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蒙古帝國

大蒙古帝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NHK大蒙古帝國

NHK大蒙古帝國

大蒙古帝國

(一)幻影:祭司王約翰

13世紀席捲歐亞的蒙古帝國,在西方歐洲世界正好趕上十字軍東征的基督教、伊斯蘭教衝突,同時十字軍也流傳著虔誠的東方基督徒「祭司王約翰」西征的傳說,而蒙古因征服信奉伊斯蘭教的花剌子模,恰恰迎合此傳說,之後雖攻擊信仰希臘正教的俄羅斯,但羅馬教皇反而以蒙古攻擊「異端」而更為深信不疑,也反應出蒙古西征時歐洲諸國的分裂局面。

    然而,等待歐洲的卻是蒙古二次西征,消滅波蘭、德國聯軍後,蒙古開始蹂躪東歐,歐洲人認為蒙古人乃是「地獄使者」,稱其為「韃靼人」。但為確認傳說的真偽,派遣傳教士使者遠赴東方,傳達和平的宿願。使者在出訪過程中,了解到蒙古人戰鬥與生活的合一、對征服地的宗教寬容,以及善用異教徒人才,包含基督徒!

    不過蒙古對歐洲的威脅在三次西征結束後,留守的蒙古軍敗給埃及馬木魯克王朝,且蒙古帝國黃金家族為爭奪汗位正式分裂,忽必烈將重心轉至東方而畫下句點。但蒙古帝國統一諸國,廣設道路與驛站,積極推動商貿的用心,使「條條大路通大都」,如泉州等地也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鎮。馬可波羅也因此來華,他的《東方見聞錄》甚至勾起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雄心。

(二)蒼狼:成吉思汗

    冷戰結束後,共產陣營的蒙古人民共和國改名為大蒙古國,正式揚棄社會主義,進而追求恢復成吉思汗的榮光。成吉思汗歷經艱辛,終於一統蒙古高原,成為蒙古永遠的「國父」,建立蒙古後,革新組織,以「千戶」等制度打破部族、血緣的藩籬,創建文字,保障商隊,促進國際貿易,甚至有首次全球化之譽。

(三)征服世界之路

    成吉思汗過世後,黃金家族接續其遺志,南下滅金,窩闊台汗更在現蒙古國哈拉和林建都,其中二次西征對俄羅斯造成深遠影響,俄羅斯韃靼共和國的喀山便是由蒙古人所建,俄羅斯更稱蒙古人的統治為「韃靼之軛」。在金帳汗國轄下,分為蒙古直轄地與俄羅斯大公自治,俄羅斯大公在蒙古大汗下負責徵兵與徵稅義務。蒙古還保障東正教會的發展,莫斯科也於此時期開始茁壯,烏克蘭基輔也留有毀滅的痕跡。

雲南通海

雲南通海

(四)蒙古大都

    蒙古帝國繼續往南,大迂迴滅大理國後,再度爆發繼承內亂,忽必烈奪得汗位並且定都大都,即今北京城。透過貴金屬,如銀等賞賜攏絡蒙古貴族,以漢制治漢地等政策,以及成功突破長江中游,消滅南宋,一統中國,並修建大運河,新增港口以對外通商,使蒙古元朝繁榮昌盛,其後歷經遠征庫頁島、日本、越南、印尼等地,帝位繼承爭奪等內亂,加上統治無方,終於被朱元璋的明軍逐出中原,退回祖先之地。

克里米亞汗國

克里米亞汗國

(五)帝國的遺產

    蒙古帝國滅亡後,蒙古的子民後代散落歐亞,克里米亞的韃靼人在蘇聯崩潰後也有了獨立的念頭。由於克里米亞汗國在金帳汗國分裂後依然固守領地,還曾經反擊莫斯科,成為四大汗國最後的堡壘,直到18世紀末沙俄時代才併入俄羅斯,之後二戰時因與納粹德國合作,戰後遭到史達林清算,流放至中亞,蘇聯瓦解後才紛紛返回故地。至於俄羅斯帝國首位沙皇伊凡四世同樣是以繼承蒙古帝國為依歸,統一俄羅斯並開拓西伯利亞領土。

    中亞的帖木兒則以成吉思汗的女婿作為傳承,試圖恢復蒙古帝國,歷經多場大戰後,建立帖木兒帝國,但最後在遠征明朝的途中病逝。而退出中原的北元仍然是明朝的極大威脅,萬里長城因此而建,但之後分裂的蒙古部落卻不敵東北大清的皇太極,成為滿清的蒙古八旗,終於使滿清入關,統一中國。清朝再透過藏傳佛教、聯姻政策與分而治之的手段牢牢控制蒙古,直到中華民國成立後,在蘇聯的扶植下,蒙古人民共和國成立,蒙古雖獨立成功卻成為蘇聯的附庸國,喪失蒙古的光榮傳統。蘇聯瓦解後,蒙古重新擁抱市場經濟,改國名為大蒙古國,成吉思汗的雕像取代了列寧,蒙古傳統文化復甦,卻也面對資本主義與民主化的新考驗!

avatar-img
高紹沖的沙龍
33會員
338內容數
縱談蒙古西征的目空一切與草原文明的方方面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高紹沖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成吉思汗,除在三國志14現身三國志系列外,其實早在烈風傳便登上信長之野望,以成吉思汗家傲立土崎湊城,讓蒙古鐵騎登陸日本!     但成吉思汗家也僅是中等強國,成吉思汗固然戰鬥99、采配100,攻守兼備,但武將僅忽必烈汗可用,窩闊台汗、馬可波羅戰鬥均偏低,耶律楚材、郭守敬則為內政人才。  
1227年秋,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死於六盤山附近的清水縣。 蒙古人舉行了一個很特殊的葬禮,埋葬了這個世界歷史上特殊的人物。他沒有留下陵寢和寶鼎,只在他墳地周圍30里處插上一圈箭簇,派重兵守衛這塊大禁地。由於時間已經過去了七百餘年,成陵的所在已經成為一個難解之謎。
札蘭丁迅速集中了十餘萬軍隊,在八魯灣大敗蒙古將領失吉忽禿忽,蒙古三萬大軍全軍覆沒。成吉思汗、拖雷率軍進攻對方的一座城堡,其愛孫,察合台的繼位人木阿禿干戰死。成吉思汗親自指揮攻克了這座城市,為其愛孫報仇。
    成吉思汗,除在三國志14現身三國志系列外,其實早在烈風傳便登上信長之野望,以成吉思汗家傲立土崎湊城,讓蒙古鐵騎登陸日本!     但成吉思汗家也僅是中等強國,成吉思汗固然戰鬥99、采配100,攻守兼備,但武將僅忽必烈汗可用,窩闊台汗、馬可波羅戰鬥均偏低,耶律楚材、郭守敬則為內政人才。  
1227年秋,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死於六盤山附近的清水縣。 蒙古人舉行了一個很特殊的葬禮,埋葬了這個世界歷史上特殊的人物。他沒有留下陵寢和寶鼎,只在他墳地周圍30里處插上一圈箭簇,派重兵守衛這塊大禁地。由於時間已經過去了七百餘年,成陵的所在已經成為一個難解之謎。
札蘭丁迅速集中了十餘萬軍隊,在八魯灣大敗蒙古將領失吉忽禿忽,蒙古三萬大軍全軍覆沒。成吉思汗、拖雷率軍進攻對方的一座城堡,其愛孫,察合台的繼位人木阿禿干戰死。成吉思汗親自指揮攻克了這座城市,為其愛孫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