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疫情沒有讓紙箱失業,但卻讓紙箱現實生活的工作加倍忙碌。夜深人靜,想起擱置一旁的資料。從書架隨手抽了份資料「第一屆瓊斯盃女籃」就這樣開始寫吧!
工商自已
籃球紙箱致力於發掘台灣籃球的過往,期待台灣每一位籃球人對台灣籃球的歷史都能有所認識,對台灣籃球有著共同的歷史記憶。
四隊客隊:美、法、丹、韓
美國青年女子隊
美國青年隊就真的十分「青年」平均年齡落在16歲,來自於美國各地的青年好手。她們自舊金山直飛台北,由於時差關係他們一到台北就到飯店休息。她們半數有六尺的身高,其中最高的選手是擁有6尺7身高的杜諾凡(Anne Donovan)的選手,突破200公分的身高,在當時台灣女籃180公分就已經是一個高度門檻了,200公分可以說直接突破天際。可以預期未來的賽程將會帶來台隊伍很大的麻煩。
法國克麗夢籃球隊
「克麗夢」是「Clermont」是法國的一個地名,克麗夢籃球隊就是來自於當地克麗夢大學隊的籃球隊。成軍14年,論實力強度,克麗夢在法國蟬聯10年的冠軍,其戰績是驚人的 149勝1敗。不過...149勝1敗若是10年的成績...那麼10年150場比賽,每年15場比賽,只能猜測當時法國女子籃球發展的還有很多進步空間啊!?不過放眼歐洲,克麗夢在歐洲杯女籃賽(非國家隊)中也曾有五次打入前四名,可說是當時一支歐洲強隊了。
但如此強隊並非以完全體的姿態來台,陣中三位主將備戰歐洲杯缺陣,但克麗夢籃球隊面對邀請賽並因此未等閒視之,一到台灣便要求安排場地進行訓練,而且是早上一次、晚上一次,以彌補三位主將備戰歐洲杯位前來台灣的實力缺口。(紙箱:這....實力....這態度.....只有兩個字「佩服」!
丹麥「西施」隊
丹麥「西施」對大概是最渡假風的隊伍了,瓊斯盃辦在七月份,夏季台灣將北歐妹子烤到受不了,一下飛機不是像法國隊問球場在哪裡,而是詢問游泳池在哪。隔天就出現在台北天母的游泳池,金髮、碧眼、大長腿立刻吸引大批的圍觀者。
丹麥隊更在訪台前先去了泰國渡假了近一個星期,舟遊曼谷、參觀泰國皇宮、拔毒蛇牙液等等,在她們眼中可能這趟旅程並非是比賽之旅,而是漫遊神秘東方的驚奇之旅。賽前準備期也是上午練球,再到天母游泳池游泳、日光浴、打排球,因此當時關於丹麥隊的報導幾乎是她們球場外的花邊新聞,不只仔細看還真以為是什麼歐洲妹子訪台渡假.........
韓國明星隊
韓國隊有著韓國女籃第二代表隊的頭銜,由韓國女籃甲組中選拔組成的明星隊,她們在韓國中隸屬於韓國第一銀行、朝鮮銀行、太平洋化學等等。韓國是外隊中唯一一支亞洲隊伍,籃球場上也是台灣的老對手,韓國隊中的尹貞老、朱信淑等都曾訪台。因此,韓國作為台灣長期競爭對手,自然是企圖心滿滿想要在台灣第一次瓊斯盃賽事中獲取佳績,只不過平均年紀23歲,身高只有170.5公分將會是在競爭上的一大隱憂!
台灣代表隊:國泰、亞東、華航
沒錯!你沒看錯!台灣是三支代表隊參賽,那時候還沒有所謂的中華隊,是以該年度(1977年)自由盃的前三名作為代表,不只女籃如此、男籃也是一樣。自由盃在台灣籃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甲組盃賽,不過礙於篇幅與主題之後有機會再來談談自由盃的發展與地位。
這邊只簡單講,1977年自由盃女子組部分參賽隊伍總共有8支球隊,前三名分別是國泰、亞東、華航,依此作為代表出賽第一屆威廉瓊斯女子組賽事。以實力而言,國泰一直是台灣女籃的天花板,這無庸置疑,這也是在賽事中最被台灣球迷所期待奪得冠軍的一支隊伍。
第二名的亞東隊,是一支跟國泰一樣在1960年代就成立的老字號的球隊,一般也被視為傳統強隊,但在1970年代中期他們正面臨換血之際,實力的穩定性是有點抖(令人擔憂)的。
華航則是一支相對年輕的球隊,1974年成立,三年後1977年在自由盃奪得前三佳績,年輕的隊伍冉冉崛起,是一支值得期待的隊伍,但經驗值上能不能過得了瓊斯杯國際賽外隊林立這個坎,就是值得再觀察了。
後語
疫情讓大家生活都改變了,事情變多了,球少打了,資料放在架上,轉眼一晃也擱置了許久。最近看NBA、台灣籃球的冠軍賽事打得真是令人血脈噴張,再度點燃籃球的熱情,重拾籃球考古文的興趣─考古、整理、分享、等待讀者回饋。
也希望今年瓊斯杯有機會辦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