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雅欽哲利美傳承

白雅欽哲利美傳承

7 位追蹤者
我是一位中醫師,2011年開始實修佛法,15年時大恩上師 白雅祖古仁波切 持明 蔣揚索朗旺波尊者於法會中慈悲賜予直指,因而認識自性。經過一段時間聞思修後,我領悟了佛法的修持原理與開悟的關鍵,為了幫助更多修行者認識自性,於是將自己的經驗寫成文章。願見聞者因此早日認識自性,永斷輪迴,成就佛道。
這是一本關於佛法的著作,特別是關於認識心性教法的著作,包括從禪宗、淨土宗、密宗等等諸多教派觀點切入來學習心性的修持,閱讀此書你將能了解認識心性是如此簡單,連許多上師都未必知道的秘密都在本書之中揭露無遺,是冀望獲得即身成就之佛法修行者必讀之書,十分殊勝可貴,望有緣讀者珍之重之,也願有緣讀者能因此認識自己本來的面目!
由新到舊
受生中陰指引誦文指引﹝一﹞ 善男子啊!一心諦聽,瞭解其意,並謹記在心。地獄眾生、天神和中陰身都是化生的。當寂靜與忿怒尊在法性中陰出現時,你沒有認知他們,所以你在四天半之後因畏懼而昏厥。但你一恢復知覺,意識會變得清晰,並且顯現出和你前世之身相似的意生身。密續這麼說: 受生中陰意生身,形如前身未來身, 六根具足通
2024-02-06
0
法性中陰指引誦文指引﹝一﹞ 善男子○○○啊!一心諦聽。中陰有六個狀態:此生中陰、睡夢中陰、禪定中陰、臨終中陰、法性中陰與受生中陰。善男子啊!你將經歷臨終中陰、法性中陰與受生中陰這三個狀態。臨終中陰為三者之首,其法性明光到昨天還在顯現,但是你沒有認知它,所以必須流浪至今。現在你將經驗法性中陰和受生中陰,所以聆聽以下
2024-02-06
0
臨終中陰指引誦文指引﹝一﹞ 善男子(若亡者為女性,則稱善女子,以下皆同)○○○啊!現在是你尋找解脫道路的時刻來臨了!一旦你的呼吸停止,你的上師曾經對你指引過,所謂第一中陰的基礎明光就會出現,這是法性。它如同虛空般開放空曠,是明亮的空,是沒有中央或邊界的清淨心性。認知法性吧!在法性中休息,我會繼續指引你。  
2024-02-06
0
關於《中陰聞教大解脫指引誦文集》蓮花生大士如是云:對於《中陰聞教大解脫》應抓牢不放,應修得圓熟,大聲讀誦,正確牢記,一天應修法三次,缺一不可。心中應明瞭經文的意義,即使有一百位劊子手追趕,也不應忘記經文和其意義。 既然此教法名為《中陰聞教大解脫》,所以即使是犯了五逆重罪的惡人,聽聞此法也必然立即得到解脫。因此,應在大眾之中朗誦,
2024-02-06
0
月輪觀禪修法上一次談到要體驗無念的方式有二種,一種是被動式的默照禪,另一種則是主動式的觀想止念法。恰巧今天是農曆10月15日下元節,我們就來學習一個佛陀所教的月輪觀禪修法,它出自於《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一、經典依據 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發菩提心品》中,文殊菩薩問:「世尊!心無形相亦無住處,凡夫行者最初
2023-11-27
2
進階修持:《上師地藏菩薩修誦》皈依發心文 殊勝上師三寶尊,直至證悟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為利有情願成佛。 (3遍) 願諸有情具足樂,遠離一切諸痛苦, 恆久不離諸安樂,願住諸法平等心。 觀想對面虛空中有八隻雄獅所抬舉的寶座,寶座上有一朵白色的蓮花,蓮花上有日月輪,月輪上有大恩根本上師 持明 蔣揚索朗旺波尊者,大恩上
2023-11-25
2
初階修持:《地藏菩薩滿願儀軌》《發菩提心與祈請加持》 為了一切如母有情眾生能夠遠離苦因及苦果,獲得暫時的安樂與究竟的圓滿佛陀果位,所以我要修持佛法,祈請三寶加持我的修持能夠成功。 《佛陀所說發心文》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2023-11-25
0
修誦地藏菩薩聖號之功德利益欲使自身信心增長,應熟讀修誦菩薩聖號功德之經文。 《地藏菩薩本願經‧見聞利益品》偈頌 吾觀地藏威神力,恆河沙劫說難盡, 見聞瞻禮一念間,利益人天無量事。 若男若女若龍神,報盡應當墮惡道, 至心歸依大士身,壽命轉增除罪障。 少失父母恩愛者,未知魂神在何趣, 兄弟姊妹及諸親,生長以來皆不識
