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生態公園升級計畫 將自然與遊樂完美結合!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記者_許家源/雙北報導】

富民生態公園位於松山區,一直以來都是臺北市民的寶藏。這個公園擁有多樣的生態,從鳥類到昆蟲,再到各種植物,形成了一個和諧的自然生態系統。公園內的遊戲場也是小朋友們的快樂樂園,笑聲和歡呼聲縈繞在整個公園。


現在,這個美麗的公園即將經歷一個令人振奮的變化。將升級遊戲場,加入更多具有挑戰性的遊具,以提供更豐富的遊樂體驗。其中,延伸的磨石子溜滑梯將成為一大亮點,新的遊具如透空繩橋、鳥巢鞦韆、立體攀爬塔、筒狀溜滑梯和旋轉攀爬塔將為孩子們帶來無盡樂趣。

raw-image


在升級計畫中充分考慮了民眾的意見,並經過專家學者的討論和研究,確保新的遊戲場既充滿挑戰性又安全。期待在今年底前完成升級工程,屆時歡迎大家來富民生態公園一起享受這個全新的遊樂體驗!

14會員
46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職場讀書人選書】在自然與人造時間的縫隙中 故事誕生—《少年與時間的洞穴》「跨過換日線是否就能年輕24小時?」、「不同時區是否代表著某種程度的時光旅行?」當人工的「時間」遇上自然的流轉,難免會產生不和諧的悖論,而黃暐婷的長篇小說《少年與時間的洞穴》,正是誕生於這樣的縫隙中。
Thumbnail
avatar
職場讀書人
2023-08-19
[基隆旅遊]七堵區富民公園,基隆賞桐秘境,綠山、魚群、桐花、清水相伴的秘境富民公園對於許多人來說可能相當陌生,這裡可說是遠離都市核心的隱藏秘境。有網友說到:基隆在地人玩水秘境,除了天然的河道之外,尚有攔沙壩的嬉水區,還有隱藏版亞馬遜河般的拍照美景呢!如果你不知道或是沒有來過這個地方,看文本文章後你會發現這裡就是人間仙境,彷若陶淵明所言:桃花源就在這裡。 地址: 開放空間
Thumbnail
avatar
bravejim
2022-06-02
【讀書筆記】《面對蓋婭-新氣候體制八講》:在都市化的地理空間之中,失去自然與文化的人們無可否認,人們對蓋婭有著根本的誤解。由於這名字指的是神話中的某個角色,人們才會把地球想成一個有生命的有機體
Thumbnail
avatar
予晞🌸
2022-05-30
己酉篇 「反元富民」《「內元宇宙」革命》 在我們所處的四維空間裡,時間不可變但空間可依人而異, 就如「風水」即是在不可變的時間下改變所在的空間氣場的意圖; 又套在「元宇宙」的時空裡,空間反被虛化而能提昇到第五維成平行時空, 「內元宇宙」革命即是要將元本「沒魂有體」的稻草人注入意識的魂,人類才能實際在此舞台伸展。
avatar
黃世學
2022-04-18
[台北旅遊]華江雁鴨自然公園,民眾騎自行車、跑步、健行、停車、賞鳥地點,天然與人為建設交錯綠地台北市四周是個盆地,尤其淡水河三大流域更是貫穿台北市。因為河濱地形形成許多綠地,華江雁鴨自然公園就是一個天然公園。這個公園因為天然地形與人為建設下,成為天然與人為建設交錯綠地。 華江雁鴨自然公園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萬華區柳鄉里華江橋下 電話: 02 8789 7158 公園
Thumbnail
avatar
bravejim
2022-03-16
Michael McCarthy《漫天飛蛾如雪:在自然與人的連結間,尋得心靈的療癒與喜悅》作者麥可・麥卡錫(Michael McCarthy)本身是長年關注環境議題的資深記者。 童年期間,麥可面對母親諾拉的精神耗弱、父親的不聞不問、以及同為孩子但較為敏感的哥哥時,豐富的自然環境拯救了當時年僅7歲小朋友的靈魂。 本作則是麥克從自然獲得治癒,並分享給讀者們關於大自然喜悅的自傳。
Thumbnail
avatar
一個間歇性讀癮患者
2020-12-29
為自然與生命奧秘而畫: 江賢二回顧展(下)「我認為我的繪畫內容其實很單純,很傳統。我所感興趣的也是那些基本的人性與生命的奧秘。」坦然觀照自己、也面對這個世界,江賢二為自然與生命奧秘而畫,而自然與生命奧秘,也從他的眼、他的心、他的畫筆,就此生動、深刻、好懂了起來。
Thumbnail
avatar
Diane Yang
2020-04-14
為自然與生命奧秘而畫: 江賢二回顧展(上)「我想是誠摯的美,還有自然與生命的奧秘讓我不停地畫下去。」(It is the beauty of sincerity and the enigma of life and nature that kept me painting.)--江賢二 (Paul Chiang, 1942- )
Thumbnail
avatar
Diane Yang
2020-04-13
結合科學、藝術與情感的生命空間 - 看蒙特利爾自然博物館如何顛覆與創新?如果昆蟲和植物邀請我們進入它的世界,那會是怎樣的體驗呢?蒙特利爾融合了四個自然科學館- 生態館、昆蟲館、植物園和天文館,打造了一個生命空間(Espace pour la vie),讓人類和自然相遇。來看看他們如何透過設計思考方法,打造出獨一無二的科學博物館體驗!
Thumbnail
avatar
楊昌儒 Kira Yang
2018-09-05
我在自然裡與時間和解 我們通常都理所當然的以為,年紀愈大,愈喜歡回憶,找機會就述說當年之勇。米蘭昆德拉卻不這麼認為。他在《無知》這本書中寫道:「逝去的時光愈是遼濶,喚人回歸的聲音就愈難抗拒。這樣的說法似乎言之成理,但卻不
Thumbnail
avatar
李偉文
2017-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