會出野外,撿些死人死動物骨頭回去分享給小朋友。結果我一看到照片,要死了,真的只剩下頭骨
Thumbnail
2024/11/01
為什麼會突然想要寫魨形目呢?明明鳥類週報還欠一堆,這個時候還另外開了魚類分類的戰場?是嫌欠的稿子還不夠多嗎?主要是因為前一陣子一位學生拿了一個魚的頭骨給我看,請我幫他看看是什魚的。他在小學教書,對自然很有熱忱,常常會出野外,撿些死人死動物骨頭回去分享給小朋友。結果我一看到照片,要死了,真的只剩下頭骨
Thumbnail
2023/07/17
鰕虎與槍蝦 鰕虎有著無與倫比的神經質,槍蝦有著不動會死的勤勞個性。但是偏偏鰕虎不會挖洞,萬一有掠食者來,就算你察覺到了也無處可躲。槍蝦則是視力極差,雖然有著厲害無比的真空泡泡拳,但是看不到敵人又奈何?於是,剛剛好,這兩個就湊成一對好了。
Thumbnail
2023/07/17
鰕虎與槍蝦 鰕虎有著無與倫比的神經質,槍蝦有著不動會死的勤勞個性。但是偏偏鰕虎不會挖洞,萬一有掠食者來,就算你察覺到了也無處可躲。槍蝦則是視力極差,雖然有著厲害無比的真空泡泡拳,但是看不到敵人又奈何?於是,剛剛好,這兩個就湊成一對好了。
Thumbnail
2023/07/12
在國家地理頻道、Discovery、課堂上都聽過海底有些生物會協同狩獵。比方說章魚和石斑,會由身手矯健的章魚鑽進洞穴裡把魚趕出來,在外面守候的石斑就可以獵捕,並會和章魚共同享用。如果石斑的捕獵技巧不好,章魚還會拋下他去找別人合作。上面說的事情在電視上都看過好幾遍了,但是從未親眼見過。
Thumbnail
2023/07/12
在國家地理頻道、Discovery、課堂上都聽過海底有些生物會協同狩獵。比方說章魚和石斑,會由身手矯健的章魚鑽進洞穴裡把魚趕出來,在外面守候的石斑就可以獵捕,並會和章魚共同享用。如果石斑的捕獵技巧不好,章魚還會拋下他去找別人合作。上面說的事情在電視上都看過好幾遍了,但是從未親眼見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成為水下攝影師需要具備潛水技能、攝影基礎和良好的體能素質。江國團建議大家要選擇適當的攝影設備如防水相機、防水外殼和廣角鏡頭,並注意潛水環境的差異。本文詳細介紹了在游泳池和海洋中進行水下攝影的不同挑戰及建議,並提醒潛在攝影師注意安全和環境保護。
Thumbnail
成為水下攝影師需要具備潛水技能、攝影基礎和良好的體能素質。江國團建議大家要選擇適當的攝影設備如防水相機、防水外殼和廣角鏡頭,並注意潛水環境的差異。本文詳細介紹了在游泳池和海洋中進行水下攝影的不同挑戰及建議,並提醒潛在攝影師注意安全和環境保護。
Thumbnail
作為一名水下攝影師,打算透過本文分享我的經驗及技巧。從學習潛水開始,到在不同地點拍攝的照片和影片,都將在本文中分享。除了器材的介紹外,也會提到拍攝前的準備工作、潛水計劃以及實際的拍攝技巧。歡迎閱讀並觀賞我所拍攝的作品。
Thumbnail
作為一名水下攝影師,打算透過本文分享我的經驗及技巧。從學習潛水開始,到在不同地點拍攝的照片和影片,都將在本文中分享。除了器材的介紹外,也會提到拍攝前的準備工作、潛水計劃以及實際的拍攝技巧。歡迎閱讀並觀賞我所拍攝的作品。
Thumbnail
考完Open water證照之後,太久沒再潛水都會忘了有哪些要注意的不敢潛,所以趁著複習時把要點記錄下來,相信對於想學習的新手或要複習的人都能增加點信心。 因為是憑著印象紀錄的,如果有不正確的地方或要補充的,歡迎留言或私訊給我補上,謝謝。 不要憋氣。不要忘記呼吸。 緩慢上升。每分鐘9公尺。 永遠不要
Thumbnail
考完Open water證照之後,太久沒再潛水都會忘了有哪些要注意的不敢潛,所以趁著複習時把要點記錄下來,相信對於想學習的新手或要複習的人都能增加點信心。 因為是憑著印象紀錄的,如果有不正確的地方或要補充的,歡迎留言或私訊給我補上,謝謝。 不要憋氣。不要忘記呼吸。 緩慢上升。每分鐘9公尺。 永遠不要
Thumbnail
今天中午過後就下水了,希望有個充足的光線可以拍照。不過水況比昨天還糟糕,浪感覺比較平了,其實海底的湧浪變大了。不僅有湧浪,流也變強很多,不是很好潛,這次是測試潛水日誌的,就是補測昨天沒有測到的潛水日誌功能。
Thumbnail
今天中午過後就下水了,希望有個充足的光線可以拍照。不過水況比昨天還糟糕,浪感覺比較平了,其實海底的湧浪變大了。不僅有湧浪,流也變強很多,不是很好潛,這次是測試潛水日誌的,就是補測昨天沒有測到的潛水日誌功能。
Thumbnail
Diveroid 是一個將手機、潛水電腦、水下攝影機整合在一起的防水殼。本來是對他寄予厚望的,畢竟真的很方便也很好用,只是用久了之後才發現有很嚴重的問題,就是潛水電腦日誌居然無法輸出,在改版之後也沒有改善,因此就停用了。但是如果只是要拿來水下記錄、當做潛水電腦,這台還真的是不錯用。
Thumbnail
Diveroid 是一個將手機、潛水電腦、水下攝影機整合在一起的防水殼。本來是對他寄予厚望的,畢竟真的很方便也很好用,只是用久了之後才發現有很嚴重的問題,就是潛水電腦日誌居然無法輸出,在改版之後也沒有改善,因此就停用了。但是如果只是要拿來水下記錄、當做潛水電腦,這台還真的是不錯用。
Thumbnail
有的人用繪畫寫文章,有的人用紀實寫文章,有的人用心情寫文章~ 而我~靠的是緣分,緣分到了文章就出現了XD
Thumbnail
有的人用繪畫寫文章,有的人用紀實寫文章,有的人用心情寫文章~ 而我~靠的是緣分,緣分到了文章就出現了XD
Thumbnail
側掛潛水指的是使用一個或多個掛在身側的氣瓶的潛水類型。 與背掛式的不同是側掛讓潛水員在水下更有流線型,對於不同地形可以更改氣瓶位置,例如洞穴。
Thumbnail
側掛潛水指的是使用一個或多個掛在身側的氣瓶的潛水類型。 與背掛式的不同是側掛讓潛水員在水下更有流線型,對於不同地形可以更改氣瓶位置,例如洞穴。
Thumbnail
第一天的海洋實習最深下到水下12米的深度,由於是上課,所以除了欣賞水中景色之外,還是有一些需要練習的部分,面鏡排水、水中懸浮、呼吸管尋回等等技巧。所以對於完全沒經驗的人來說,在水下其實還是有點忙~~
Thumbnail
第一天的海洋實習最深下到水下12米的深度,由於是上課,所以除了欣賞水中景色之外,還是有一些需要練習的部分,面鏡排水、水中懸浮、呼吸管尋回等等技巧。所以對於完全沒經驗的人來說,在水下其實還是有點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