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矛盾的怨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以前不喜怨恨,覺得怨恨是不好。

但現在我心有怨恨,在愛恨中來回奔走。

不想容納怨恨出現在我心,但這些怨恨卻能保持我有適量的理性,避免再一次受傷。

是辛苦也難過。

會慢慢好嗎?


avatar-img
66會員
355內容數
歡迎到訪水彩觀鳥!我是柏鴞,是一個雀鳥藝術家,新冠疫情後開始觀鳥,並會用畫代替鏡頭,畫下見到的鳥兒。這裏介紹了香港和世界各地看到的小鳥,用圖文介紹簡單分辨雀鳥的方法,也會推介一些觀鳥好去處。部落格裏面的畫主要是用水彩作畫,喜歡每一隻鳥兒也能帶給格友們安詳自在的感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柏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和黑領噪眉長相有點似樣,但白頰噪鶥面頰全白,沒有黑色條紋,身型較細,其餘身體部份為啡色,臀部部分有橙色。
體型大鳥類,可高達102 cm,生活於濕地,是星加坡的外來引入雀,後慢慢繁殖成原住民。
體型大鳥類,可達80厘米長,頸部細長;頭部小而且窄。頭部和頸部的顏色為褐色,其他部位的羽毛顏色偏黑,腳板非常大而且顯眼。
香港的城門水塘,除了水塘景色優秀有名之外,這裏有一種野生動物也是十分有名,牠們就是野生猴子。 香港可以看到的猴子包括獼猴(Macaca mulatta)、長尾獼猴(M. fascicularis)及牠們的雜交種。其實在香港很多地方也看到牠們,但爲什麽城門水塘群組會如此有名?因爲牠們有時候會主動
原來,一個人離開時,並沒有吵吵鬧鬧的情節,一個人真正的離開,是如此沉默,如此平淡。
其實並不是未嘗戀愛過,但是以前終止關係的時候,大概只有兩款,一種是對方不愛我,一種是我對對方沒有感覺,這兩種關係的告終,讓我會感受到一種落幕感,雖然不捨,但不至於有殘留的悲痛感。 曾經有聽過朋友訴苦,說經過好幾年也忘不到當年相戀的對象,愛得死去活來,難捨難斷,當時我只能表示同情,但並不能理解那
和黑領噪眉長相有點似樣,但白頰噪鶥面頰全白,沒有黑色條紋,身型較細,其餘身體部份為啡色,臀部部分有橙色。
體型大鳥類,可高達102 cm,生活於濕地,是星加坡的外來引入雀,後慢慢繁殖成原住民。
體型大鳥類,可達80厘米長,頸部細長;頭部小而且窄。頭部和頸部的顏色為褐色,其他部位的羽毛顏色偏黑,腳板非常大而且顯眼。
香港的城門水塘,除了水塘景色優秀有名之外,這裏有一種野生動物也是十分有名,牠們就是野生猴子。 香港可以看到的猴子包括獼猴(Macaca mulatta)、長尾獼猴(M. fascicularis)及牠們的雜交種。其實在香港很多地方也看到牠們,但爲什麽城門水塘群組會如此有名?因爲牠們有時候會主動
原來,一個人離開時,並沒有吵吵鬧鬧的情節,一個人真正的離開,是如此沉默,如此平淡。
其實並不是未嘗戀愛過,但是以前終止關係的時候,大概只有兩款,一種是對方不愛我,一種是我對對方沒有感覺,這兩種關係的告終,讓我會感受到一種落幕感,雖然不捨,但不至於有殘留的悲痛感。 曾經有聽過朋友訴苦,說經過好幾年也忘不到當年相戀的對象,愛得死去活來,難捨難斷,當時我只能表示同情,但並不能理解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愛恨恨愛愛恨愛 情傷傷情情傷情 愛恨情傷傷情恨愛 傷情恨愛愛恨情傷 學庸96.09.20/12:00 * 還是來說詩一下,不然連自己都搞不清楚在寫什麼 ~第一句~愛恨恨愛愛恨愛 「愛」恨「恨愛」~把第一個恨當動詞去「恨」愛到可以恨,「恨愛」這回事,或者「愛恨」恨「愛」~把地二個恨當動詞
