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日常】酸鹼體質與酸鹼食物對民間的影響是什麼?

2023/08/1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18年11月,法院判酸鹼體質的創始人楊恩(Robert O. Young)詐欺罪成立,賠約32億台幣。雖然酸鹼體質的說法已經確定是不實言論,可是在台灣的大街小巷中,到現在仍存在著相關說法。如「多吃肉會產生酸性體質」、「喝醋可以將身體調回鹼性」等。我對相關說法的流傳方式感到好奇,於是決定自己上網研究看看,並和各位分享我的心得。

聲明:我並非專業人士,只是針對我好奇的現象進行研究並分享出去,如果內容有任何不實之處,或可以修正的地方,還請不吝給予賜教,我會立刻更正。謝謝!

酸鹼體質如何誕生?

酸鹼體質的說法肇因於楊恩在2002年所出版的《酸鹼值奇蹟》,裡面提到酸性體質會造成人體癌化或產生疾病,而鹼性飲食可以使體質回到鹼性,進而治療疾病、恢復健康。

這個說法雖然一直被科學界認定為「偽科學」,但在民間卻是相當的受歡迎。在臺灣也有因此而生的迷思:蚊子比較常叮咬酸性體質的人、多喝鹼性水可以調整體質等。當然,以上兩個都是沒有相關科學資料佐證的。

勞勃·歐德姆·楊恩(Robert O.Young)

勞勃·歐德姆·楊恩(Robert O.Young)


原來食物真的有酸鹼性?

雖然酸鹼體質的說法是假的,但食物倒是真的有酸鹼之分。

食物有酸性、鹼性、中性三種分法,分辨方法不是靠食物本身嘗起來的味道,而是靠食品化學分析來區分。將食物燒成灰,然後把灰倒入水中溶解,進而測出酸鹼值(e.g.用小時候常聽到的石蕊試紙、紫色高麗菜汁等)但我們當然不可能什麼食物都拿來燒燒看,所以也可以用礦物質的比例來做簡單的區分:

只要食物含有比較多的「硫、磷、氮、氯」等礦物質,那通常就會是酸性食物;

只要食物含有比較多的「鉀、鈣、鈉、鎂」等礦物質,那通常就會是鹼性食物;

只要食物含有差不多比例的兩大類礦物質,那通常就會是中性食物。

酸鹼食物分類介紹

酸鹼食物分類介紹


謠言對民間的影響

在美國,親自接受楊恩治療的癌症患者,大多數都沒有因此生還。但楊恩的「學說」並沒有因為這樣而停下腳步,反而在眾多地方扎根,包括台灣。

在台灣,有不少人因為聽信了酸鹼體質的說法,開始進行不健康的飲食,甚至聽信偏方協助;也有不少人因為自己成功康復,而選擇繼續宣傳,殊不知自己只是運氣好,逃脫魔掌而已。直至現在,也依然有人對酸鹼體質深信不疑。

我的看法

其實在民間流傳的「偽科學」不只這個。之前鬧很大的肝膽排石法、長輩在Line常傳的不實流言、藥酒治病等。儘管有不少人因此搞壞了身體,但還是有人願意嘗試這些偏方。

「明明這些都是未經證實的言論,也有專家對此證實為謠言了,為什麼還是有人願意相信?」我曾經也抱有過這樣的疑問,但後來我在網路上做了一下功課就知道為甚麼了:各路說法不一的言論太多了,也有人假借專家的名義行騙,如果沒有比對各路資訊的話,就連我也有可能信以為真。

「眼見不一定為憑,口嚐不一定為真」這是我國小時,在自然課本上看到的一句話。這句話也是我們面對偏方應該要有的態度:我們在網路上看到的資料,不一定就是真的;照著偏方做而產生的功效,不一定是偏方產生的。

希望各位在看完文章之後,能對周遭的資訊能有更多的警戒,至少不要做到全盤接受。


流星Meteor
流星Meteor
我是流星,一個初出茅廬的大學生。我會不時的分享一些我的生活記錄、心得雜談、理財分享,偶而也會寫些其他的類型文章,想看到更多關於我的資料,可以順路追蹤我的IG。很高興認識你!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