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金不發股利事件的反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身為存股一族的喬飛,對於每年股利的配發是很看重的。由於我經歷了2008金融海嘯,看過金融股在那段時間發不出股利,所以我一開始不存金融股的。
可是金融股在景氣好的時候,發出的股利股息是很可觀的,所以我也錯失了一段資產的高成長期。不過後來我在2019年大舉買入股票,所以在近幾年也有得到一些金融股的好處。
來看看對帳單,我的金融股絕大部分都是2019年中除息前,台股10500點的時候建立的,所以可以看出我的持有成本都相對低。
開發金因為發不出股利,股價下跌,我當然看一下我的持股成本,帳面獲利38.43%,感覺距離賠錢還有一段,感覺放心不少。
可是事情是這樣看待的嗎?
來看看如果同樣時間,我在2019那時候買進0050,放到現在會是怎樣的結果?今天來做個統計。
答案就是,如果我的股票,帳面的報酬率低於68%,那我當初應該全部買0050就好了,甚麼金融股啥的不用那麼忙了,買指數就好了。
來看看我的持股有哪些高於68%。
答案是,台新金、文曄、合庫金。
雖然對帳單都是紅通通一片都賺錢,可是其實我是少賺了。忙了一大圈其實輸給了指數。
同期我還有買了00692,作為實驗,可以從對帳單看出00692帳面也有46%的績效。這46%的績效,彰銀、開發金、國票金、第一金、上海商銀,是輸給00692的。
接觸了指數投資,再把自己的績效和一些指標性的指數比較之後,就可以得到自己主動選股的績效,是否優於大盤指數。我不否認有些人天賦異稟,每年都能打贏大盤,有著和股神巴菲特相同的能力。
別人怎樣我不知道,我知道我並沒有。
既然實驗的結果顯示我的投資能力低於大盤表現,所以今後也不用堅持我自己的方法了。如果我們投資是賺取一籃子股票的綜合績效,那我自己組的喬飛0060ETF績效明顯落後大盤。
你呢?你還在堅持你的自組ETF嗎?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16會員
433內容數
我喜歡從生活中學習、體驗各種事物並記錄下來我的心得和感想,有點像是寫日記。 隨著年紀的增長、體驗各種人生的歷練之後,我會回去追蹤並更新我當年寫的文章。看著過去的自己,我覺得這樣很有趣。 "喬飛的生活日誌"最早於2007年在網路建立,歷經過多次blog的搬家,最後2019年落腳於VOCUS。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傻多棒喬飛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只要是人所做的行為,一定無法擺脫人性。我們都知道吃東西太多會胖,肥胖有礙健康,要適當飲食,可是有時候我們就是做不到,這就是人性。 當我們知道吃多會胖,然後看著越來越胖的自己,可是又無法控制自己繼續飲食,然後就會有罪惡感,感覺做了錯的事情。 可是美國為什麼到處普遍很多人過於肥胖?所以很多美國人每天都活
又到了報稅的季節 因為我的股票很多檔,我都笑稱是0060(因為持有60檔股票以上),所以我每年報稅都會記錄我的股利所得。 股利107年度和108年度可以看出,股利增加了30萬。這是因為我在2019年的時候觀察到台股萬點以上2年了,跟以往"大盤萬點以上隨即下跌"的常態明顯不同,所以我在2019年大量買
寫完書之後,我開始依照書中的方法來整理我的資產。書中指出適合一般投資的選擇的投資方式為價值投資與指數投資。價值投資已經由巴菲特的波克夏基金主導,不需要研究,想遵從的就買這個基金就可以了。 而自己可以研究的是指數投資。指數投資可以理解成一籃子股票的整體表現,比如Vanguard的全市場基金VT,這支股
太極陰陽圖,簡單說,這就是世界運作的道理。 有的生物在晚上活動,有的生物生活在白天,各有各的生存模式。 而我們人類,可以同時在這兩個區域活動。如果有的人類喜歡在白天生活,有的人喜歡當夜貓子,倒也井水不犯河水,相安無事。可是偏偏人就是這麼喜歡動歪腦筋,去找巧門然後撈過界。 一般上班族白天工作,晚上睡覺
自從完成新書的初稿之後,我開始嘗試從主動投資進入指數投資的領域。 如果說傻多存股法,是一種讓不敢進入股市的投資小白勇敢踏出第一步的心理工具,那當進入市場夠久,習慣這個環境之後,如果想要進一步提升投資績效,那就可能要研究指數投資了。 以我個人存股的經歷來說,如果在我當年2008的時候開始定期定額買入0
