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
含有「關係」共 1232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茶餘飯後的沙龍
2025/06/21
《再也不當吼爸吼媽!決定孩子一生的情緒教養課》--內容摘要筆記
書名:《再也不當吼爸吼媽:決定孩子一生的情緒教養課》 作者: 吳恩瑛 出版社:三采 出版日期:2017/10/27 找此書:蝦皮/讀墨 為什麼孩子連一點小事也忍耐不了? 孩子忍耐不了的原因,大致有三個。 第一,孩子本身較敏感 這些是指從小在陌生環境下特別容易緊張,或是環境稍
#
父母
#
孩子
#
情緒教養
1
留言
限時公開
Sun☀晴感談心室
2025/06/21
關係覺察 EP07|見一面很難,但愛你,很簡單
我們相隔一萬公里,每一次見面都需要幾個月的籌劃。 但愛你,卻不曾感到困難。 這篇文章,關於第二次相愛、第二次遠距, 關於我如何在這段關係中,看見自己、修煉自己,也更懂得如何愛人。 如果你也正經歷一段需要勇氣的關係, 或許你會在這篇文字裡,看見一點點自己。
投票
你覺得維持遠距離,最重要的是?
5 個選項 · 前往投票
#
情感
#
伴侶
#
自我覺察
9
6
冒冒
2 天前
2
喔不~~我自己沒有辦法接受遠距XDD
2
Sun
發文者
2 天前
1
冒冒 哈哈 期待我的遠距結束的那天😂
1
喵爪跳跳堂的舒適角落
2025/06/20
找到能量卡片的亮點:經驗、成就、關係、物品
本文介紹如何透過記錄「最佳時刻」,並將其分類為經驗、成就、關係、物品四種類別,來提升個人成長和自我瞭解。文章參考喬恩‧阿考夫的著作《把夢想變實現的起點思維》,並結合四象限區分法(內在/外在,主動/被動)對四種類別進行更深入的說明與應用。
#
喵爪改變
#
持續寫作
#
練習改變
13
5
當下的香草
2 天前
5
很棒的方法與分享👍🏻👍🏻👍🏻🥰謝謝喵爪🥰🥰🥰🍀🍀🍀
5
喵爪跳跳堂
發文者
2 天前
3
當下的香草 謝謝香草~~🐱🐱🐱
3
多細胞生物的矛盾
2025/06/16
來我家住一周,然後我們去旅行四天——我們面對面,但心的距離好遙遠
近半個月的心情非常複雜。 先是和他住了一周,緊接著和她出遊四天。我們近二十年沒同住,我們三十多年沒一同出遊。 理應是要留下許多美好回憶的,或是至少和過去不同,但我卻被黑洞拉了過去。
#
生活
#
出遊
#
親子關係
15
17
林燃(創作小說家)
7 天前
3
忘了是誰跟我講過 改善一個家庭的根本問題 必須其中一個人先好起來~~跳脫出去後 才看得清事情的本象 所以我很小的時候就離家了~~~說出來是好事!!代表你要解開了
3
Alfreda
發文者
5 天前
2
林燃(創作小說家) 妳懂 ♥ 跳出來,後來也是希望他們看到不一樣的生活方式與方向 其實已經很久沒有這麼焦慮了,這次再跳進去,是想試看看有沒有機會能有轉機,就是要再跳出沼澤,要花力氣 😂
2
蜂聲的沙龍
2025/06/15
如果你也曾經懷疑自己的價值?聊聊那些被否定的瞬間
這篇文章探討了容易受傷的人在面對否定性言論時的感受與應對方法。文章以作者自身經驗出發,描述被否定後的內心掙扎與過往傷痛的連結,並提出自我療癒的方式,鼓勵讀者接納不完美的自己,肯定自身價值。
#
成長
#
受傷
#
人際
16
13
林燃(創作小說家)
7 天前
2
我反而是會害怕自己無意間去傷到人~~~但自己卻沒有意識到
2
蜂聲
發文者
7 天前
1
林燃(創作小說家) 很勇敢超讚的!! ❤️
1
圓滾滾的貓窩
2025/06/14
114/06/13-人品好路才寬
人品,是一個人的核心價值,它不僅影響人際關係的質量,更決定了人生的深度與廣度。
#
言語
#
人品
#
顏值
11
留言
付費限定
Sun☀晴感談心室
2025/06/14
關係覺察 EP06|內在修煉不會變完美,而是更真實活著
在遠距的關係裡,每一次等待回應的過程,都像是一面照見自己的鏡子。 這篇文章,想和你分享我在一段訊息等待中的小故事--承載著我這幾年累積下來的內在修煉與自我對話。 如果你也曾在關係中掙扎過「等待」、渴望更多穩定與底氣,也許這篇會陪你走過那些無聲的時刻。
投票
當你等不到訊息回覆時,通常怎麼調適自己?
4 個選項 · 前往投票
#
情感
#
關係
#
自我覺察
3
留言
屋裡有光|心理師夫妻的心理話
2025/06/13
Z世代手機滑不停,怎麼辦?——家長必看五原則 陪伴孩子健康使用手機
這陣子有不少家長跟我們聊到:「孩子手機怎麼都用不夠,明明只是查個資料,結果看了影片、滑了社群,時間就過去了。」 更有家長困擾:「我們學校開始限制手機,但孩子一回家,就報復性滑手機,該怎麼辦?」 其實,這樣的困擾可能不只有孩子才有。 我們大人其實也常常手機不離身。
#
關係
#
親職教養
#
滑手機
2
留言
屋裡有光|心理師夫妻的心理話
2025/06/13
接手?放手?還是牽手?沒有標準答案的教養選擇題
當你看見孩子在玩樂高,嘗試把兩塊積木組合起來,但因為手部力量不足,努力許久仍無法成功時,你會怎麼做? A. 直接幫他組裝好,並告訴他可以怎麼做 B. 讓他自己嘗試,相信他會找到方法 C. 問他需不需要協助,再提供所需的幫助 這三種做法都可能幫助孩子解決眼前的困難,也各自帶來不同的學習經驗。
#
情緒教育
#
親職教養
#
關係
1
1
有些情緒需要翻譯
6 天前
喜歡
接手怕干預太多、放手怕摔得太重、牽手又怕自己沒電先倒下(笑) 但這篇提醒我「選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沒有先看見孩子,也看見自己」 說得太好了,直接收藏當爸媽的日常導航!
喜歡
屋裡有光|心理師夫妻的心理話
2025/06/13
成為孩子面對情緒的嚮導—從有效的同理開始
在實務工作與家長交流的過程中,我們經常聽到家長無奈地說:「我有同理他的情緒啊!但他還是沒辦法冷靜下來…」言語中透露著挫折感。進一步詢問後,他們會說:「我看得出來他很生氣,我會一直重複同理他『你真的好生氣哦!』,可是過了很久,他還是情緒激動…」那麼,到底怎麼同理才會有效果呢?
#
親職教養
#
孩子
#
關係
喜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