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箱找資料時,同時發現1973年韓國國民銀行女子籃球隊訪台的資料,適合做個小題材文章,於是就當作復工第一篇文章。一方面練筆感,二方面也是對台灣女籃歷史一個探索、嘗試。
1974年的韓國國民銀行女籃是當時韓國女子籃球冠軍球隊,訪台是她們東南亞之旅的一環,台灣是他們最後一戰,在此之前她們訪問了泰國、伊朗、科威特、香港等地,據悉抵台前是未嘗一敗。
籃球隊訪問各地進行表演賽交流在過去並非新鮮事,韓國隊(不論男女籃)也是常跟台灣交流,只是我們缺乏紀錄而已。韓國國民銀行女籃隊是韓國傳統強隊,也是台灣女籃們的老對手,因此訪台五天台灣方面就安排了台元、國泰、亞東三支隊伍四天滿滿的賽程招待她們。
6日:韓國女籃隊抵台
7日:VS 台元女籃 (晚上20:00)
8日:VS 國泰女籃 (晚上20:00)
9日:VS 亞東女籃 (晚上20:00)
10日:VS 國泰女籃 (晚上20:00)
11日:韓國女籃對離台
如此連四天四場的賽程,第一次看不免懷疑是台灣方面在搞韓國隊,但事實上,外隊訪台交流賽程也一直都是這樣塞好塞滿。
中華體育館。雖然是交流賽,但辦在籃協確實是誠意十足,辦在中華體育館可是當時台灣最好的場館,而且不只場館好,電視台可是有錄影轉播,晚上十點老三台轉一轉就有機會看到賽事。
1970年代的台元隊是在台灣甲組女籃行列中實力較為欠佳的,遇到實力較強的韓國國民銀行隊,首節韓國17:16台元尚能保持拉鋸,第二節後半段時台元隊陣腳失誤連連,以至於上半場結束35:29小幅落後。
下半場,台元無法限制韓國隊的攻勢,比數被拉開到20分的差距,甚至出現5分鐘的時間都未進球的紀錄,以至於最後比分懸殊結束比賽,韓國70:46台元,韓國隊勝出24分。
台元在當是確實是實力較不佳,輸給韓國並未令人感到意外,許多人還是把目光放在韓國跟國泰的比賽。
國泰女籃一直是台灣女籃傳統強隊,許多人士認為國泰女籃是有望拿下勝利,從開局國泰侯玲玲率先進球後,國泰就以10:4開局領先,韓國隊苦苦追趕,直到上半場結束,國泰仍以51:43維持優勢。
下半場時國泰問題逐漸浮現,先是主力力英美、王冷相繼犯滿畢業,其他球員也有犯規問題。另一方面,國泰隊進攻也陷入低潮,甚至被韓國拉出11:0的攻勢,韓國最終在終場前四分鐘取得78:71的領先優勢,開始穩抓穩打。最終比賽結果韓國以82:77拿下勝利。
國泰女籃是大家寄望能贏下比賽的傳統強隊,可惜韓國韌性十足,於下半場比賽中急起直追,國泰未能回應韓國的攻勢,使得比賽最後關頭被翻盤。韓國面臨的賽事是一場比一場應,接下來就期待亞東是否能留下勝利。
亞東女子籃球在1970年代時實力正值鼎盛,著名的「亞東五虎」應莉莉、莊瑞美、徐台榮、梁美雲、陳素貞都在陣上(紙箱OS:用「虎」來形容女籃感覺放在現在應該會被球員白眼到死.....),也因此韓國隊遭遇到交流賽中最艱辛的一戰。
亞東自開局就打出不錯的默契、配合,第一節領先來到14:2,首節結束,亞東18:5韓國,亞東領先13分。第二節韓國教練接連暫停採用半場盯人、全場盯人,但仍舊無法限制亞東隊的攻勢,上半場結束40:20。亞東隊領先來到20分。(紙箱OS:韓國隊應該是接連出賽累了,盯人發揮不了效果。)
下半場,韓國隊雖有將比分拉近,但卻未打出追上亞東的攻勢。第三節結束,比數來到亞東54:40韓國,亞東領先14分,比賽大抵定調。亞東一路領先到比賽結束,最終亞東67:53韓國,大勝14分。
整體而言,亞東用兵謹慎,亞東五虎陳素貞、梁美雲、徐台榮、莊瑞美、應莉莉全員出賽,以及另外兩名史金菊、聶耀婷共7名球。而韓國也只用了8位球員,其中3名五犯畢業,大概是連續賽程下又想要取勝,不得以的作法。
本以為接連四天的賽程韓國隊最後一天會氣力放盡,但沒想到最後一天韓國隊與國泰隊卻打出了糾纏到底的精采球賽。
自上半場開始,國泰採取區域盯人,而韓國隊則採全場緊迫盯人,此時國泰握有領先,但韓國始終緊追在後。上半場結束,國泰36:34韓國,韓國隊僅落後國泰一個球權。
下半場,韓國隊率先進球,36:36你來我往的拉鋸戰就此展開38:38、44:44,48:48。第四節球員的穩定性成為球賽的分水嶺,韓國球員穿梭在國泰球員之間,頻頻取分使分數來到韓國63:56國泰小幅領先。之後國泰奮力追分,將比賽縮小到63:61,但時間已經不夠。最後三秒,韓國拖延戰術,國泰無力回天。
紙箱覺得這場國泰輸球,是輸在自己身上。韓國隊已經連打四天賽程了,應該都是燃燒生命打球了,還能跟國泰一路從落後到拉鋸,到最後超前。只能說韓國的毅力、體力超出想像。
7/11日韓國國民銀行隊結束訪台行程,於早上班機返回韓國。韓國隊在整個亞洲交流行程中,在台灣敗給亞東隊留下了唯一敗績,可見1970年代台灣女籃的實力水準。此外,短短四天的交流賽,安排在中華體育館,又是電視轉播,可見女子籃球運動在台灣社會占有其重要性。
紙箱研究台灣籃球並沒有特別關注女籃,許多女籃人物、球隊都十分陌生,不過從發現資料、蒐集資料、爬梳資料,研究資料、再邊寫成篇文章,過程也是樂趣十足。也藉機反省一下籃球紙箱自己,在挖掘台灣籃球過往時應該也多留意一下女籃的發展脈絡,挖掘更多、更豐富的台灣籃球過往。
用行動支持籃球紙箱挖掘台灣籃球的過往:按讚、付費訂閱、捐錢贊助(特別感謝),加入IG、FB可以看到紙箱到挖掘的紀錄、小彩蛋等等~
紙箱FB:https://www.facebook.com/BasketballBox
紙箱IG:@jupatea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