2023-11-25
0
前言在《地藏菩薩本願經‧見聞利益品第十二》中,佛陀說:「是地藏菩薩,於閻浮提有大因緣,若說於諸眾生,見聞利益等事,百千劫中,說不能盡。」 又說:「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發廣大慈心,救度一切眾生者,欲修無上菩提者,欲出離三界者。是諸人等,見地藏形像,及聞名者,至心歸依,或以香華、衣服、寶貝、飲食,
2023-11-25
0
佛法修行的原理【非常重要,一定要讀】「知道要修行很重要,但知道如何修行更重要。」--藏地諺語 一、為什麼要知道佛法的修行原理 現在資訊的獲得十分便利,只要上網就可以輕輕鬆鬆得到許多關於如何修持佛法的開示,特別是那些具有一定聲望的上師的言教,但仔細閱讀之後,我們經常可以發現這些言論似乎互相矛盾,不僅僅是甲跟乙矛盾,就連甲跟甲自己互相
2023-11-25
2
修行不能捨棄方便佛法的修持必須具足智慧與方便,捨棄其中一種我們都無法達到證悟。 「諸法無常、諸法性空、諸法虛幻」這些是理解事物本貌的智慧,要實證這個智慧必須依靠方便。 所謂的方便就是方法,方法如同交通工具,缺乏交通工具我們無法到達目的地。因此,即使經過聞思,我們已經理解了諸法都是無常、性空、虛幻,我們依然必須依
2023-11-23
2
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修持的研究在《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中描述觀世音菩薩是如此修持而進入三摩地的: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 若是根據筆者自己的理解與經驗,這一段經文有些字
2023-11-21
2
諸法緣起性空:一切佛法之心髓「諸法從緣起,如來說是因;彼法因緣盡,是大沙門說」幾乎所有學習佛法者都曾聽過的偈頌,這偈頌雖然只有短短十六字,卻是一切佛法的核心,若能真正理解此偈頌,也能知道《法華經》所言的一乘法門(最上乘法門)的修持方法。 何謂「法」?許多學佛者都將法當成「方法」講,但這裡的法並非是指方法而是指一切事物,包括了
2023-11-21
0
略說天台宗之一心三觀天台宗一心三觀分別為:假觀、空觀、中觀。 我們應當了知,無論所謂的外在世界或內心世界都是由一連串的感受所建立而成,這可以從入睡時的夢境得到證明:在作夢時,我們會覺得夢中的一切都是真實的,但醒來之後才會發現夢中所謂的真實,其實只是一連串的影像與聲音等感受所構成的,並沒有真實的存在。同理可證,我們所謂
2023-11-21
0
從三法印談修行三法印是指: 諸行無常 諸法無我 涅槃寂靜 雖然只有12個字,卻是佛法的最主要核心,其他大乘教法也是由此展開出來的。諸行無常的「行」,是指業行,簡單說就是自己因為過去的行為而產生的後果,這個後果就是我們目前的一切感受,當下顯現的境界。「諸法」與諸行也是相同的意思,只是諸法著重強調當下的顯現,而諸
2023-11-21
0
受隨念自解脫:幻觀三摩地一、幻觀修行的介紹 一般說來,佛陀的修證方法大抵可分成二類,一類屬於觀念修正,一類則是屬於直接體驗。以斷除煩惱的力量而言,直接體驗的方式是最具威力的,但是因為直接體驗必須具備多項的要求,比如必須依止一位已經證悟的上師,對他生起如佛一般的強烈虔敬心,或是對一切受苦有情眾生生起如自己受苦一般的強烈慈悲
2023-11-21
0
有情眾生的八識與本覺:唯識學的真正內涵八識學說是唯識宗內涵的主要核心,若以本覺來說的話,八識都屬於本覺的明分,我們知道本覺是明空無二,是本質為空的覺知,所以唯識宗所說的八識其實是覺知處在不同的狀態。 先說八識,若以夢境為證,可以知道並沒有前六識,而是只有第六識,換句話說,八識其實只有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一般都說,第六識的作用是了知
2023-11-21
0
