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兼二身分(自然人、法人)要如何規劃理債?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某女性網友看到文章等資訊進一步提問:

“因為身為公司負責人,公司名義有借款,自己又有銀行借款,兩者加起來每月還款金額達七萬有點吃不消,希望能做整合降低月付金,但是又不確定公司跟個人這樣怎麼整合?自己只是小生意、年營收約300萬,等於自己是有兩份工作應如何規劃?“


raw-image


詳閱過這位網友的問題內容,瞭解她目前職業各有兩個身分: 其一為受雇『某零售股份有限公司、職稱專案經理,年資約2年8個月、月薪資平均約48K』,另一則為登記公司負責人


由於她兩個身分都有負債,受僱身分總共三筆信貸、但借款利率平均數不高,對於月付金上的影響較輕微;信用卡部分也都是全額繳清,近三個月內也有申請匯豐銀行信用卡獲准14萬額度。

公司貸款部分也有三筆、除前面兩筆貸款利率外第三筆金額與利率均較高且還款年限也較短;我個人對於這位網友的分析:

一、對這網友較有壓力的、應屬『企業貸款項目』,包括一家『核貸金額50萬、1.97%與增貸另一筆80萬、1.56%,月付金總共22,900元』與另一家『核貸100萬、分三年攤還、4.6%且月付金達三萬元』的幾筆企業貸款;光這兩家銀行月付金就去掉5萬多元,負擔確實頗重。

二、中小企業貸款還款年限、銀行多半提供平均36~60個月還款期,利率則須檢視多項資訊包括公司實際營業項目、財務穩定度、同業競爭性、毛利淨利、借款營授比等多項因素決定。

三、續上、銀行對於企業授信多為週轉金形式,資金用途多為公司短期營運、購置生財器具等;若資金用途用作『還清其它銀行債務』,恐會導致銀行退縮不願提供授信融資,更何況銀行對於企業戶授信也沒有提供所謂的『整合負債代償專案』

四、銀行對於登記負責人身分者,授信角度跟一般受雇身分完全不同。畢竟公司需要人去經營與償債,當負責人財務規劃不當、影響層面可能就是整個公司結束營業、牽一髮動全身,而銀行自知對企業的授信風險高、自然就更嚴格審視公司與負責人兩造條件

五、分析此網友借款內容、受雇與自營兩身分各申請借款的屬性完全不同!受雇身分的借款屬於『無擔保個人消費性信用貸款』;自營部分、借款人為公司負責人則為連帶保證人,借款項目均須移送中小企業信保基金保證、屬性為『有擔保性質』貸款,故兩部分因屬性不同無法用整合名義去整合。除非一個條件:周遭有房屋可以作為擔保抵押、用房屋增貸方式方有機會用現金還清中小企業貸款。


作法建議:

一、作為一公司負責人須充分瞭解更應先試算借這筆金額後是否會導致付款壓力過重、未來能否規劃用營收盈餘去還款等。

二、由於這網友一筆企業授信金額100萬的僅分36期攤還且利率較高(4.6%),還款餘額剩下59萬元;可嘗試詢問『另兩家分五年期的銀行』是否願意提供再融資額度,資金用途一樣是周轉金、額度申請60萬,用這筆資金進行調度還清4.6%的欠款餘額。

三、否則就是與這家餘額59萬的銀行,嘗試協調將餘額再延展為三年期、等於再重新分一個36個月繼續維持繳款;而審查結果仍須視銀行內部作業與授信規定,包括利率等都可能重新議定。

四、若手邊仍有多餘資金可以週轉,自然是用時間換空間、最好情況就端視未來企業營收是否能再增加;當然時間也可能是變數,屆時若用罄手邊資金,仍須回到最原始的議題上去面對現實。


0985-666-807/Line:jerry.chu

免費評估與後續委託規劃辦理

0會員
195內容數
現職『銀行貸款諮詢規劃顧問』。規劃承辦業務包括中小企業貸款、店面營運週轉金、房貸轉貸增貸、低利信用貸款、轉貸降息、整合債務降低利息與月付金、二胎房貸等。諮詢方式:Line I.D搜尋:jerry.chu/0985-666-807/email:[email protected]/朱先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