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某某某的兒子交了女朋友,還是上市公司的千金呢!「聽說」對面社區黃太太家上星期遭小偷了呢,家裡是沒放太多現金,但是價值十幾萬的黃金就不翼而飛了!「聽說」那家外商總經理被請走,就是因為羞辱員工被錄音、告到國外總部去呢!多年未在螢光幕前露臉的偶像歌星始祖劉文正,因為經紀人證實去年11月心肌梗塞離世,引發各大媒體爭相跟進報導,不料一天後劉文正死而復生,假死消息引發喧然大波,「聽經紀人說」,這個玩笑開太大了,著實讓我們上了一課。
「聽別人說,不如聽專業的說。」
某個知名品牌止痛藥電視廣告的一段對話中,訴求頭痛了就吃顆止痛藥就行了;廣告中表妹因為頭痛所以不跟大家一起行動,「聽說」吃了會有副作用,這時做醫生的表哥就適時的跳出來大聲說,「聽別人說,不如聽專業的怎麼說。」
健康相關的疑難雜症,聽專業人士的說法,比較可靠。
「聽說」⋯⋯八卦指數立刻破表
親人或朋友間聚會,也是「聽說」大展腳拳的場合。有了「聽說」兩字的席間談話,總會引發與會者的興趣,八卦指數瞬間破表,保證聚會氣氛熱鬧非凡;「聽說」Simon上個月總算跟太太簽字離婚,正大光明的跟以前公司的老闆在一起了,而且兩個人本來都各自有小孩呢。「聽說」那家公司上個月有個員工在假日跑來公司,從十多樓就跳下去輕生了!
「聽說」絕大多數帶著八卦成分,好事者可能也非一手消息,但卻能扮演消息靈通者的角色,在眾人面前披露秘辛,享受你們都不知、只有我才知的驕傲,接著你一言我一句,加油添醋之後,可能又羅織了一個話題性十足的故事,讓參與者熱烈討論,久久不止;故事本身可能早已偏離事實,甚至出現完全不相干的結果。
關於這點,我就是常被這類「聽說謠言」掃到的熱門人選。半年多前,一個前前公司的同事LINE我,聽他老闆說,我答應下個月要去他們公司上班了!啥?我要去上班,我這個當事人,怎麼都不知道!
聽別人說,不如聽當事人說!
我呢,當下覺得好氣又好笑。我就回說:「最好是啦!你們公司的人事部或是你老闆,都沒有人跟我連絡啊。沒連絡,憑空用想像的,我就要重出江湖去上班喔?你們是不是缺業績缺到有妄想症了?叫你老闆想開一點,不要因為業績壓力大就亂了方寸。」
好巧不巧,兩個月前,前前公司主管傳來訊息,
「聽說你回野X公司去上班了喔?」
我心想,天啊,怎麼又來了!
「沒有喔,我在家裡休息,現在過得很好,生活重心就是運動、到處走走,我才剛去日本玩了一個月呢!」
「喔,路邊社報導錯誤。」
不清楚、不討論、不散布
是啊,路透社的消息,很少有出錯的,記者經過查證後才發布,公信力十足;路邊社的消息呢,聽聽就好,摻點八卦、帶著似是而非的成分,虛虛實實,無法分辨,我的經驗是,就左耳進,右耳出,即使有聽過,沒有萬分把握,最好還是閉上嘴,別人問你,回說不清楚或不知道,也不加入討論,不參與散布,秉持「不清楚、不討論、不散布」的三不原則,人言可畏,讓謠言止於智者吧。
至於像我這樣,在家無端也被扯上要去這裡或那裡上班的可憐蟲(好啦,你們想傳什麼就去傳吧,真希望不用出去上班,謠傳一下,我在家也能有錢可以領),就做你自己就好了。事實勝於雄辯,別人口中的「聽說」,隨它去吧,可以學我一笑置之。當事人到底現在到那裡高就、有沒有愛上某某某、有沒有搬去高雄,只有當事人的版本為準,其他N個版本的「聽說」,都不算數。
只不過,可能偶爾還是要跟業界的朋友們交流互動一下,讓大家知道你過得如何,順便探聽一下,關於自己的「聽說」,現在到底是傳到第幾版了?說不定有升級版,可能還是升天版呢,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