成就五要素:三種助緣與二種修法成就五要素,又稱成就五要點,分為三種助緣與二種修法。 三種助緣是: 1. 欲求證悟成佛之心。 2. 對證悟者生起虔誠與信心。 3. 對未證悟者生起慈悲心。 二種修法是: 1. 反觀自心:認識自心本來面目。 2. 平等捨心:於一切對境,不起分別、愛惡、取捨。 凡修持佛法者,無論哪一種宗
2023-11-21
0
中觀他空派之見解:如來藏觀心不得其體性,無觀明覺無礙顯, 明空本來無分別,故名光明如來藏。 這是有現代密勒日巴美名的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對中觀他空派見地的解說。這是什麼意思呢?下面我們逐句來解釋。 觀心不得其體性 這句話是說當我們觀察自己的心時,是找不到心的本體,也就是心的本質是不存在的。這是一個修法,稱為反觀自心
2023-11-21
0
《金剛經》與《心經》之無二要義《金剛經》與《心經》同屬於般若波羅密多經,雖然都是在闡述般若的修行法門,但卻有些許的「不同」,不同之處在於,《金剛經》說明「現象是虛幻的」,《心經》說明「現象的本質是空的」。 《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裡的「如來」是指真正的佛,也就是自己的本來面目、自心本性。
2023-11-21
0
上師沒有教的事密宗無上瑜伽的本尊儀軌都會有二個主要部分,一個是生起次第,另一個是圓滿次第;換句話說,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是任何一個無上瑜伽本尊儀軌必定具有的組成結構。一般傳法的上師們通常不會跟弟子解釋這些佛法知識,當然也很有可能是傳法的上師自己也根本不清楚,然而了解為何無上瑜伽的本尊儀軌是由這兩個部分組成?為何生起
2023-11-21
0
法性與法相首先,我們必須先了解什麼是佛法中所謂的「法」?若是以人道有情眾生的觀點而言,一個人的日常生活無非由二種世界所組成,一個是外在的世界,一個是內在的世界。外在的世界是透過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舌頭、皮膚所感受到的部分,而內在的世界只能藉由心來感受;換句話說,外在的世界就是一般人所謂的客觀世界,而內在世
2023-11-21
0
佛法精要問答頂禮大恩上師與一切證悟者! 我,仁巴絨波,在大恩根本上師 最勝持明者 白雅仁波切 蔣揚索朗旺波尊者座下,由於上師無量的慈悲給予直指心性,因而我認識了自己的本來面目。現在我將根據自己的修行體會,用問答的方式將佛法的精要整理成文,願此文能利益後來有志於今生獲得開悟者。   問:什麼是佛? 答:佛
2023-11-21
0
佛法的核心:認識自心本性認識自己心的本性,也就是認識自己的本來面目,是佛陀所宣講八萬四千等等無量法門的唯一目的,也是佛法中的唯一重點。 對於所有的人而言,在安靜下來的時候,我們總會有一種感覺:「自己有一顆心,而且這顆心是不會改變的。」【註一】可是當我們真正去觀察的時候,卻發現自己內心的感受與想法是一直不斷在變化的,這樣的
2023-11-21
0
反觀自心:開悟前的最後一步大圓滿成就者 祖古烏金仁波切在《彩虹丹青》的〈中陰〉一章曾經教授過一個修法,這也是仁巴絨波我最喜歡的段落之一,仁波切說:「永遠都要記得,要以皈依和生起利益一切眾生的菩提心作為修持佛法的開始。至於修持主要的部份,是觀想自己就是本尊,這稱為生起次第;之後溫和地看著:『是誰在觀想?是誰想像這一切?』當下找
2023-11-21
1
金剛乘無上瑜伽的修行原理:生圓二次第的作用在所有佛法的修持中,不管是顯宗還是密宗,最初的目標就只有一個--平息妄念;只要妄念平息之後,即使外在形式不同,但大家之後的修持內涵都是一樣的,就是在無念之中去認識心的真實樣貌;認識到了就稱之為開悟,或是明心見性。 因為每個眾生的妄念種類與強度不同,於是慈悲的佛陀便宣說了八萬四千法門,而在所有平息妄
2023-11-21
0
密宗修誦的善巧:融合諸多方便於一爐一、前言 雖然禪宗的見地是佛的見地,但只是了解見地而沒有實際體驗,這對於我們而言幫助並不大,特別是在逆境出現的時候,我們很容易會對這些見地喪失信心而淪為凡夫困窘的狀態,所以修行是十分重要的。藉由修行我們才能讓見地在內心裡紮根,也才能持續增強對見地的信心,甚至與見地融為一體。有這樣堅固的信心,無論我
