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們苦中作樂的對我們說「您們不知道嗎?緬甸=免電」。台商們說的是日常、是酸苦,更是對未來的緬甸可以免除缺電之苦的深深期盼。
因爲停電與緬甸台商總會「摸黑」座談時,一位台商幹部表示,每日有二次停電時間:上午九時到下午一時,或下午一時到下午五時,甚至有二天只有二個小時有電力的狀況。
台商表示,電力供應不穩是外國投資卻步重要原因之一。
大部分商家企業多自裝柴油發電機,遇停電時「臨危不亂」啟動自家發電機供電:但小型辦公室或普通住家可能就沒有裝設發電機,選擇與「停電共存」。
緬甸飯店業也因此發展出特殊商機。台灣富野集團關係企業HOYA仰光國際飯店的多國勳管理總監表示,有些經濟能力較佳的緬甸人直接住宿有發電機的飯店,免去還要租借或購買發電機的麻煩,是飯店積極爭取的客層。
市區如此,有獨立發電廠,號稱「絕不停電」緬甸基礎設施最佳的「迪拉瓦(Thilawa)經濟特區」,也無法保證24小時不斷電。
參訪位於迪拉瓦經濟特區內的台灣製鋁企業「啟翔公司」時就「巧遇」停電,工作人員合力將桌椅從會議室移至因停電而暫停作業的生產線旁進行訪談。
跳票的不只是穩定供電的承諾。
我們的車輛駛進「迪拉瓦經濟特區」氣派入口後,原以為會有的欣欣向榮、熱鬧蓬勃,卻由路上無車、廠內無人的光景取而代之,宛如踏入空城般的死沉靜謐,著實讓人大吃一驚。
「迪拉瓦經濟特區」位於仰光近郊,於2015年9月完工,由日緬合資開發經營,也是緬甸通過「經濟特區法」後第一個上路的經濟特區,緬甸三個經濟特區(仰光的迪拉瓦、若開邦的皎漂及德林達依省的土瓦)中,「迪拉瓦經濟特區」因為有較佳的基礎設施及成功的企業進駐,而居領先地位。
「迪拉瓦經濟特區」有60%以上的企業是內需市場導向的製造業,40%為出口導向的製造業。有兩種類別,一為Free Zone,公司產值的75%以上用於出口者,可註冊為免稅區投資者,並自商業營運之日起享7年免繳公司稅,7年公司稅減半的稅率優惠,其中,支持出口導向製造業者的物流等企業也可列為免稅區企業。二為Promote Zone區,以國內市場為導向的製造業企業則適用為獎勵區企業,前 5年免繳公司稅、再5年公司稅減半。據緬甸投資暨公司管理局(DICA)的統計, 2021 年 12 月底,有來自 18 國的 112 家企業,共計逾21.49億美元的外資投入。
投資營運迪拉瓦經濟特區的「緬日迪拉瓦開發公司」總裁暨執行長梁井崇史妤:「緬甸經濟不可能回頭」之語言猶在耳,在疫情及政變的雙重打擊下,上述榮景也不復存在。
日本汽車企業SUZUKI緬甸廠因軍政府禁止汽車零件進口而暫時生產作業,知名日本食品公司養樂多的諾大廠房沒有看見車輛及人員出入,當地台商表示其目前為停產狀態,德國企業Metro則因緬甸政治不穩定因素,直接申請停業。
2015年完工後的迪拉瓦經濟特區陸續有8家台灣企業進駐,包括:世紀鋼鐵結構公司、啟翔企業(鋁製品)、成長公司(鞋材泡綿)、億豐公司(窗簾)、帆宣系統科技公司,光順,志強興業(製鞋)、誠加企業等。
但是目前,誠加企業已撤離,億豐公司停止廠房興建,成長公司申請停業一年。
世紀鋼鐵結構公司為台灣上市公司,2016 年賴文祥董事長欲轉移中國深圳廠業務,越南正好發生排華事件,又逢緬甸經濟開放、蓄勢待發,且首個經濟特區-迪拉瓦經濟特區提出賦稅減免,以及基礎設備完善、水電供給穩定等優勢條件,因此雖然進駐時一次須繳納50年土地租金,且每月土地管理費高昂,世紀鋼公司的國外廠仍選擇落腳緬甸。
自2016年即派駐緬甸世紀鋼構的徐發信協理表示,政治不穩定影響外國投資意願,軍政府政變後外匯管制及匯率的波動太大,更是嚴重外國企業影響因素。緬甸世紀鋼構目前雖然沒有申請停業(可斷水斷電,免繳管理費),但目前沒有訂單,員工從近200人縮減至基本規模的30人,未來仍會以「死守四行倉庫」的心情堅持下去,期待下一階段的轉型蛻變。
抱持「死守四行倉庫」心情的不只是迪拉瓦經濟特區的台籍幹部,疫情及政變的海嘯後,仍堅持在一片貧脊的緬甸耕耘的台商,都是一樣的心情吧!
台商們苦中作樂的對我們說「您們不知道嗎?緬甸=免電」。台商們說的是日常、是酸苦,更是對未來的緬甸可以免除缺電之苦的深深期盼。
參考資料
迪拉瓦經濟特區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迪拉瓦經濟特區
迪拉瓦經濟特區吸引了超過 21.49 億美元
https://www.roc-taiwan.org/mm/post/12618.html
緬甸人各就各位
https://topic.cw.com.tw/2015asean/myanma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