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疫苗接種時程表、疫苗種類報你知

寶寶疫苗接種時程表、疫苗種類報你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身為父母,想要隨時隨地保護孩子安全、確保他們健康,讓孩子接種疫苗(Vaccine),便是防止他們感染疾病的最好方式。疫苗接種到體內後,會造成類似自然感染的免疫反應,並刺激身體免疫系統產生抗體(Antibody);而抗體就是由體內產生用來對抗疾病的防禦性武器。當體內有了必要的抗體,孩子將來就有能力可擊退因感染造成的任何疾病。

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規定,嬰兒出生後,必須按照疫苗注射時程表來施打疫苗,並記錄在「預防接種時程及紀錄表」(俗稱黃卡),而且此表格應該在上小學時繳交影本給學校,並妥善收好直到成年為止。對於嬰幼兒的疫苗接種,則會有不同的時程表,必須按時接種,才能夠達到應有的效果;如果漏打疫苗,疫苗的保護效果就會大為減少

孩童接種疫苗的時間多集中在出生後24個月內,有些疫苗則需要間隔一段時間,再接種第2劑或第3劑。孩子除了於出生滿6個月後,每年都要施打流感疫苗(Influenza)外,也可請小兒科醫師協助你做好其他疫苗接種事宜。

接種時間表

接種時間表

下面列舉兒童應接受的疫苗注射時間表與疫苗的說明:

出生24小時內

出生滿1個月:

  • B型肝炎疫苗:應施打第2劑

出生滿2個月:

出生滿4個月:

  • 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應施打第2劑
  • 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b型嗜血桿菌及不活化小兒麻痺五合一疫苗(DTaP-Hib-IPV):須接種第2劑

出生滿5個月:

  • 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 vaccine):施打1劑即可

出生滿6個月:

  • B型肝炎疫苗:須接種第3劑
  • 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b型嗜血桿菌及不活化小兒麻痺五合一疫苗:應接種第3劑
圖

出生滿6個月~12個月

  • 流感疫苗(Influenza):由於寶寶是第1次施打,建議於出生滿6個月~12個月接種第1劑,隔4週後再施打第2劑。

出生滿12個月

  • 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 MMR):須接種第1劑
  • 水痘疫苗(Varicella):應施打1劑(出生滿4~6歲可自費接種第2劑)

出生滿12~15個月

  • 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應接種第3劑
  • A型肝炎疫苗:須施打第1劑

出生滿15個月

出生滿18個月

  • 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b型嗜血桿菌及不活化小兒麻痺五合一疫苗:須施打第4劑
  • 出生滿18~21個月
  • A型肝炎疫苗:應施打第2劑(與第1劑須間隔至少6個月)

出生滿1~2歲

  • 流感疫苗:建議接種1劑(初次接種者則須間隔4週施打第2劑)

出生滿2歲3個月

  • 日本腦炎疫苗:應施打第2劑(與第1劑須至少間隔12個月)
  • 流感疫苗:建議接種1劑(初次接種者則須間隔4週施打第2劑)

出生滿2~3歲

  • 流感疫苗:建議接種1劑(初次接種者則須間隔4週施打第2劑)

出生滿3~4歲

  • 流感疫苗:建議接種1劑(初次接種者則須間隔4週施打第2劑)

出生滿4~5歲

  • 流感疫苗:建議接種1劑(初次接種者則須間隔4週施打第2劑)

出生滿5~6歲

  • 流感疫苗:建議接種1劑(初次接種者則須間隔4週施打第2劑)

出生滿5歲~入國小前

  • 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及不活化小兒麻痺混合疫苗:須施打1劑
  • 日本腦炎疫苗:若前2劑接種的是不活化日本腦炎疫苗,則須再施打1劑活性減毒疫苗(與前1劑的施打時間須間隔至少12個月)
  • 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應接種第2劑

自費疫苗有哪些?

1. 口服輪狀病毒

  • 作用:輪狀病毒會引起嘔吐、水瀉、發燒、腹痛、食慾不振、甚或脫水,接種疫苗可減少感染機率。
  • 施打時程:有分 2 劑型或 3 劑型。出生滿 6 週至 24 週第 1 劑,隔 4 週施打下 1 劑。
  • 特別的副作用:腹瀉。

2. 水痘疫苗第 2 劑

  • 作用:可以減輕感染時的嚴重程度。
  • 施打時程:第二劑需自費,可在出生滿 4 歲至 6 歲施打。

3. 13 價肺炎鏈球菌疫苗

  • 作用:肺炎鏈球菌可能會引發嚴重的肺炎,還有敗血症等併發症
  • 施打時程:滿 12-15 個月可自費施打第 3 劑。

4. A型肝炎疫苗(2017 年前出生)

  • 作用: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是飛沫傳染疾病,會出現發燒、頭痛、起疹子等症狀,嚴重的話可能會有肺炎、腦炎等併發症。
  • 施打時程:出生滿 12 個月、1 歲半(2 劑需相隔 6 個月)