2023-11-21
0
一部被遺忘在漢地的大圓滿經典:勸讀《圓覺經》一、《圓覺經》的殊勝之處 當漢地學習大圓滿的修行人如飢似渴地向藏地的高僧大德求法時,卻不知道早在中國古代的唐朝時期就已經翻譯出了一部大圓滿的經典--《圓覺經》,而且經當時的高僧大德研究推廣,曾經盛行一時。 《圓覺經》全名為《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由於這部經的內容實在超凡脫俗,不同於一般常見的
2023-11-20
2
我所理解的大圓滿法「大圓滿法」被藏傳佛教,特別是寧瑪派,認為是佛陀所有的教授中最高深的佛法,不能被輕易傳授,而且必須被保密。以我淺薄修持的經驗來說,對於這樣的觀點,我認為這種說法既是對的,也是不對的。對的原因是因為相較一般世間的觀點,大圓滿的見地才是究竟的;不對的原因,是這樣的見地與修法,不僅僅是存在寧瑪派自認為的大
2023-11-20
0
大恩上師 持明蔣揚索朗旺波尊者的神奇事蹟一、親身見聞 上師的等待 這件事是我太太她的親身體驗。 某一年春天,大恩上師來到台中弘法,起初我們是請上師來家裡用餐,但是因為父母親發心不清淨的緣故,所以當天並沒有如願見到仁波切,而是要幾天後仁波切才能來。在確定了仁波切要來的時間後,母親不知何故,多次勸阻太太當天不用特地從上班的診所趕回來
2023-11-20
1
如何認識心性很多修行者認為要認識心性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但事實上並沒有那麼困難,心性它就是我們自身的真正樣貌,而且我們時刻刻都在使用它;或許正因為它大簡單了,讓我們太習以為常了,反而不容易認出它來,這就像我們呼吸空氣或是心臟跳動一樣,在我們身體健康的時候,如果沒仔細去留意,我們很難察覺到自己在呼吸,或是自己的心
2023-11-20
0
開悟(明心見性)的原理與方法一、學佛修持的目的 佛法修持最重要的目標就是明心見性,也就是俗稱的開悟。在談到開悟之前,我們必須了解什麼是佛法。佛法可以簡單說就是佛陀所教導的方法,那佛陀到底教了什麼方法呢?據說佛陀教了八萬四千法門,也就是八萬四千種方法,而這些方法的最終目的就只有一個,幫助我們像佛陀一樣證悟成佛。 二、成佛的真
2023-11-20
1
慢慢走,快快到很多時候,我們都喜歡自以為聰明,認為自己根器很好,可以繞過自己認為不需要的步驟,比如前行,卻不知道這麼做的下場,不但沒有讓自己更快到達目的地,反而從真正快速的通道中岔了出去,自己卻一點也不知道,甚至沾沾自喜自己的聰明,最終只能一事無成、白費力氣收場,因此踏實是一種難能可貴的特質,對於修持佛法想要解脫
2023-11-19
3
六祖惠能大師的證悟過程在禪宗五祖弘忍大師想將禪宗的衣缽交給門下弟子時,規定他們要呈上一首偈頌來表達自己的修持體悟,神秀大師做了這樣的偈文: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之後惠能大師做了與神秀相反的偈文,否定了他的見解: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五祖在看完惠能
2023-11-19
0
我們修行「卡住」的關鍵一般人對於我們內心的運作,其實不清楚,將內心的運作區分清楚是提高有效修持的關鍵。 我們都具有覺性,但同時也都會思維,讓我們解脫不了的真正原因是我們的思維。就我個人的感覺:思維作用發生在腦,而覺察作用在心。所以每當胡思亂想的很累之後,我們會發現腦部不想再轉,但心是很清楚的。佛法修行的第一步,就是要將
2023-11-19
0
禪宗的參話頭「參話頭」是禪宗後來才發展出來的修行方便。 起初我不並能理解參話頭與證悟有什麼關係,但是在領悟金山活佛念「誰念南無阿彌陀佛」之後,才知道原來多數人對於參話頭的認識都是錯誤的。 很多禪宗的修行者會將參話頭理解成「想話頭」,比如禪宗最常用的一句話頭是「念佛者是誰」,很多人都是拼命去想、去思維這句話的
2023-11-19
0
總複習︰直到圓滿我們今天要將之前的所學習的內容,做一下總結。 一、見地 我們必須相信自己本具佛性,打從一開始我們的本性就是圓滿的,不僅如此,我們所感受到的一切顯像的本質也是圓滿的,換句話說,生活中的一切本來就是圓滿的、沒有缺陷、沒有闕漏的。唯一的問題是我們迷惑了(無明),我們沒有認出這一切的本質,因此我們會覺得
