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士林區的芝山岩,今日是民眾白天健行的好所在。
這座砂岩材質的小山丘,最高點不過52公尺,雖有些坡度,但行走上不至於艱難費力;加上多年來,陸續增設地質展覽以及生態公園,花上半天的時間,足以讓人享受健康又有知性的小旅行。
但如果回顧芝山岩200多年的歷史,這裡很長一段時間卻是紛爭肅殺之地,小小山丘之下,埋葬不知多少具因仇殺而亡的骨骸。而一切的開端,就要從200多年前的清領時代開始說起了。
________________
當清朝康熙皇帝將台灣納為版圖後,山多平原少,導致糧食缺乏且人口壓力龐大的福建、廣東兩省民眾紛紛移民來台。
其中福建省的移民分為兩大來源:漳州、泉州,雖然發源地相近,但來台灣開墾經商的過程中,難免會發生資源糾紛,因此漳州與泉州人時常發生鬥毆,也就是歷史課本必定提到的「漳泉械鬥」。
今日的台北士林區,在清朝叫做八芝蘭,屬於漳州人的勢力範圍。而在無險可守的平原地區中,芝山岩雖然僅高52公尺,但卻是當地的制高點,漳州人於是在此興建石牆,將芝山岩打造成小型的要塞,平時作為瞭望觀察的據點,並預備在緊急情況成為避難所。
今日芝山岩,仍然保留西隘門與北隘門,它們狹窄且居高臨下的外觀,足見當年漳州人對於械鬥有多麼的戒慎恐懼。而在歷次衝突中,1859年的漳泉械鬥絕對是士林地區最激烈的一次衝突。
事情要先從1853年的「頂下郊拚事件」說起。
有道是「一府二鹿三艋舺」,艋舺(今日台北市萬華區)在清朝時期由於是河運碼頭的絕佳地點,當地因此商業繁榮。而佔據河運碼頭最佳位置的,是泉州三邑地區的「頂郊」。
「頂郊」絕妙的卡位,讓他們能夠掌控船隻停泊碼頭的權力,連帶使他們能夠左右商品物流,並主動操控商機。這讓距離碼頭稍遠,由泉州同安人組成的「下郊」格外眼紅和不滿。
於是「下郊」聯合漳州移民,一起攻打「頂郊」,這就是決定艋舺未來發展的「頂下郊拼」。(所以可別以為泉州人就一定會一致對外,泉州及漳州內部還會再分小派系彼此爭鬥,這下大家不難理解清領時期的台灣社會為何如此紛亂。)
結果「頂郊」大發神威,不但挫敗「下郊」的漳泉聯軍,還一路反推,將「下郊」完全趕出艋舺。
對於漳州人來說,本來是想助陣撈好處,結果偷雞不著惹禍上身,泉州人可沒有打完就了事,而是順勢攻入士林,決心將漳州人趕盡殺絕,這就是前面提到的1859年漳泉械鬥。
漳州人苦心經營的八芝蘭平原街區被泉州人一把火燒毀,在兵敗如山倒的形勢下,漳州人只能躲入最後的據點-芝山岩。
孫子兵法有言:「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用簡單的話翻譯就是:「居高臨下。」芝山岩的高度優勢,加上狹窄的步道,讓漳州人一時獲得防守上的優勢,泉州人發動數次進攻都無法突破,於是雙方形成對峙局面。
說到用兵搶佔高處,大家不知道會不會想起一個經典案例,那就是三國時代的馬謖,這位熟讀兵書的老兄當年滿心認為自己若是搶佔高地優勢,定能擊敗敵軍,於是為後人貢獻經典案例及教訓,那就是......高地還要有水,不然就等著活生生被渴死呀!
最前面我提到,芝山岩屬於砂岩材質,要我講更白話一點,就是芝山岩本身就是一塊超大石頭,別說沒有溪流等水源,就連土壤都很容易流失,那是一丁點蓄水的可能性都沒有!
突然湧入的大量人口,很快就耗盡儲水,漳州人此時是外有強敵、內無物資,如沒有意外,就準備集體絕命了。然後......不出意外的就出現意外了。
根據民間說法,有天晚上,漳州人的保護神-開漳聖王,夜裡託夢說名:「山腰有泉水,可以取此水來喝。明天算起的第五天,大夥合力反攻,必能得勝。」
次日,漳州人趕緊去找水源,後來還真給他們找到了!泉水洞口雖然很小,卻是源源不絕,給了漳州人續命的一線生機。(按常理推斷,應該就是當時漳州人運氣好,芝山岩底下居然有地下水,還給他們湊巧挖到。)
而到了神明指示反攻的第五天,據險死守的漳州人突然發動突襲!本來守在山下並佔盡優勢的泉州人,本以為前幾日毫無動靜,代表漳州人早已懨懨一息,因此放鬆警惕,如今卻被打個措手不及。
泉州人最終潰敗,退回艋舺,漳州人則在躲過一劫後,對於芝山岩上供奉開漳聖王的惠濟宮更是心存感激及敬畏之情。
________________
今日氛圍肅穆祥和的惠濟宮,就是當年漳泉械鬥時,漳州人規劃防務的所在。而如果往旁邊小道走幾步,則會看到由惠濟宮管理的一間小廟-同歸所(又稱大墓公)。
所謂同歸所,就是將歷次漳泉械鬥後的屍骸,不分來歷出處一起埋葬的陰廟。相傳,同歸所剛建好時,墓地在晚上會傳來打鬥砍殺的慘叫聲,甚至會在第二天早上出現骨骸。據說是漳泉械鬥的罹難者不肯合葬,兩方人馬因此每晚持續生前的鬥爭,最後是在開漳聖王指示下,將泉州人遷葬他處,才平息這至死不休的冤仇。
話說到此處......對於那些享受芝山岩風光的旅遊者,我講了這個陰風慘慘的來歷,是不是很破壞氣氛呀?
事實上,日治時期的芝山岩,還有爆發刺殺日本人的「芝山巖事件」(由於芝山岩實在發生太多仇殺事件了,我個人喜歡稱呼這起事件叫「六氏先生事件」)。到了中華民國時期,這裡臨近國安局,所以被重點管理,氛圍也是異常肅穆。
可以說,芝山岩在歷史上一直是個是非之地。但!越是如此,就越是凸顯今日祥和氣氛的不易。
隨著科技進步,如今的芝山岩,早已喪失昔日的高地優勢。(當地的介紹說明,甚至還有半開玩笑地說如今隨便一棟大樓都可以超過芝山岩的高度,請問這算不算官方吐槽呀?)這是否終能讓它擺脫地利之便而來的紛擾?
最後,雖然過往紛擾紀錄難免給人不快,但也希望芝山岩上的紀錄不被路過行者忽略,畢竟身為一個歷史普及者,我希望這些往事能使後人們:敬,而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