自從接觸了哲學,我接觸到有關生死的議題。最常被人提到的就是,當癌症病人臨死之前,覺得遺憾的是什麼,最想要做什麼之類的議題。 我印象最深的是某個故事的主人翁,一輩子都是「大好人」。小時候是乖小孩,長大之後是好員工,好媽媽,好老婆,好女兒。一輩子都扮演各種稱職的角色,結果臨終前才發現她沒有活出自己。 這
只要是人所做的行為,一定無法擺脫人性。我們都知道吃東西太多會胖,肥胖有礙健康,要適當飲食,可是有時候我們就是做不到,這就是人性。 當我們知道吃多會胖,然後看著越來越胖的自己,可是又無法控制自己繼續飲食,然後就會有罪惡感,感覺做了錯的事情。 可是美國為什麼到處普遍很多人過於肥胖?所以很多美國人每天都活
又到了報稅的季節 因為我的股票很多檔,我都笑稱是0060(因為持有60檔股票以上),所以我每年報稅都會記錄我的股利所得。 股利107年度和108年度可以看出,股利增加了30萬。這是因為我在2019年的時候觀察到台股萬點以上2年了,跟以往"大盤萬點以上隨即下跌"的常態明顯不同,所以我在2019年大量買
寫完書之後,我開始依照書中的方法來整理我的資產。書中指出適合一般投資的選擇的投資方式為價值投資與指數投資。價值投資已經由巴菲特的波克夏基金主導,不需要研究,想遵從的就買這個基金就可以了。 而自己可以研究的是指數投資。指數投資可以理解成一籃子股票的整體表現,比如Vanguard的全市場基金VT,這支股
太極陰陽圖,簡單說,這就是世界運作的道理。 有的生物在晚上活動,有的生物生活在白天,各有各的生存模式。 而我們人類,可以同時在這兩個區域活動。如果有的人類喜歡在白天生活,有的人喜歡當夜貓子,倒也井水不犯河水,相安無事。可是偏偏人就是這麼喜歡動歪腦筋,去找巧門然後撈過界。 一般上班族白天工作,晚上睡覺
自從完成新書的初稿之後,我開始嘗試從主動投資進入指數投資的領域。 如果說傻多存股法,是一種讓不敢進入股市的投資小白勇敢踏出第一步的心理工具,那當進入市場夠久,習慣這個環境之後,如果想要進一步提升投資績效,那就可能要研究指數投資了。 以我個人存股的經歷來說,如果在我當年2008的時候開始定期定額買入0
自從接觸了哲學,我接觸到有關生死的議題。最常被人提到的就是,當癌症病人臨死之前,覺得遺憾的是什麼,最想要做什麼之類的議題。 我印象最深的是某個故事的主人翁,一輩子都是「大好人」。小時候是乖小孩,長大之後是好員工,好媽媽,好老婆,好女兒。一輩子都扮演各種稱職的角色,結果臨終前才發現她沒有活出自己。 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第一次投資開始,經歷多次市場教訓,直到尋得適合自己的交易策略,並將這些知識與經驗傳承給女兒的歷程。 從選錯投資型保單、到風險無上限的選擇權賣方、再到投資組合及程式交易的成功。 文章也分享了簡單的週K策略,鼓勵新手投資者穩健操作,降低風險。
Thumbnail
回想一下,如果你的投資經歷夠深,在2008年金融風暴來襲之前,你剛好把身上所有股票全出清,當時會不會很高興?而15年後的今天再想一下,現在會不會很後悔?如果當年手上的部位全套在高點了,當時會不會很痛苦?現在會不會很開心? 沒有概念嗎?我舉個實例好了,2009年台積電股價最高69.4,最低38.7。
Thumbnail
比較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買股票,大部分是買零股。而且,買的零股不多。 有時會被笑太小氣。 除非是有把握,才會多買一些零股。 尤其,星期五我不買股票,只賣股票。怕星期六、星期日會有國際大事發生,影響下星期股市。 星期一,也只賣股票,不買股票。
從2008年(全球股市大崩盤的那年),我開始了儲蓄和投資的旅程,我以長期複利為主要策略,在最艱困的時期創造了意外的高投報率。除了賺取股票價差,還透過股利再投資,實現了持續成長的目標,這一過程彰顯了時間複利的威力及投資的深遠影響。
接續上一回的「開端」,我在求學過程中有了第一筆投資,並遇到了大跌的行情,不過一直到大學畢業前,除了買了幾股的國泰費城半導體ETF之外,我都沒有在股票市場有任何的進出(由於後面兩年投入到考研究所的惡夢中,實在是沒時間管投資的事..)。 (題外話,後來發現國泰費城半導體00830保管、手續費很貴就出清
金融股近來紛紛宣布今年的股利發放金額,但很多都會同時發現金股利和股票股利。有人就問我,發股票股利到底好不好?除息參考價怎麼算?股息殖利率又該怎麼算?領到股票股利,該怎麼做才好?  
