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喜歡看電影,愛問朋友或同事「最喜愛那一齣?」,有一位說:「計程車司機 Taxi Driver」,本來我亦愛看「勞勃·狄尼洛」,但這電影口味卻非我的那杯茶。另一位說:「屋頂上的提琴手 Fiddler on the Roof」,對很多人來說,這大概是一齣經典電影,可惜同樣地,也不合我的胃口,從此不再向人提出這個問題。
我才發覺,電影的喜好實在很「私人化」,「好看」與「不好看」只有自己心知肚明。童年時跟父母看「Sergeant York 約克軍曹」,劇情內容早忘記了,但當時小小的年紀就已經懂得納悶,銀幕上居然讓一個小男孩感受到一個完美男人的故事。
同樣地,一生人中其中最深刻的,是「To Sir With Love 吾愛吾師」,我不懂得評價演員的演技,在銀幕上所見到的,飾演馬克老師的薛尼鮑迪,一位其貌不揚的黑人演員,一舉手一投足卻是那樣君子儒雅,編劇提出的風度,還包含了教導女學生甚麼是淑女,甚麼是拙劣無知的低下層女流,那可真言之有物,這帶出深層的人性,叫人產生出羨慕高尚的動力,讓人自覺地厭棄庸俗,這才是為師之道。我總記得它大致的內涵:
「你們既然不想學,我亦不想教,想自生自滅,抑或是追求更高的美善,你們自己決定。人本來就有追尋高尚的天然本性,這當然必須付出代價,你們要燃點起對知識熱情如火,抑或要讓其窒息熄滅,你們自行決定。」
「做一個受人尊敬的君子,抑或作一個屈屈無能,受人厭棄的低下流氓,你們自己決定。」
「學校、學府就是一個讓人開展想像力的培養場所,只會讓人不止於學習謙虛,更要超越前人,你要作一個堂堂正正的男子漢,抑或是地痞無賴?」
「妳想妳的男朋友怎樣對待妳?是風度翩翩的紳士般呵護妳,抑或是老粗無禮地當妳是男人的玩物,呼之則來,揮之則去?」
「你要我向你行君子之交,成人相待,互相尊重,抑或是憤世嫉俗,不懂法規禮儀的粗鄙小民?」
有些歌曲太有名,我反而不喜歡,所以對《To Sir With Love》,始終有些偏執,直至看過電影,每次聽到這首歌的時候,卻會落淚。我的人生中曾經歷過、遇到過對我很好的「老師」,小五留班、反叛、老師老遠跑到貧民窟,找我的家、尋我的家人作探訪,今天我當然明白他的意圖,我留班後,仍是勉強升班的頑劣學生,在畢業時卻代表全校上台領品學兼優獎狀,我一輩子都記得這些人。今天,我會舉辦自己的儀式,向老師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