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我吧!」交友軟體不想幫你,幫幫自己吧。

2023/08/03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美國開始有人玩起了自助式交友「約我吧履歷表」(Date-Me),像是返樸歸真一樣,原理就是把自己的條件寫成一份雲端履歷表,然後貼在雲端上,如果有興趣「應募」的人就連絡履歷表的內容。接著,就發展成了一份雲端資料庫,讓人從資料庫上就可以用標準化的格式看所有人的「徵才條件」。外媒將這個潮流說成是脫離繁瑣的演算法之後,以雲端形式回到傳統的通訊交友模式。其實,有種說法很有趣,交友軟體並不希望你找到穩定的對象,因為唯有這樣你才會持續保持是他的客戶。畢竟,哪間公司會希望自己的顧客在自己的軟體上「找到一個一起刪除軟體的對象」。

其實,真正有意思的地方就在於,相較於我們一般的習慣,我們大多數不會清楚地表明自己的需求。這邊所謂的需求當然不是只有「二十歲、異性戀男性、年收入達到多少、身高體重多少」這種量化的數據,而是在履歷表當中,有些人會開始很清楚地列出他們要的是什麼樣的生活、自己生活習慣是戶外還是室內、假日都在做什麼、希望有怎麼樣的互動模式。自己的界線、自己對於對象的喜好與忌諱之處,清楚的表達出來之後,對方也會和你交換。

由於文件比較自由,就不會像是標準化的交友軟體那樣,只是看看照片,簡單一兩句話,還要受到付費和地區的限制。因為交友軟體需要整合資料庫,需要流水作業,所以他要把所有人都格式化,而且他其實並不希望你精準找到對象,他希望你越是模糊比對越好,最好是認識很多人,然後一個都沒成。

事實上,很多人都很難劃清界線在哪裡,這邊的界線不是「朋友圈」那種界線,而是即使是交往中的伴侶,在交往的哪個階段、希望對方以什麼樣的方式互動,自己能夠接受的親密程度和希望對方給予的親密程度,不論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的需求,似乎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都很難拿捏,因此,常常有一方需要持續試探,而另一方則是壓抑的情況。這或許有一部份是文化使然,也或許只是生活型態,畢竟相較之下,必然也有很多人在感情上是過著開放直接的生活。

在這個試探的過程中,好的情況下就是兩情相悅的雙人舞,不好的情況下就是一方冒犯了另一方而不自覺,甚至即使對方已經表達出反感,也難以挽回過度試探造成的傷害。甚至,在台灣文化下扮演被動方的女性,長久下來面對各種試探,必須隨時隨地提高警覺。

「我們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想到眼前這個男人所有會想和不會想的事,考慮到他們所有會做和不會做的事,那些事可能都只在一念之間,而我們的安全也是。如果想得夠多,會被嘲笑,但可以好好活過這一天。不,當然,不是所有的他們,他們大部分都很好,都不強姦人,不性騷擾人。我也知道,問題在於,我不知道他們之間到底哪些人會,哪些人不會,昨天以前不會但今天會不會。」──劉芷妤《女神自助餐》

然而,即使明確表達了自己的界線,同時另一方也必須要能夠尊重、遵守這個界線,事實上,雙方都應該要明確表達自己的需求和界線。因此,這絕對不是說因為對方沒有清楚表達就可以越線,相反地,我們必須時時刻刻意識到,對方有條界線是不應該被跨越的,不論是否清楚劃在你的面前。

慚愧的是,我也不敢說我從沒在試探中傷害到別人過。雖然結局有好有壞,但是我知道我必然傷害過人,也總是心存愧疚。那正是因為我過去也是不自覺地跟隨這種試探性的文化。甚至我至今也很難坦然說出自己的需求、慾望。或許是我的生活經驗中,從沒有一套儀式性的交往文化,讓我們能正確地示意。長久以來我們也壓抑不談。久而久之,我也不知道究竟是因為面對長期單獨生活而失去了互動的能力,還是因為缺乏互動的能力而長期單獨生活。

就像我在前一篇文章曾提到的,有了一點年紀之後,越來越覺得,其實真正關鍵之處是價值觀,是能夠一起生活一起變老,在關鍵的時候能夠接住彼此,在需要的時候感受得到對方的關注。不論是在什麼年代,其實這一點從來沒有變過,只是我們現在變得自由了,變得獨立了,不需要與別人綑綁在一起也能生存,就不需要委屈自己接受不適合的對象。這並不代表我們不會孤單,只是越來越多時候,越來越多人選擇寧缺勿濫。

那麼,好好表達自己吧,不是交友軟體要你做的量化篩選,而是真正坦然地表達自己,不論你現在有沒有伴侶,是追求中還是交往中,亦或是互相容忍壓抑,好好告訴身邊的人你需要什麼,好好聆聽對方需要什麼。或許到最後,這才是最重要的部份了。

17會員
32內容數
串流時代給了我們全新的機會,有著看不完的新片,同時也有很多過去被錯過的遺珠之憾。不論是檔期錯過,甚至沒有進到電影院,或是我們錯過了那個年代,亦或是直接進入串流的影片。讓我們一起看看那些年我們錯過的影片。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