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活與讀冊】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

Adler阿德勒、Freud佛洛伊德與Jung榮格並列心理學三巨頭,對「精神分析學派」拓展了不同的道路。阿德勒心理學又稱「個體」、「主觀」、「預防」、「幸福」或「勇敢」心理學,是主張「關注現在比過去、未來更為重要」的諮商學派,對後期「學校諮商中心的建立」有著極大的貢獻,同時也點出「鼓勵」的重要性,為此筆者也同意「接受自己」有被討厭的可能,才有機會看見自己變得更卓越。
  葉小燕譯(2014)。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

  葉小燕譯(2014)。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

購買連結:博客來

人性觀(本善=對自己有益處的傾向)

Freud認為性格於早年經驗(六歲定一生)便已是無法改變的宿命(決定論),但是Adler認為人們是基於「現在」的自己為了達到某個目的(意圖)而「選擇」採取的手段(行動),是自由意志的展現(目的論),為此他否定「心理創傷」會影響現在,以及「過往經驗」定義自我的觀點,並主張「生活型態(life style)」的改變,以及「賦予經驗意義」的行動能夠決定「自我」,因為當我們將重心放在「後天」的時候,我們「對世界(價值觀)」與「對自己(自尊)」的看法便會發生鬆動,此時也才能夠「下定決心」做出改變。

無論你過去曾發生過什麼,對你想過什麼樣的未來都沒有影響。

病理觀(自卑=選擇改變的行為趨力)

居住在各自賦予意義的主觀世界裡,所有的煩惱均是「人際關係」的議題。當我們因「追求卓越」引發「健康」的自卑感(與理想的自己比較後的結果)卻未能夠獲得合宜的「解釋」時,長期下來很容易受到表面的「因果」關係(因為以前...所以現在...)的影響,形成自卑情結(將自卑作為武器述說自身無能)或優越情結(將自卑作為武器使自身變得特別),變得越發「不凡(標籤化)」,所以Adler認為當我們陷入「競爭-復仇」的權力鬥爭中,容易會想藉由「勝利(全好)-失敗(全壞)」來證明自己的價值與能力,為此即便對方的意見如何,自認是對的話便應該停止使用「情緒」的方式來達到目的。

改變之前你得先知道,選擇維持現狀比做出改變更令你安心些。

治療觀(幸福=無須他人認同的付出)

Adler認為人生有「交友」、「工作」與「愛」等「不得不面對」的三項任務,為此我們必須相信自己是「共同體(社會意識)」的一部分而非中心,同時也是「有能力」的「獨立」個體(自我接納),且將對方視為夥伴(信任他人)給予關懷(貢獻他人),並找到「能夠安身立地」的歸屬圈(家庭→學校→社會→世界→宇宙),方能理解「自我價值(主觀幸福感)」其實是建立在「課題分離」的基礎上,所以我們必須練習以「鼓勵(橫向關係)」代替評價(縱向關係),並體悟「人生並非為了滿足他人期待而活」的平等關係(意識上的對等),方能明確選擇「可以改變(我討厭別人)」的幸福出路(積極正面的斷念),否則當我們陷入「不能改變(別人討厭我)」的害怕與恐懼中,不僅難以「自由(與傾向性對抗的力量)」地展現自我,以及經驗當下的每個片刻(實現式),亦會以狹隘觀點評論世界與人生(變動式)。

將自己的人生託付給他人的行為,是對自己不誠實的生活模式。

後設觀(人生=當下是充實的就夠了)

不是因為「遭遇挫折的無力」而感到不幸,而是因為「缺乏變得幸福的勇氣」才感到幸運。看完書後我便開始反思自己的人際關係,發現大學時期的自己也曾過度重視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並想要為了迎合他人的期待而不斷改變自己,甚至引起高度的自殺意念,所以當時的我即便時間被塞得滿滿的,似乎仍會有種不可言喻的「空虛」與孤單感,於是後來我選擇用「提前畢業」作為手段脫離了原有的人際圈,轉而尋找令我感到安心的歸屬圈。是的,此刻的我仍很感謝當時守在我旁邊的「閨密」們,他們的關懷與支持至今都使我的「存在」有無可取代的「價值」,而那份價值便是「當下的付出」所留下的回憶。或許,所謂的「做自己」對Adler來說就像「處在安身的位置上(社會意識),能夠為我自己的選擇負起責任(課題分離),並看見自己作為人的價值(自我接納)」那般,是連續性的過程,所以為了將「如果」的期待化為現實,付諸行動是必要的。

本文為閱後內容概述,請勿用於其他用途。
歡迎讀者們分享自己的經驗與感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