2023-11-19
0
看入虛空放鬆禪修法我們要學習大恩上師白雅祖古仁波切透過一張照片所傳授的殊勝教法,我把它命名為〈看入虛空放鬆禪修法〉,這個修法很重要,在對心性的狀態掌握純熟之後,基本上在座上修持時就是用這個方法來護持的。 有去H師兄家裡參加薈供的師兄,都應該知道在H師兄家一樓以及佛堂的壇城前,都放有一張大恩上師的法照。據說這張法照是
2023-11-19
0
「煩惱即菩提」的實修法在談這個主題之前,我們先看一則大家耳熟能詳的禪宗公案。 當初禪宗二祖慧可大師,還是叫神光和尚的時候,因為內心極度不安,所以聽到有人談論西來東土的達摩祖師,於是千里迢迢的去向達摩祖師求法,為了表示自己求法的決心,他割下了一隻手臂以示證明。達摩祖師見神光和尚求法之心如此堅定,於是答應傳法給他,並將神光
2023-11-19
0
修行的次第今天我們講修行的次第。這裡的修行次第不是指出離心、菩提心、證悟空性的智慧,而是指座上修持的次第,特別是修行中內心應該要有的變化。如果不清楚一次有效的座上修行,內心應該出現哪些變化,我們的修行很容易變成敷衍了事;久而久之,修行會變成一種枯燥無味的行為,最後我們就會放棄,因為實在太無聊了。 所有佛法的
2023-11-19
1
念佛成佛法為了幫助大家有證悟成佛的機會,我將介紹給大家,由金山活佛所傳,如何依靠念「南無阿彌陀佛」即身證悟成佛的法門。如果家中有長輩喜歡念佛的也可以教他!這個法門跟大圓滿一樣殊勝,一樣可以快速成佛! 開始先坐在座墊上或是椅子上,背要挺直,然後依照下面的〈發菩提心與祈請上師加持文〉來觀修: 首先觀想對面虛空
2023-11-18
0
如何開悟(二)在進入學習之前,我們必須先發菩提心、祈請上師加持。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大成就者祖古烏金仁波切曾說:「要在認識心性的修持有所進展,對證悟者生起信心和虔誠,且對未證悟者生起悲心,是極為重要的」因此如果我們在當下能發起真實無偽的慈悲心,對證悟成佛的上師生起信心,就可以馬上提高我們的覺性智慧,這樣可以很輕鬆理
2023-11-18
2
如何開悟(一)首先,看著你的手機。 接著閉上眼睛3秒鐘。 好,請張開眼睛。 請問:當你看著手機的時候,你知不知道你看見手機了?當你閉上眼睛的時候,你知不知道你看不見手機呢? 如果你沒有睡著的話,你應該會回答:知道。 不管是在張開眼睛,還是閉上眼睛,你都會知道。這個「知道」就是本覺,本具的覺醒性。現在你已
2023-11-18
0
放鬆不散亂的禪修:從無念而覺醒說起放鬆不散亂的禪修,可以讓我們達到無念而覺醒的狀態。「無念」指的是心中沒有念頭、是空的,而「覺醒」則是清楚了知的、是明的,所以是空而明的狀態,但這不是明空不二的狀態。無念而覺醒與阿賴耶識是相反的,阿賴耶識是無念但也無覺醒,換句話說就是無明,也就是愚痴。 對於初學者而言,一般很難體會什麼叫做放鬆不散亂
2023-11-18
0
藏在《心經》中的〈般若觀心法〉觀世音菩薩在《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中曾經傳授了一個法門,我將它稱之為〈觀世音菩薩般若觀心法〉,簡稱〈般若觀心法〉。這個方法是開悟的重要方法,可惜多數人並不清楚,他們在研究心經時總是著重在「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這些字句上的討論,而這些都是觀世音菩薩他照見之後的覺受,我們與觀世音菩薩的境界相差太遠了,所以
2023-11-18
0
大圓滿禪定與世間禪定的差異大圓滿禪定與世間禪定最大不同之處,在於世間禪定是有一個參考點的--縱使它的參考點很微細,因此世間禪定是專注而不散亂;而大圓滿禪定是無參考點、是完全開放的,因此是放鬆而不散亂。世間禪定無法在動中修持,因為心的力量是止息的;而大圓滿的禪定是動靜皆可,心的力量是展現的,因此能夠利益眾生。對於一個大圓滿的瑜
2023-11-18
0
