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修行「卡住」的關鍵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一般人對於我們內心的運作,其實不清楚,將內心的運作區分清楚是提高有效修持的關鍵。

我們都具有覺性,但同時也都會思維,讓我們解脫不了的真正原因是我們的思維。就我個人的感覺:思維作用發生在腦,而覺察作用在心。所以每當胡思亂想的很累之後,我們會發現腦部不想再轉,但心是很清楚的。佛法修行的第一步,就是要將我們的思維與覺性分開,如果能清楚的分開思維與覺性,證悟其實不太難。當我們見到一盤好吃的炒麵,一開始是覺性感知到,之後思維開始運作,因為他們二個是靠得如此近,以致於我們很難將他們分開。所以必須利用佛陀所教的方法,才能有效地將他們分開。比如小乘教法的〈四念處〉,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訓練我們要保持覺知。練習的時間一久,很容易就能將覺性與思維區分開來。就如同要榨出芝麻油一般,必須經過多次的壓榨、過濾,才能得到純正的芝麻油。佛法的修持也是如此,經過反覆的練習之後,我們可以提煉出精純而不參雜一絲絲思維的覺性。此時只有覺性的狀態,也就是我一再提及「無念而覺醒」的狀態。

無念而覺醒的狀態在修行者的覺受是什麼呢?就是「看見自心為空」--修行者很清楚地看見自己的心是空蕩蕩的,一點東西也沒有。以其他乘的修法來修持,要修持多久才能清楚見到自心為空,我不知道,因為我沒有修過。但是以金剛乘的修法來說,最遲三個月內就可以達成「看見自心為空」的覺受,只要我們如理如法的實修--首先對眾生要生起悲心,之後虔誠的祈禱上師加持,接著老實根據儀軌來觀修。

如果我們在修持這麼多年之後,對於無念而覺醒的狀態,我們一點經驗都沒有,我們仍舊無法區分出覺性與思維的差異,這只能說明一件事情,我們的修持出了問題,我們努力錯方向了!縱使我們能在蒲團上坐上24小時,也無法幫助我們解脫,對於臨終能否解脫也不會有把握。因為我們能否解脫的關鍵是在於:有沒有認識自己的心性與對心性的認識是否熟練,並非是能安住或是禪定多久。在認識心性之前,必須先能看見自心為空,能區分覺性與思維。如果至今對於覺性與思維還不能區分的師兄,我真誠建議您要去修持前行儀軌,特別是金剛薩埵修誦,如果您能實實在在地去觀修,三個月內肯定能區分覺性與思維。

這是一本關於佛法的著作,特別是關於認識心性教法的著作,包括從禪宗、淨土宗、密宗等等諸多教派觀點切入來學習心性的修持,閱讀此書你將能了解認識心性是如此簡單,連許多上師都未必知道的秘密都在本書之中揭露無遺,是冀望獲得即身成就之佛法修行者必讀之書,十分殊勝可貴,望有緣讀者珍之重之,也願有緣讀者能因此認識自己本來的面目!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