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第一桶金有用嗎?有這筆錢的效果可能比你想像的還要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raw-image

記得有一次造訪高雄科技大學擔任業界講師,當課程進入尾聲,進入Q&A環節時,一位同學舉手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老師,您為何強調大家應該存下第一桶金呢?這筆錢存與不存有什麼差別?」

我暫且不揭曉當時我的回應,後來我將這同樣的問題詢問了周遭幾位年齡與我相仿的朋友,發現不少人同樣抱持著疑惑,畢竟即便在工作數年後,沒有存下這一桶金,生活似乎仍然能維持下去。

那究竟為什麼要存第一桶金?為什麼還會時不時的聽聞這樣的建議和資訊?

我想先分享一下我個人的觀點和結論。如果你的家庭資源富足,可以提供你充裕的支援,那麼存不存第一桶金並不那麼至關重要。

然而,若你仍處於年輕階段,也和我剛開始的時候一樣,只是一名普通的受薪階級,此時是否著手開使累積第一桶金,或許將對你未來的生活帶來截然不同的影響

接下來,我將以自身的從業經驗為基礎,融合身邊的實例,延伸四個核心概念,與大家一同分享。

設定儲蓄目標,不知不覺養成財務好習慣

每當我協助客戶做理財規劃時,透過他的儲蓄金額,大致上就能推斷出整體的財務狀況。

舉個例子,就像當我們完成健康檢查後獲得體檢報告,能清楚了解身體狀況。如果所有指標皆良好,我們就能合理推斷此人的生活習慣、飲食品質以及運動狀況都保持在一定水平。

而能存下第一桶金的人,通常具備一些共同特點:穩定的收入來源、有儲蓄習慣、未受錯誤投資觀念影響、沒有不良借貸、能控制慾望、人際關係不複雜…等等

相信無人會反對,只要擁有上述其中一項或兩項特點,便足以在個人財務領域奠定穩固基礎。

同樣的,有意識的去存第一桶金也能反過來協助培養出上述的特質,進而協助成長。

raw-image

你聽過的複利效益,總得有本錢啊

為為什麼富有的人能夠比一般人更快地累積財富呢?若排除家庭背景和成功的商業模式等因素,最關鍵的區別就在於本金的多寡。

投資最重要的三個要素分別是「本金」、「時間」、「報酬率」。在投資同一個標的的情況下,時間的延長將使本金這一要素引發巨大的差距。

讓我們以10年為單位,分別將本金20萬、50萬、100萬,分別投入年化報酬率為7%的投資標的,做個比較。

raw-image

簡單的以複利「72法則」推算,10年後本金皆約原來資金的兩倍 :
10萬 → 20萬(淨成長約10萬)
20萬 → 40萬(淨成長約20萬)
100萬 → 200萬(淨成長約100萬)

看到差異了嗎,而且這樣的差異將會隨著時間和本金的多寡更加明顯

我曾聽過另一位財經專家的話,我認為蠻有道理的:「如果扣除掉緊急預備金,你仍無法累積到20萬以上的本金,那麼整個金融投資市場跟你是沒有太大關係的」。

而對有第一桶金的大多數人來說,他們不是仰賴短期高風險投機或槓桿投資來實現,而是透過良好的財務習慣,一點一滴存出來的。

不存第一桶金,喪失的是未來的選擇權

文章一開始所提到的擁有第一桶金或,許能帶給你的一完全不同的未來,主要體現在於有了選擇的權利,也是我認為何要儲蓄的主要原因。

舉一個身邊的實例,之前有一位朋友的哥哥,與另一人合夥開了一家便當店。主要的投資者是另一位合夥人,而哥哥則負責店鋪的管理。

在營運了一段時間後,利潤相當不錯,每月扣除成本後可分得約8萬至10萬。

然而,後來另一位合夥人決定移民到國外,希望能夠將投資轉化為現金,便問哥哥有沒有興趣頂讓。

哥哥哥當然十分有意願,但由於之前未養成儲蓄的習慣,再加上無法取得銀行貸款,且合夥人不願意接受分期付款,最後店頂讓給了別人,哥哥不得不重新回到每月工資僅約4萬的原職。