從「自我」說起對於一般人而言,「自我」是真實存在的;對於學習過佛法,以思維推理方式了知「自我」是不存在的人,自我存在的感受仍然存在;對於已經實際認識心性,在座下日常生活中的我,依然有一個自我存在的感覺。 為什麼自我明明是不存在的,內心卻一直有自我存在的感覺?這個問題很困擾我。在經過較長時間的修持之後,我終於知道
2023-11-17
1
關於認識心性所謂心性就是指心的本性或是心的本質,如果我們能夠靜下來觀察自己的心時,會發現心裡有好多念頭或是感受來來去去,這些會變來變去的東西肯定不是心的本質,因為既然稱之為本質,當然是固定不變的。 我們可以試著找找看,看看自己的心有什麼東西是不會變的,如果你仔細去觀察的話,你可以發現你的心有一個地方是不會變的
2023-11-17
0
體驗心性最快速的方法在我閱讀許多偉大的成就者包括蓮師在內的教言中,都教導了這個方法,但是在我認識的密乘修行者中,似乎很少人知道這個認識心性的方法,所以我把它整理出來,希望將來可以讓無法得到具證上師直指心性的修行者能夠依此方式認識自心本性。 這裡所說的認識心性不是指思維理解層面的認識,而是直接能夠體驗心性的方法。在許多
2023-11-17
0
菩提心觀修精要:自他交換觀修一切有情所有罪與苦,隨息吸入盡融於自身, 觀想一切有情皆離苦;自身所具福德與善根, 隨息呼出融入諸有情,觀諸有情獲得無量樂。 首先觀想自己的右邊是父親,左邊是母親,後面是眷屬,前面是自己的冤親債主,四周則圍繞著六道一切如母有情眾生,他們皆是面向自己而坐。 再觀想,一切如母有情眾生所有的痛苦和
2023-11-17
0
出離心與慈悲心生起的訣竅一、生起出離心的訣竅 要生起出離心的關鍵要點是:「認出日常生活中的痛苦感受。」比如,我們走路跌倒了,造成膝蓋疼痛,我們必須認出並且告訴自己:「這是痛苦。」;又如喝水嗆到了,我們要認出這個痛苦的感受,並且告訴自己:「這是痛苦。」;再如自己感覺到很無聊的時候,我們應該察覺到無聊是一種不舒服的感覺,所以
2023-11-17
0
菩提心簡易觀修在相對的層次而言,菩提心分成二種,一是世俗菩提心,一是勝義菩提心,而世俗菩提心又分成兩個階段,一是願菩提心,一是行菩提心。在此我們所修持的是世俗菩提心,是由願菩提心開始修持。 一、同理心(平等心) 在修持菩提心之前,我們必須知道慈悲心是菩提心的基礎,而慈悲心的生起則必須奠基在同理心之上,所謂的同
2023-11-17
0
身語意三要點一、身要點:毘盧七支座。 最重要的是身體要直。身直則脈直,脈直則氣直,氣直則心直。 在非常直的心中,自然生出禪定,生出智慧,關鍵是自然放鬆。 雙腿金剛跏趺坐,或半跏趺坐也可以。 雙手結等持印(禪定印),或將雙手輕鬆放在膝蓋上(心性休息姿勢)。 脊椎打直。 兩肩寬鬆如鷹翅。 雙眼沿著鼻尖
2023-11-17
0
出離心簡易觀修一、輪迴是苦 首先,我們必須了解輪迴之中根本不存在真正的快樂,所謂的快樂都是暫時的,與我們遭受到的痛苦相比之下,只是比較不痛苦而已,並非是真實的快樂;在輪迴六道之中,即使是最快樂的天道,也並非能夠永遠快樂下去,由於天人在享樂的期間,是以放縱散亂的方式度日,因此並沒有造下任何善業,而過去所造下的惡業
2023-11-17
0
寫在修持之前佛法的修持主要分成二種:思惟修與安住修。思惟修,又稱之為觀察修,所以金剛乘儀軌中所有的觀想也包括在內。思惟修,顧名思義,就是必須去想,根據特定的內容來做思惟,在思惟之後我們內心會生起相應的感受,當相應的感受生起之後,我們就不再思惟,而是讓心靜靜地感受,這時候就是安住修。 一直到感受消失之後,我們開
2023-11-17
0
仁巴絨波的見修行果(一) 見是見到覺性為空, 修是放鬆不散亂, 行中尤重不散亂, 果是一切本來清淨、本來即圓滿。 (二) 清淨是清淨的,不清淨也是清淨的; 圓滿是圓滿的,不圓滿也是圓滿的; 一切覺受,本自清淨,本來即圓滿; 無須改變,順其自然,故稱大圓滿。 (三) 本來一切即圓滿,無須更改無須修
2023-11-17
0
關於《金剛經》四相所謂《金剛經》四相為: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只要能感受到相就意味著我們仍有執著,但這四種相的執著輕重並不同,嚴重程度為壽者相最厲害,其次為眾生相、人相、我相,而我相是一切執著的根本。 所謂壽者相是指,我們所感受的對境其實是一直在變化的,但我們卻執著他們不會變化,或認為他們可以存在一段時間是不