最近處在一場因愛生恨的關係風暴當中,直到前幾天,才感覺那人願意消停,我自己猜測可能覺得於公無果,且勞心勞累,現在便放棄這條路,但倒也不是就此放下,從朋友中仍聽聞她形象塑造的工作,繼續透過扭曲、顛倒參雜真實的敘事,來控訴我的不是,並放軟道歉,為此次事件所造成的影響賠上不是,並在旦末不忘提出,會牽連甚廣
最近有一位朋友問我:「是什麼原因,讓愛變成恨?」,我當下回應:「我覺得大部分的恨都是愛轉變成的。」 許多人聽過一句話:「愛的反面不是恨,而是冷漠」,這句話我也挺認同的,但這句話沒說清的是,那恨是怎麼一回事? 恨既不是冷漠,它仍是一個強烈的情感,被人背叛、東西被竊、親愛的人受害等等,都使我們感受到
人生數十載,對於人有喜惡。 心中所愛之人,所有作為不論是非,都看成好的。 所惡之人,就算做了好事,也能說譁眾取寵。 人是自私的,站在自己立場評斷他人是正常。 但是,如果因為心中有惡,對於他人的行為,不能冷靜評斷,這樣傷害不只是對方,也是讓自己不開心。 試著忘卻恨意,平靜看待,是善待自己的方
Thumbnail
討好別人,只會讓自己越來越委屈 關係中的愛恨衝突,總讓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傷痕累累,未化解的童年創傷,直到我們步入社會,進入婚姻殿堂,仍舊持續影響著我們。 戰、逃或僵住是重大壓力之下,常見的創傷反應,但其實「討好」他人,將別人的要求擺在第一順位,也是一種創傷,一種來自「內心的警訊」。
Thumbnail
情感的心乃於情緒上感受的美好 所衍生出來的內心歡喜 一份感情從來無法計算誰花的心思多與少 費盡心力的付出若僅只是消耗精神 那累的往往已經無從計算 人生在世所碰到的每份緣 都是經年累世因果相隨所締結的緣份 每份情感也都會是真心相待 每個階段自是課題 人要往前看不斷的學習與成長 從來不是停止在原地而回
Thumbnail
曾經傷害自己的人就算已經離開了,心裏還是時常對他們感到憤怒、怨恨、憎惡等等,如何幫助自己脫離這些負面情緒?本文提出用「原諒」來終止這些糾結的情緒,並指出重點不是對方,而是我們對自己的祈願,我們是在為自己帶來平安和情緒上的治癒。
Thumbnail
人一直在往前,在這個過程中往往害怕停頓,一停頓過往的情感就都會喚起。我們在生命的旅途之中,或有感動,或有傷心,總有那些令我們印象深刻的經歷,也因為這些記憶讓我們被那些無關與己的事情引起情緒的波瀾。「多情卻被無情惱」應證了人們的多情總會被時間沖淡,也正好應證了這句,人總因無情的時間而惱怒和無可奈何。
Thumbnail
我從以前就不是很喜歡我的父母,不知道為什麼,可能是某方面的心靈陰影,每次父母來看我,都是抱持著懷疑的態度來訊問我事情,成年後,我都不以為意,我都只是隨口回回,這幾年開始有保持距離後,這種態度變得越來越嚴重,很多事情本身都不是我的問題,往往都會先怪罪然後一番責問審問,他們爽了之後才會爽快的離開。 一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愛抱怨如何影響人的心態和運氣。抱怨往往讓心情沉悶,吸引負面能量,並創造一個不利的生活氛圍。抱怨的人容易吸引到負面事物,而樂觀積極的人更容易獲得好運氣。改變抱怨習慣,透過正向思考和感恩培養,能夠轉變心態,從困境中找尋解決問題的方法。文章呼籲停止抱怨,努力創造充滿正能量的生活,相信這樣的改
Thumbnail