同樣的案例數不勝數,隨著年齡增長,我們都會面臨各種機會和挑戰。在這些時刻,我們會發現,除了個人能力之外,擁有一筆資金有多麼重要。

若未能累積這第一桶金,不僅可能失去許多機會,甚至連自主做出人生抉擇的權利都有可能失去

raw-image

理財的正向回饋,越存越有成就感

我自己在26歲時成功存下約100萬元,而後透過持續的投資(主要投資於VT基金)、薪資增長以及合理的消費管理,逐步累積了第二桶金和第三桶金。

坦率地說,許多人在積累財富的過程中會獲得成就感,而我自己也不例外。每年進行財務整理時,能看到財富年復一年地增長,這種變化為我持續前進提供了強大的動力。

存錢是一種選擇,而這個選擇,在未來面對各種情況時,能真正賦予我們有權做出選擇的


avatar-img
5會員
8內容數
不斷學習、成長,透過面對困難和失敗,直觀的了解自己。生命是段旅程,旅途遇上的一切都是修行,驀然回首只覺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邱盛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對於開始學習投資理財的新手,不論是從什麼管道入手,書籍、雜誌、影音、線上還是線下課程,幾乎都會聽到一個建議,就是要「記帳」。 但不管是還沒開始記帳,還是記帳一段時間後,往往會有這樣的疑惑:「記帳也不會讓我的錢變多啊,幹嘛要記?」、「除了感覺自己花了很多錢,好像也什麼功能」。 本篇文章為您解惑。
投資最常出現的問題之一絕對是「OOO可以買嗎?」。例如去年很紅的,你覺得「航運股能買嗎?」、「台積電能買嗎?」。 其實,要解決這個問題,一點都不難。如果你不知道怎麼開始,那以下幾個準備問題,協助你評估投資標的,絕對可以提高你在市場上的勝率。
對於開始學習投資理財的新手,不論是從什麼管道入手,書籍、雜誌、影音、線上還是線下課程,幾乎都會聽到一個建議,就是要「記帳」。 但不管是還沒開始記帳,還是記帳一段時間後,往往會有這樣的疑惑:「記帳也不會讓我的錢變多啊,幹嘛要記?」、「除了感覺自己花了很多錢,好像也什麼功能」。 本篇文章為您解惑。
投資最常出現的問題之一絕對是「OOO可以買嗎?」。例如去年很紅的,你覺得「航運股能買嗎?」、「台積電能買嗎?」。 其實,要解決這個問題,一點都不難。如果你不知道怎麼開始,那以下幾個準備問題,協助你評估投資標的,絕對可以提高你在市場上的勝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報章媒體、身邊長輩總是說要存一桶金,但,這一桶金究竟要多大桶? 接觸財商之後,TING & LIZA 才發現,一桶金是會因為每個人不一樣的財務狀況、不一樣的需求、不一樣的背景而有所不同。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第一桶金要多大、不知道存多少錢,這一篇文章透過國小生就懂的公式,幫你算出屬於自己的第一桶金!
Thumbnail
在進行理財這件事時,你是否真的理解自己需要的是甚麼? 隨筆,理財先理心,24歲滾出一桶金 很多人以為要滾出一桶金投資的報酬率是關鍵因素,但大家都忽略了其實投資的初期如果你懂存錢,會遠比用小小的本金投資還來的有效率,如果你懂得控制欲望那你未來就可以,達成自己真正渴望的目標。
Thumbnail
上週國二的小犬突然問我,甚麼是第一桶金?我很好奇回問他,怎麼會想要問這個問題?他說同學跟老師都會討論,看來這個世代投資理財的焦慮感越來越嚴重。最後我想了一想,是這樣回答他的...
Thumbnail
累積第一桶金對許多人來說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任務。每個人對於第一桶金的定義不盡相同,有人希望達到10萬、100萬甚至300萬的金額,取決於個人的生活狀況和目標。 然而普通人要累積第一桶金為什麼如此困難?讓我們分析五個原因,探討為何這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目標。
