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

含有「蒙古」共 31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在秦漢以前,並沒有中華、夷狄的二元世界印象 遊牧民的世界史四. 1.漢朝在武帝即位之前,其實都是匈奴的附屬國,必須對其定期進獻貢物及公主,來換取和平。由於中國史學者將其視為屈辱,而不同意這一點,但「就客觀事實而言應該是沒有第二種可能」 2.在秦漢以前,並沒有中華、夷狄的二元世界印象
Thumbnail
遊牧民的愛地,天山北麓,在漢人的史料中都常只是一片黑暗之地 遊牧民的世界史三. 1.蒙古高原是由東邊的大興安嶺及西邊的阿爾泰山兩大山脈圍起來的土地(圖二),北方中心是貝加爾湖(Lake Baikal),湖更北邊是森林,南邊則是色楞格河、鄂爾渾河和土拉河,外加河源的杭愛山脈 2.高原
Thumbnail
遊牧民族並不存在 遊牧民的世界史二. 1.民族是來自英文nation,意涵著它的內部是擁有相同語言、文化和歷史的一群人,而在這之上所建立的國家nation state,更被視為歷史的當然產物。不過這些都是近代歐洲的創作,根基於西歐自己的架構和價值觀上,只是某種神話 2.相對而言,遊
Thumbnail
遊牧民的世界史一. 前言 在台灣,常會被動接收到像是成吉思汗是中國人、蒙古人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或是漢武帝出征那是榮耀之事,但宋被金打敗那就是國恥這類的說法,不過這些卻都只是充滿漢人中心口吻,甚至漢人壓迫性質的術語而已,我們不該輕信 同時,我們也要知道,在台灣人的腦裡,我們其實仍和中國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在結束麥加的朝聖後,伊本.巴圖塔並沒有像許多朝覲者一樣,心滿意足地返回家鄉。相反地,他反而向北,往伊拉克行去。 他從家鄉離開之時,本來只是去朝覲。但想必他潛意識之中,始終渴望著見識更為遼闊的世界。一直到了他年老之時,他都還記得,在他初出茅廬,人還在埃及的時候,曾經做過一個夢: 「好像我騎著一隻大
Thumbnail
惡名昭彰的中世紀伊斯蘭暗殺教團,「阿薩辛」,在十三世紀中葉,被蒙古王子旭烈兀一舉搗毀了老巢。雖然此次蒙古西征,經常被標誌為阿薩辛暗殺派的滅亡時間,但六七十年後,他們的活動居然還被另外一個人記載了下來,他就是摩洛哥的旅人,伊本.巴圖塔。 當伊本.巴圖塔在敘利亞一帶旅行時,他聽說,當地有一系列堡壘
Thumbnail
如果要列舉伊斯蘭世界史中最慘痛的大事件,那麼蒙古西征絕對位列榜首。 然而,即使是這麼大規模的破壞,它的影響力依然是有地理侷限的。其衝擊大概不會越過敘利亞、巴勒斯坦以西。 這是因為,當旭烈兀的軍隊來到這個區域時,蒙古人的軍力已經過度伸展了。當旭烈兀因為汗位紛爭,率著主力東返後,就在這裡,剩餘的
Thumbnail
旅行是透過出外的不方便和不舒適來回思和檢視自己是多麼幸福的過程。也是小青蛙探出頭來,見識天地寬廣無垠、無奇不有的時機。  印象最深者 那,此趟旅遊印象最深的是什麼?有實做的印象都很深,例如騎馬,騎駱駝,布里亞特部落的共舞,其他的印象都不深,參觀部份,除了蒙古自然博物館的恐龍,和那些土生土長的動物
旅行是透過出外的不方便和不舒適來回思和檢視自己是多麼幸福的過程。也是小青蛙探出頭來,見識天地寬廣無垠、無奇不有的時機。 距離的感受不同了 遊伴提及走完此程,對遠近,大小,長短都有了不同的看法,三百公里,很近;三千公里,不遠;大草原好大,穹蒼之下它卻又如此渺小;蒙古包住裡面覺得大,大草原下則又如此
旅行是透過出外的不方便和不舒適來回思和檢視自己是多麼幸福的過程。也是小青蛙探出頭來,見識天地寬廣無垠、無奇不有的時機。  旅行遊記到底是什麼 我們興沖沖的跟著旅行團,飛越數千公里,來到了一個期待或憧憬已久的地方,為的是與這個地方有一個良好的邂逅和會面,然後呢?我把邂逅和會面的點點滴滴一一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