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掌控自己與物品的能動性—《囤積癖:從消費欲望到斷捨離,囤積世代的物我依存關係》書評

找回掌控自己與物品的能動性—《囤積癖:從消費欲望到斷捨離,囤積世代的物我依存關係》書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作者從自己母親的處境出發,一步步探索囤積者的內心世界,並嘗試剖析時代與個人之間的聯繫,消費主義的蓬勃發展,一步步將人們拉入堆積的深淵。

囤積顯然是個「私人」的問題,物品就像自我的延伸,包含著我們對過去的眷念,對自己的期盼等等,然而囤積卻只不是一個「個人」問題,我們首先必須釐清社會與經濟體制為我們帶來的影響,才能分析這些物品對我們的意義,而不是讓物品擁有並操控我們。

作者不僅對消費主義的發展與演進深入研究,也簡介與探討許多「整理論」,有關整理的核心理念各有不同,但毋庸置疑的是,整理需要情商與對個體的尊重,而不僅是粗暴地「解決凌亂」,應該設法為客戶研擬可實行並延續的方法,才能真正幫到他們。

作者對囤積的深刻心得可見一斑,但並非以嚴厲的口吻批評,而是透過解釋人的行為動機、時代的瘋狂轉動來協助讀者認識自己的處境,認清被物品淹沒的自己以後,才有改變的動力與方向。

avatar-img
林時語的沙龍
8會員
22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林時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女性主義成為口號、品牌、商品、指標,卻讓世人忽略他的本質。
透過這些省思,人與物品之間的關係會更加明朗,物品不再是負擔,而是真正成為生命的一部份。
顯得長久以來制約男女性的父權陰霾只是一個個單點問題,只要一一攻破就能拯救蒼生,但我想這樣多少是有點忽略結構性問題了。
人,應當如何自處呢?
真正的深淵不是性 是猶如貞操帶般束縛的幻象
看見自己,傾聽對方,讓彼此都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女性主義成為口號、品牌、商品、指標,卻讓世人忽略他的本質。
透過這些省思,人與物品之間的關係會更加明朗,物品不再是負擔,而是真正成為生命的一部份。
顯得長久以來制約男女性的父權陰霾只是一個個單點問題,只要一一攻破就能拯救蒼生,但我想這樣多少是有點忽略結構性問題了。
人,應當如何自處呢?
真正的深淵不是性 是猶如貞操帶般束縛的幻象
看見自己,傾聽對方,讓彼此都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