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

含有「佛法」共 1412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對事不對人:多視角下的再詮釋 某日聽到這句經典的話—「對事不對人」,心中炸起了靈感,所以開始出手,自己跟自己辯論起來... 世間人常掛在嘴邊這句話,聽起來公允、理智,彷彿能解決衝突、維護和諧。 然而,若我們細細追問: 到底什麼是「事」?什麼是「人」?又是誰在決定「對事」還是「對人」? 若僅止於
Thumbnail
「愛我執」這個概念,在佛法中主要與「煩惱」和「無我」這兩個核心主題相關。 煩惱 (Kleshas): 佛法認為,痛苦的根源是各種煩惱,而「愛我執」是其中最根本、最強烈的煩惱之一。它指的是對自我的「我」產生貪愛、執著,認為有一個恆常不變的實體存在,並以這個「我」為中心,追求快樂、逃避痛苦。這種強烈的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對於參公案比較常見的認知有:一、參公案跟參話頭不一樣;二、參公案不能用意識心;三、公案有答案皆是錯誤。如果有人問圓曉禪師:「什麼是公案?」圓曉禪師:「雨過天晴才正要穿雨衣。」
你知道母乳是母親的血化成的嗎?本文深入探討母乳哺育與父母恩情的深遠意義,並結合佛經故事與修行體悟,闡述如何透過唸佛迴向、超渡法會等方式報答父母恩德,並提及虛雲老和尚朝山報恩的感人故事。文章並宣傳2025年9月24日觀音山全球資訊網舉辦的大乘《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暨煙供施食超薦度亡法會。
Thumbnail
本文探討如何改善財運,並介紹觀音山2025年9月16日龍王供養祈福法會,藉由供養龍王、佈施等方式,祈求財富、健康、平安等福報。文中引用佛經論述龍王與財運的關係,並提供相關法門,希望能幫助讀者改善財運,開啟人生新篇章。
Thumbnail
引言 佛陀教導,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 其中「愛別離」與「求不得」最貼近我們今天的主題——愛而不得的苦。 人們追求心中甜蜜的愛戀,往往陷入幻想與執著,當現實無法滿足期望時,痛苦如刀,切割心靈。這就是佛法所說的「苦」——不是外界造成,而是心執所生。 [暗戀萌芽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