Thumbnail
【股市投資當自己的經理人】 漲,沒人為了想賠錢才買股票,但是往往都是賠錢收場。由於個人因素我開了許許多多的證券和期貨帳戶,我也曾經私底下問過營業員,到底有多少人賺錢?實在是少之又少,定期定額買基金都會贏過絕大多數的投資人,難道是技術不好嗎?還真不是,每一檔曾經的飆股
我投資台股已有近10年資歷,目前帳面投資報酬率超過60趴,資產翻好幾倍,我投資檟的,從剛開始的中信金,玉山金,然後到好樂迪、瑞智,長華,因為不算太積極型,一路小心謹慎,有小虧過,也有不小心買到一路向上的成長股,如敦陽科,但我秉持複利原則,把每年獲得的股利重新再投入,再加上自己的薪資投入,本金擴大許多
Thumbnail
2月開始,各公司陸續公佈股利,注意股票股利的複利效果,是隨股價變動的動態殖利率,不是股票股利越多越好,必須是公司獲利持續成長,股票股利才具價值,否則變成公司沒錢,印股票換鈔票的負面結果,股票越多越不值錢。像鈊象1股配1股,獲利不是從80元降到40元,而是60元,即獲利成長>股本膨脹,這種股票股利才有
為何買金融股 一般會想要持有金融股的投資人多半是認為金融股的波動較低且長年有配發股息,長期價值投資為主,當然也不排除少數是為了賺價差,但這種的人相對少很多。   個人認為會想要買金融股的人本身就不是在追求打贏大盤報酬,因為金融股的特性屬於成熟性產業,本來就不預期會有大幅的產業成長。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第一次投資開始,經歷多次市場教訓,直到尋得適合自己的交易策略,並將這些知識與經驗傳承給女兒的歷程。 從選錯投資型保單、到風險無上限的選擇權賣方、再到投資組合及程式交易的成功。 文章也分享了簡單的週K策略,鼓勵新手投資者穩健操作,降低風險。
Thumbnail
回想一下,如果你的投資經歷夠深,在2008年金融風暴來襲之前,你剛好把身上所有股票全出清,當時會不會很高興?而15年後的今天再想一下,現在會不會很後悔?如果當年手上的部位全套在高點了,當時會不會很痛苦?現在會不會很開心? 沒有概念嗎?我舉個實例好了,2009年台積電股價最高69.4,最低38.7。
Thumbnail
比較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買股票,大部分是買零股。而且,買的零股不多。 有時會被笑太小氣。 除非是有把握,才會多買一些零股。 尤其,星期五我不買股票,只賣股票。怕星期六、星期日會有國際大事發生,影響下星期股市。 星期一,也只賣股票,不買股票。
從2008年(全球股市大崩盤的那年),我開始了儲蓄和投資的旅程,我以長期複利為主要策略,在最艱困的時期創造了意外的高投報率。除了賺取股票價差,還透過股利再投資,實現了持續成長的目標,這一過程彰顯了時間複利的威力及投資的深遠影響。
接續上一回的「開端」,我在求學過程中有了第一筆投資,並遇到了大跌的行情,不過一直到大學畢業前,除了買了幾股的國泰費城半導體ETF之外,我都沒有在股票市場有任何的進出(由於後面兩年投入到考研究所的惡夢中,實在是沒時間管投資的事..)。 (題外話,後來發現國泰費城半導體00830保管、手續費很貴就出清
金融股近來紛紛宣布今年的股利發放金額,但很多都會同時發現金股利和股票股利。有人就問我,發股票股利到底好不好?除息參考價怎麼算?股息殖利率又該怎麼算?領到股票股利,該怎麼做才好?  
Thumbnail
【股市投資當自己的經理人】 漲,沒人為了想賠錢才買股票,但是往往都是賠錢收場。由於個人因素我開了許許多多的證券和期貨帳戶,我也曾經私底下問過營業員,到底有多少人賺錢?實在是少之又少,定期定額買基金都會贏過絕大多數的投資人,難道是技術不好嗎?還真不是,每一檔曾經的飆股
我投資台股已有近10年資歷,目前帳面投資報酬率超過60趴,資產翻好幾倍,我投資檟的,從剛開始的中信金,玉山金,然後到好樂迪、瑞智,長華,因為不算太積極型,一路小心謹慎,有小虧過,也有不小心買到一路向上的成長股,如敦陽科,但我秉持複利原則,把每年獲得的股利重新再投入,再加上自己的薪資投入,本金擴大許多
Thumbnail
2月開始,各公司陸續公佈股利,注意股票股利的複利效果,是隨股價變動的動態殖利率,不是股票股利越多越好,必須是公司獲利持續成長,股票股利才具價值,否則變成公司沒錢,印股票換鈔票的負面結果,股票越多越不值錢。像鈊象1股配1股,獲利不是從80元降到40元,而是60元,即獲利成長>股本膨脹,這種股票股利才有
為何買金融股 一般會想要持有金融股的投資人多半是認為金融股的波動較低且長年有配發股息,長期價值投資為主,當然也不排除少數是為了賺價差,但這種的人相對少很多。   個人認為會想要買金融股的人本身就不是在追求打贏大盤報酬,因為金融股的特性屬於成熟性產業,本來就不預期會有大幅的產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