2023-11-17
0
最勝解脫之道大恩上師足下敬頂禮! 為使不忘此教誡,仁巴絨波勤書寫, 有緣之人仔細聽,此乃最勝解脫道。 吾人感受諸境相,無不生於自心間, 亦無不滅於自心,此乃細察可得知。 既知諸相皆自心,不迎不拒任生滅, 不取不捨得自在,不喜不懼真安樂, 恆於晝夜一切時,自然放鬆離散亂, 精進修習勿怠惰,境相滅盡
2023-11-17
0
圓覺經中的修持:成佛的根本修持《圓覺經》是藉由文殊菩薩等十二位菩薩向佛陀請問,於是佛陀宣說了成就如來果位的真實修行方式與如來的真實境界,乃至於若不能契入真實修行時應該如何修行。經中每一位菩薩所請問的核心要義,佛陀都在該問結束前以偈頌的方式做總結,因此可以說這十二個偈頌是整部經典義理的濃縮,在這十二首偈頌中又以前四個偈頌最為重要,
2023-11-17
0
修行取證四步驟我,仁巴絨波,在有限的修行生涯中,由於上師三寶的慈悲加持,越到死亡來臨的時刻,我發現其實真正的佛法修行是十分簡單的,它隨時隨地可以修行,沒有任何侷限,特別是根據《圓覺經》來說,真正成佛的法門就只有隨順覺知而已;隨順覺知若是轉換成藏傳佛教的說法,就是依止本覺來修行--自然放鬆,同時不要散亂。雖然隨順覺
2023-11-17
0
我思故我在法國近代的哲學家笛卡兒說:「我思,故我在」,他認為因為我能思維,所以我是存在的,有些上師認為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我卻以為對修行者而言是正確的,為何?因為從這句話可知,我的存在是因為有思維,所以去除思維就能證得無我。所以我說: 我思故我在,無思即無我, 更覺能覺者,覺空無二現, 常常不離此,真常樂
2023-11-17
0
談八識因為有些上師喜歡用八識來區分禪修中的覺受,但我發現他們談的內容很多都有問題,不盡然正確,甚至徒增困惑,所以我就簡單談談八識這個題目,這些內容除了參考過去的學習以外,主要是我根據自己的修行體會而得。 首先,八識學說的出現其實是從凡夫的觀點而來的,所以我們會發現前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是
2023-11-17
1
開悟的方法開悟的方法正如我之前所說,只有二種,一種是得到具證上師的直指,另一種則是反觀自心。反觀自心這個方法在許多佛經與高僧大德的開示中都可以看到,下面我將自己閱讀到的內容分享給大家: 一、祖古烏金仁波切《彩虹丹青》 在傳統大手印的修持中,心性是這樣被引介給弟子的。首先弟子會聽到上師說:「看著你的心!」這
2023-11-17
1
開悟其實沒有那麼難大恩上師白雅祖古仁波切蔣揚索朗旺波尊者祈請文 文殊真身上師攝受者,累世福德自在珍寶王, 利樂之源金剛總持尊,蔣揚索朗旺波前祈請, 祈請上師加持吾心續,恆時住於離念無造作, 從今直至證悟菩提間,願不分離至尊上師您, 恆享語密訣竅之甘露,自他二利任運圓滿成。  頂禮大恩上師與一切證悟者!
2023-11-17
1
從區分輪涅說起為了幫助有緣的師兄們能夠早日開悟,永離輪回幻苦,這裡我想從大圓滿的詞彙「區分輪涅」來談,我將簡單說明區分輪涅的實修意義與開悟的關係、區分輪涅的修持原理與方法。希望師兄們在理解這些內容之後,能夠腳踏實地的實修,這樣解脫也就不是什麼太困難的事情,乃至於還可以幫助到自己周遭的親朋好友,讓更多人獲得解脫,因
2023-11-17
0
談未開悟要如何即生成佛雖然說開悟並不是特別困難的事情,但實際上能真正開悟的修行者卻非常少,原因以前我已經說過很多次了,其實就是沒有腳踏實地的觀修,或是放錯修行重點,不知道自己在修什麼。 有些人修行了幾十年乃至窮極一生也未能開悟,那該怎麼辦呢?難道就此放棄嗎?答案當然不是,還是必須繼續修行下去,但修行的重點可以不用放在開
2023-11-17
0
談如何看見念頭為什麼修行者要學會看見自己的念頭呢?因為沒有看見自己心中的念頭,就意味著你已經喪失覺知,完全散亂在顯相之中,而散亂無覺知就是造成輪迴的根本原因,所以若是想要保持覺知,遠離散亂,就必須要能看見自己心中的念頭。更進一步來說,能看見自己心中的念頭,我們才有辦法去觀察念頭的生住異滅,也才有辦法去尋找能覺察念
2023-11-17
0