5. 腸病毒 71 型疫苗(2023 年新增)

  • 作用:預防感染會造成重症的腸病毒 71 型;減輕感染後的症狀。
  • 施打時程:國光/安特羅生技共需施打兩劑,需間隔 28 天。高端則以 2 歲為分界點,2 個月以上至 2 歲嬰幼兒打 3 劑、2 歲至 6 歲兒童共施打 2 劑。前 2 劑需間隔 2 個月,第 3 劑需與第 1 劑間隔 12 個月。


已上內容為網路截錄,文中所提之內容,無任何商業用圖,謹供參閱使用。

avatar-img
言爸的沙龍
74會員
105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言爸,歡迎加入我的沙龍,有空分享一些寶寶生長過程,研究如何賺點寶寶奶粉錢及有趣的人事物,期待大家一起分享交流討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言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又到了上傳寶寶可愛的模樣,看了就微微笑。 睡的嘴開開的。 看到可愛的模樣真的ㄧ整天心情會很好。 側睡也很可愛, 特別安靜,媽媽剛好可以休息一下, 有練過的喔,劈腿畫面,看了就想笑。 招財貓手勢,可愛吧。
一般來說,寶寶出生後6個月就可以開始餵輔食了,如果有了下面的表現,也表示可以給寶寶餵輔食。 1. 寶寶的頸能夠靈活轉動 2. 爸爸媽媽只需稍微扶著寶寶,他就能坐穩 3. 看到大人吃東西,寶寶也表現出很想吃的樣子,把吃的東西給他看就會張嘴。 適合寶寶的輔食 第一種輔食食物推薦:嬰兒米粉(即糊
寶寶可愛的睡姿,醒了很好動,睡著又很可愛 腳🦶真的很多動作, 真怕腳受傷, 看到可愛的畫面,心🫀情真的很抒壓, 寶寶要健健康康長大。
第一次坐安全坐椅的模樣, 第一次坐很乖,一直到處看沒哭, 萌萌的, 第一次帶口罩也好可愛喔, 沒哭,可是口罩裡都是口水, 寶寶應該很好奇,為什麼要帶口罩, 看了都不知,要說什麼, 這是什麼睡姿,真怕寶寶身體受傷啊🤕️
好久沒傳寶寶的動態了, 好有活力的🦶, 看到寶寶就有無限的感動, 會趴會抬頭了,看寶寶慢慢長大, 無名的幸福感。
寶寶從出生到成長會經歷幾個重要階段,為了祈求寶寶順利長大,因而發展出許多「成長禮俗」,收涎,是其中之一。   寶寶滿四個月的那一天,古俗上要進行「收涎」儀禮,也有人說「做四月日」,意思是收起寶寶的口水,為寶寶解決流口水的毛病,希望孩子快快長大。 傳統收涎習俗,要準備哪些東西? 【婆家準備用品
又到了上傳寶寶可愛的模樣,看了就微微笑。 睡的嘴開開的。 看到可愛的模樣真的ㄧ整天心情會很好。 側睡也很可愛, 特別安靜,媽媽剛好可以休息一下, 有練過的喔,劈腿畫面,看了就想笑。 招財貓手勢,可愛吧。
一般來說,寶寶出生後6個月就可以開始餵輔食了,如果有了下面的表現,也表示可以給寶寶餵輔食。 1. 寶寶的頸能夠靈活轉動 2. 爸爸媽媽只需稍微扶著寶寶,他就能坐穩 3. 看到大人吃東西,寶寶也表現出很想吃的樣子,把吃的東西給他看就會張嘴。 適合寶寶的輔食 第一種輔食食物推薦:嬰兒米粉(即糊
寶寶可愛的睡姿,醒了很好動,睡著又很可愛 腳🦶真的很多動作, 真怕腳受傷, 看到可愛的畫面,心🫀情真的很抒壓, 寶寶要健健康康長大。
第一次坐安全坐椅的模樣, 第一次坐很乖,一直到處看沒哭, 萌萌的, 第一次帶口罩也好可愛喔, 沒哭,可是口罩裡都是口水, 寶寶應該很好奇,為什麼要帶口罩, 看了都不知,要說什麼, 這是什麼睡姿,真怕寶寶身體受傷啊🤕️
好久沒傳寶寶的動態了, 好有活力的🦶, 看到寶寶就有無限的感動, 會趴會抬頭了,看寶寶慢慢長大, 無名的幸福感。
寶寶從出生到成長會經歷幾個重要階段,為了祈求寶寶順利長大,因而發展出許多「成長禮俗」,收涎,是其中之一。   寶寶滿四個月的那一天,古俗上要進行「收涎」儀禮,也有人說「做四月日」,意思是收起寶寶的口水,為寶寶解決流口水的毛病,希望孩子快快長大。 傳統收涎習俗,要準備哪些東西? 【婆家準備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