愛恨恨愛愛恨愛 情傷傷情情傷情 愛恨情傷傷情恨愛 傷情恨愛愛恨情傷 學庸96.09.20/12:00 * 還是來說詩一下,不然連自己都搞不清楚在寫什麼 ~第一句~愛恨恨愛愛恨愛 「愛」恨「恨愛」~把第一個恨當動詞去「恨」愛到可以恨,「恨愛」這回事,或者「愛恨」恨「愛」~把地二個恨當動詞
最近處在一場因愛生恨的關係風暴當中,直到前幾天,才感覺那人願意消停,我自己猜測可能覺得於公無果,且勞心勞累,現在便放棄這條路,但倒也不是就此放下,從朋友中仍聽聞她形象塑造的工作,繼續透過扭曲、顛倒參雜真實的敘事,來控訴我的不是,並放軟道歉,為此次事件所造成的影響賠上不是,並在旦末不忘提出,會牽連甚廣
最近有一位朋友問我:「是什麼原因,讓愛變成恨?」,我當下回應:「我覺得大部分的恨都是愛轉變成的。」 許多人聽過一句話:「愛的反面不是恨,而是冷漠」,這句話我也挺認同的,但這句話沒說清的是,那恨是怎麼一回事? 恨既不是冷漠,它仍是一個強烈的情感,被人背叛、東西被竊、親愛的人受害等等,都使我們感受到
人生數十載,對於人有喜惡。 心中所愛之人,所有作為不論是非,都看成好的。 所惡之人,就算做了好事,也能說譁眾取寵。 人是自私的,站在自己立場評斷他人是正常。 但是,如果因為心中有惡,對於他人的行為,不能冷靜評斷,這樣傷害不只是對方,也是讓自己不開心。 試著忘卻恨意,平靜看待,是善待自己的方
Thumbnail
討好別人,只會讓自己越來越委屈 關係中的愛恨衝突,總讓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傷痕累累,未化解的童年創傷,直到我們步入社會,進入婚姻殿堂,仍舊持續影響著我們。 戰、逃或僵住是重大壓力之下,常見的創傷反應,但其實「討好」他人,將別人的要求擺在第一順位,也是一種創傷,一種來自「內心的警訊」。
Thumbnail
情感的心乃於情緒上感受的美好 所衍生出來的內心歡喜 一份感情從來無法計算誰花的心思多與少 費盡心力的付出若僅只是消耗精神 那累的往往已經無從計算 人生在世所碰到的每份緣 都是經年累世因果相隨所締結的緣份 每份情感也都會是真心相待 每個階段自是課題 人要往前看不斷的學習與成長 從來不是停止在原地而回
Thumbnail
曾經傷害自己的人就算已經離開了,心裏還是時常對他們感到憤怒、怨恨、憎惡等等,如何幫助自己脫離這些負面情緒?本文提出用「原諒」來終止這些糾結的情緒,並指出重點不是對方,而是我們對自己的祈願,我們是在為自己帶來平安和情緒上的治癒。
Thumbnail
人一直在往前,在這個過程中往往害怕停頓,一停頓過往的情感就都會喚起。我們在生命的旅途之中,或有感動,或有傷心,總有那些令我們印象深刻的經歷,也因為這些記憶讓我們被那些無關與己的事情引起情緒的波瀾。「多情卻被無情惱」應證了人們的多情總會被時間沖淡,也正好應證了這句,人總因無情的時間而惱怒和無可奈何。
Thumbnail
我從以前就不是很喜歡我的父母,不知道為什麼,可能是某方面的心靈陰影,每次父母來看我,都是抱持著懷疑的態度來訊問我事情,成年後,我都不以為意,我都只是隨口回回,這幾年開始有保持距離後,這種態度變得越來越嚴重,很多事情本身都不是我的問題,往往都會先怪罪然後一番責問審問,他們爽了之後才會爽快的離開。 一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愛抱怨如何影響人的心態和運氣。抱怨往往讓心情沉悶,吸引負面能量,並創造一個不利的生活氛圍。抱怨的人容易吸引到負面事物,而樂觀積極的人更容易獲得好運氣。改變抱怨習慣,透過正向思考和感恩培養,能夠轉變心態,從困境中找尋解決問題的方法。文章呼籲停止抱怨,努力創造充滿正能量的生活,相信這樣的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