有些人看了我上一篇文章 ,一定很好奇,為甚麼我靠單純的存錢就可以累積到這麼多錢,是不是有甚麼秘訣?回首我過去二十年的工作期間,在財務面上的秘訣有兩點,第一點是花錢的觀念,第二點是工作的觀念。
這是一本教人怎麼存錢的書,對於剛出社會想存一桶金的人很適合,不過這邊的第一桶金是指日幣100萬元,對於現代人來說日幣100萬元感覺比較容易達成目標。 書中教人如何儲蓄,有些觀點很好,像是作者叫人不一定要買車,因為買車會造成你全部的開銷都一下子擴大了;但作者有說到皮包裡不要放大鈔要多小額硬幣,他的道
Thumbnail
投資,還是必要的。 只是...你適合什麼投資?你會什麼投資?你有多少錢投資? 就大家都會說的,基金,黃金,郵局,保險,股票,自己存錢,爸媽幫忙管錢。 凡事,一定都是先從小開始,沒有存1元,怎會讓999變1000? 有了1000元,要想怎麼存到10000元。當你存到了10萬元,你又會是什麼
Thumbnail
「理財」這門學問的必修課中,最重要的就是「儲蓄課」。儲蓄這件事,或許有些人從小到大就已經養成了習慣,也有些人到現在對於儲蓄這件事應該從何下手還有些模糊。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報章媒體、身邊長輩總是說要存一桶金,但,這一桶金究竟要多大桶? 接觸財商之後,TING & LIZA 才發現,一桶金是會因為每個人不一樣的財務狀況、不一樣的需求、不一樣的背景而有所不同。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第一桶金要多大、不知道存多少錢,這一篇文章透過國小生就懂的公式,幫你算出屬於自己的第一桶金!
Thumbnail
在進行理財這件事時,你是否真的理解自己需要的是甚麼? 隨筆,理財先理心,24歲滾出一桶金 很多人以為要滾出一桶金投資的報酬率是關鍵因素,但大家都忽略了其實投資的初期如果你懂存錢,會遠比用小小的本金投資還來的有效率,如果你懂得控制欲望那你未來就可以,達成自己真正渴望的目標。
Thumbnail
上週國二的小犬突然問我,甚麼是第一桶金?我很好奇回問他,怎麼會想要問這個問題?他說同學跟老師都會討論,看來這個世代投資理財的焦慮感越來越嚴重。最後我想了一想,是這樣回答他的...
Thumbnail
累積第一桶金對許多人來說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任務。每個人對於第一桶金的定義不盡相同,有人希望達到10萬、100萬甚至300萬的金額,取決於個人的生活狀況和目標。 然而普通人要累積第一桶金為什麼如此困難?讓我們分析五個原因,探討為何這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目標。
有些人看了我上一篇文章 ,一定很好奇,為甚麼我靠單純的存錢就可以累積到這麼多錢,是不是有甚麼秘訣?回首我過去二十年的工作期間,在財務面上的秘訣有兩點,第一點是花錢的觀念,第二點是工作的觀念。
這是一本教人怎麼存錢的書,對於剛出社會想存一桶金的人很適合,不過這邊的第一桶金是指日幣100萬元,對於現代人來說日幣100萬元感覺比較容易達成目標。 書中教人如何儲蓄,有些觀點很好,像是作者叫人不一定要買車,因為買車會造成你全部的開銷都一下子擴大了;但作者有說到皮包裡不要放大鈔要多小額硬幣,他的道
Thumbnail
投資,還是必要的。 只是...你適合什麼投資?你會什麼投資?你有多少錢投資? 就大家都會說的,基金,黃金,郵局,保險,股票,自己存錢,爸媽幫忙管錢。 凡事,一定都是先從小開始,沒有存1元,怎會讓999變1000? 有了1000元,要想怎麼存到10000元。當你存到了10萬元,你又會是什麼
Thumbnail
「理財」這門學問的必修課中,最重要的就是「儲蓄課」。儲蓄這件事,或許有些人從小到大就已經養成了習慣,也有些人到現在對於儲蓄這件事應該從何下手還有些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