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萊和平之國,也譯作汶萊達魯薩蘭國,簡稱汶萊或文萊,舊亦稱婆羅乃,是位於婆羅洲北岸的東南亞國家。汶萊是北婆三邦之一,位於南海南岸,整個國土被砂拉越所分割、環繞。1984年1月1日汶萊脫離英國和平獨立,1月7日加入東協。汶萊經濟狀況頗佳,石油和天然氣的生產和出口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67%,社會福利之程度與範圍皆非常完善,更以不需要繳稅而聞名。
汶萊從8世紀開始有人定居,在唐朝史籍中稱婆利,明朝史籍中稱汶萊,亦有古籍稱之為勃泥或渤泥。梁時,一位名叫Pinka和他的家人,即Kaundinya,是一名佛教徒。據載他統治了136個區域,用金造皇座,用銀造踏板,用鑽石造皇冠,相傳其皇冠有1尺高。他曾經在518年派遣使者去中國,並送了地毯給皇帝。在523年,他也派使者去了其他國家。在隋代,汶萊國王Hu Lu Na Po和他的家人,即Chiari Ya Ka在616年,他們也派了使者去中國。唐朝時,汶萊國王被認為是很有錢的,在貞觀年間(669年),曾派遣很多使者去中國。宋朝年間,一個據載叫Hiang Ta的國王,他擁有過百隻船,還有一些士兵。在宋太宗年間,Hiang Ta送了使者去中國,使者團叫阿布阿里,Sheikh Noh和Kadhi Kasim。在北宋元豐年間1082年2月,也曾送過使者去中國。根據傳說,這使者叫Seri Maharaja,他繼承者是Raha Makatunaw和Sang Aji,而這Sang Aji也就是後來蘇丹馬合謨沙的祖父了。1395年明太祖朱元璋所著的《皇明祖訓》提到勃泥為15個不征之國之一。汶萊長期受中國文化影響,13世紀後伊斯蘭化。當代汶萊由渤泥國蘇丹馬合謨沙和福建移民黃森屏率領的華人勢力聯合組建而成。明代永樂年間浡泥王麻那惹加那曾經親自率使臣來中國拜見明成祖,不幸病故,葬於南京,即今浡泥國王墓。歷史上汶萊王室便奉黃森屏為始祖,至今汶萊仍有所謂「黃總兵墓」。14世紀,汶萊伊斯蘭教君主國脫離爪哇的控制,在14至16世紀期間一度非常強大,國土包括菲律賓南部以及砂拉越和沙巴;歐洲人的影響使得這一政權走上末路。
19世紀中期,英國人開始干涉汶萊的各種事務。1846年,英國以蘇丹王位繼承導致的內部糾紛為理由,入侵汶萊。1880年代起,汶萊帝國持續衰退。蘇丹將部分領土(今砂拉越)贈與幫助他平亂的詹姆斯·布魯克,並准許他成立砂拉越王國。在那之後,布魯克和他的後繼姪子們多次租借或併吞更多土地。汶萊割讓許多領土給白人拉者布魯克與他的王朝。為了對抗布魯克家族的入侵,蘇丹哈欣·再如·阿南·阿馬汀尋求英國的協助。1888年9月17日,在休·羅爵士的協商之下,汶萊和英國簽署保護國條約。條約規定「蘇丹不得在未經英國同意下,逕自割讓或租借任何領土給外國勢力」;此條約讓英國實質控制了汶萊的外交,汶萊淪為英國保護國(直到1984年)。然而,當沙拉越於1890年併吞汶萊的班達魯安區時,英國並未做出任何阻止的動作;這是因為英國並不將沙拉越王國視為「外國」勢力,因此保護國條約並不適用。最後的一次併吞導致汶萊剩下現今的小範圍土地,並被分割為兩個部分。
1941年12月16日,在珍珠港事件爆發8天後,日本入侵汶萊。日軍從金蘭灣派遣了1萬名士兵的川口支隊於馬來奕登陸。經過6天的戰鬥,日軍佔領了汶萊全境。附近唯一的盟軍部隊為駐紮於砂拉越古晉的英國第15旁遮普軍團。日軍佔領了汶萊後,立即與蘇丹阿哈默德丹祖汀達成了統治全國的協議。英國代表歐內斯特·艾德格·彭利的前任秘書英切·易卜拉辛被日軍任命為最高行政責任者。日軍原先希望留任彭利,但被彭利所拒絕。彭利與其他留在汶萊的英國人全數被日軍囚禁於古晉的巴都林當收容所。蘇丹依舊保有其王位,並得到日軍的補助與禮遇。在日佔時期的後半段,蘇丹住在林夢Tantuya,並與日軍少有往來。日軍留用多數馬來人政府官員。汶萊與砂拉越王國還有英屬北婆羅洲一起重新劃分為5個行政區。汶萊被劃為美里州汶萊縣。木村強被認命為縣知事。日本佔領期間,易卜拉辛將許多重要的政府文件藏起來,不讓日軍所用。日軍也將尤拉·哈林和其他許多汶萊人,以南方特別留學生的身分送至日本受訓。日佔期間,學校教授日語,政府官員被要求學習日語。當地貨幣被改為俗稱香蕉票的馬來亞和婆羅洲軍票。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英國軍事管制區成立。該政府主要由澳洲官員與公務員組成。1946年7月6日軍事管制區政府將政權交還,汶萊議會也於該年恢復。軍事管制區政府撲滅了日軍在戰敗前撤離詩里亞油田時所放的火,並致力於恢復被日軍破壞的當地經濟。1962年12月8日至17日,與汶萊人民黨有關聯的北加里曼丹國民軍發動反對汶萊蘇丹統治的武裝起義,以失敗告終。1971年,汶萊實現內部自治;1984年1月1日,汶萊獲得獨立,但仍然是大英國協成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