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千山館名硯目錄】090.清.謝蘭生陋室銘雙硯

【蘭千山館名硯目錄】090.清.謝蘭生陋室銘雙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本體】甲硯:縱 9.2 橫 8.3 高 1.6 重 259 公克

乙硯:縱 11.2 橫 8.9 高 1.7 重 316 公克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介紹】雙硯共置一木盒中。硯色青黑。均兩面磨治而周側留斧鑿痕。

背刻陋室銘,二硯合而為全文。款署:「紹白鷴有亞鑒。道光八年天中節。蘭生」。

謝蘭生(1760—1831年),字佩士,號灃浦,別號理道人。南海人,嘉慶進士,迭為書院講習。粵督阮元重修廣東通志,聘為總纂。擅詩文及畫,兼工六法,筆法雄俊。著有常惺惺齋文集。

張宜尊,灃州人,自號少白山人。嘉慶時官至巢縣枯軍巡檢。詩閑遠,字德米黃遺意,皆為畫名所掩。其畫以山水為長。


【聲明】本系列非常感謝《搶救蘭千山館文物.國寶留台灣》臉書粉絲頁授權轉載!請格友勿贊助餵食哦~非常感謝~~



avatar-img
石頭夢的沙龍
21會員
287內容數
民國58年,林柏壽先生將珍藏的書畫古硯精選三百多件,寄存在故宮博物院成為故宮的藏品。因林柏壽的館名「蘭千山館」,這批文物就被稱為「蘭千山館文物」,其中最早最好的唐褚遂良〈黃絹本蘭亭序〉與懷素〈小草千字文〉即是館名的由來。「蘭千山館文物」就這樣進入故宮的歷史,53年後,2022年10月,故宮突然主動不續約,引發公民運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石頭夢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端石,具魚腦、火捺之美。以天然蟲蛀為池,硯端淺雕梅幹臨池。無銘識。
端石,色棕黑,質佳,製工精雅,作小兔蹲伏狀,兔眼處恰為一重暈石眼。
端石,具魚腦、火捺之美。以天然蟲蛀為池,硯端淺雕梅幹臨池。無銘識。
端石,色棕黑,質佳,製工精雅,作小兔蹲伏狀,兔眼處恰為一重暈石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