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天生熱情,把周遭的人都看作是跟自己親近的人,有好的東西,即使才剛認識,也樂於分享,有好康的消息,總是逢人就說,「自己人好商量、大家都是自己人、我把你當自己人」成了這種人的口頭禪。
不可否認的,人是群聚的動物(至少對多數人而言是如此)。氣味相投、志同道合的人,自然就會聚在一起,彼此之間有共同的話題、興趣、嗜好、利益,相處起來很愉快。
道理很簡單,同一國,好講話。我的難處,有時甚至不用明說,使個眼色,同一國的人自然明瞭箇中甘苦。當你是別人口中或心中認定的「自己人」,讓你頓時有了歸屬感,覺得自己被認同,跟別人是同一國、站在同一陣線,覺得有人能理解你,感覺真棒不是嗎?
既然是自己人,團結合作、互相幫忙,不會計較太多。收到貴重或是排隊名店的禮盒時,毫不猶豫的分送周遭親友,往往最後才會想到自己;在商場上,被認定是「自己人」也是有些好處,給予一些折扣優惠或是特殊待遇,網內互打免費、買二送一、自己人算成本價,若是飯店住房可能還會有房間升等的意外好康。
在社會上有各種形形色色的「自己人」團體,像是軍隊、政黨、教會、球隊、登山社、學校等,臉書上不時也能找到各種按地域或是主題的社團,有的介紹在地美食及大小事,有的則是分享共同興趣的園地。
「自己人」的界線可能是有形或無形的。穿上特定制服、聊起瘋狂追星的往事、分享精品包如何保養、對特定政治議題的立場等等,都是區分別人是不是自己這一國的方法。
跟自己同一國的,是朋友,是麻吉,有共通話題,可以信任;不屬同一國的,非我族類,道不同不相為謀,最好離得遠遠的。
只不過在不知情的情形下,有時亂中有錯,「自己人」也會不小心打到同一國的「自己人」。當過兵的人都知道,最怕的就是打到自己人,炮口當然是朝外,共同抵抗外敵才是唯一目標。可惜有時炮彈不長眼,溝通不到位,不時就會發生誤傷自己人的情形。
除了誤傷之外,最難防的就是自己人的「背叛」。以甜姐兒形象深植人心的梅格萊恩,多年前在《火線勇氣》(Courage Under Fire)一片中,飾演上尉軍官一角,在波灣戰爭中遭到下屬的背叛,謊報已陣亡但實際上她仍奮勇以M16步槍抵抗、好掩護其他人的撤退。
丹佐華盛頓奉命進行調查,抽絲剝繭後真相水落石出,追贈榮譽勳章給奮戰不懈的女軍官遺孀。
而在另一部同樣以軍隊為背景的電影《將軍的女兒》(The General's Daughter)中,更把最值得信任、任誰都會把家人當成自己人的背叛,血淋淋的搬上大螢幕。
一名高階將官的女兒離奇遭謀殺死亡,約翰屆伏塔在調查時,意外發現死者在軍校受訓期間遭到強暴,而她的父親為了仕途,說服女兒保密、息事寧人。向來以父親為榜樣的女兒,開啟各種瘋狂行徑舉動,以報復父親為樂。遭謀殺的現場即刻意還原當初被強暴的場景,將軍在女兒的要脅下前來,卻無意救她而掉頭離開。另一名長期愛慕將軍女兒的同袍悄悄現身,失手犯下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