談止觀禪修許多上師在教導止觀禪修時,往往都是按照慣例先將止與觀分開講授,然後再告訴弟子要達到究竟的證悟必須止觀融合而修,我當時沒有實際修行,所以完全接受並牢記這種說法。隨著自己稍稍做點修持之後,雖然我修得不怎麼樣,也很容易散亂,卻覺得這種教導方式大有問題,它只是徒增弟子見地上的混亂而已。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
2023-11-17
0
談皈依三寶的重要在開始修持之前,我們總是以皈依三寶作為開始,為什麼要如此做呢?這麼做與不這麼做有什麼差異呢?底下我根據自己的體會來說明皈依三寶的重要性。 三寶,就是指佛、法、僧三者。何謂佛?這裡的佛不是某個各別的佛,比如阿彌陀佛,而是指圓滿覺悟的狀態,也就是無上正等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禪宗所說的本來面目,
2023-11-17
0
消除禪修障礙的方法倘若有禪宗修行者對以上的修行很感興趣,上座之後無法卻堅持修行,或是障礙重重。根據《圓覺經》佛陀的說法,這樣的人屬於業障深重者必須先行懺悔,所以可以先修持《禮佛大懺悔文》來減輕自己的業障,每天至少修持一座,一座可以禮佛懺悔100次,只要能夠堅持三年,圓滿禮佛懺悔十萬次,如此禪修的障礙必然大大減輕,這時
2023-11-16
2
禪宗修證次第與實修引導一、實修前須知 在每一次修法前,我們都必須念誦〈皈依文〉,也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要念3次。皈依三寶的意義就是依止真實的證悟來做修行,倘若我們沒有依靠真實的證悟來修行,就無法確定自己是否能夠到達真正的終點,因此一開始念誦〈皈依文〉是十分重要的。之後我們必須發菩提心,發了菩提心才能避免自己修
2023-11-16
0
禪宗被遺忘的開悟方法一、被遺忘的開悟法:反觀自心 禪宗原是能幫助凡夫頓悟無比殊勝的法門,但是從達磨祖師傳承到現在,修禪而開悟的行者卻是越來越少,究其原因這是因為長久發展下來,修行的方法不夠明確,對於開悟原理並不清楚所致。以方法而言,目前只剩下話頭禪與默照禪二個修持方法,若是仔細分析這二個修法會發現它們似乎是各自獨立,
2023-11-16
1
緣起   仁巴絨波 寫於202
2023-11-16
0
五、以實際儀軌觀修說明如何修持生圓二次第為了幫助讀者能更明白如何修持生圓二次第,我用自己的每日修持的儀軌《殊勝證悟道》中的〈金剛薩埵修誦〉來說明我當初是如何開始修持的。首先我會將所有的觀想內容與儀軌中的文句結合在一起,然後把它列印出來。字體要足夠大,這樣在修持的時候,就不需要移動身體,只需低眼就可以很輕鬆看清楚內容。底下是整個觀修的內容:
2023-11-16
0
四、如何利用生圓二次的修持達到開悟前面說過一再實修生圓二次第之後,我們處在無念而覺醒的狀態的時間會越來越久,直到能延續至某一個程度,我們就可以充分利用這段沒有念頭遮蔽的時間將自己的心看個一清二楚,獲得開悟。但事實上也不是非得要花這麼久的時間,如果我們對無念而覺醒的狀態有一定的穩定程度,其實當念頭或是情緒生起時,我們一定會知道,這時候
2023-11-16
0
三、生圓二次第要告訴我們什麼樣的事實當我們每天一再腳踏實地的實修生圓二次第之後,我們座間不散亂的時間也會逐漸延長,我們可以很輕易地認出自己是否已經散亂,同時也可以體會出生圓二次第要對我們闡述的事實,也就是《佛子行三十七頌》第二十二頌所言:「諸所顯現為自心,心體本離戲論邊」--一切事物的真實樣貌。 我們可以仔細回想,當我們開始修持生圓
2023-11-16
0
二、生圓二次第修行原理與作用在我們了解修持生圓二次第的主要目的是平息妄念之後,我們先談談一般人的心理狀態與習氣,了解這些有助於我們認識生圓二次第的教法設計原理。 絕大多數的人如果不經過修持會很難發現自己不容易安靜下來而是一直處於散亂的狀態,特別是在智慧手機的發明之後,讓現代人的散亂程度比起以往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在馬路上行走
2023-11-15
2
一、佛法修持的目的我們都知道修持佛法的目的是為了離苦得樂,獲得究竟的解脫。那什麼是解脫呢?是往生到極樂世界享樂嗎?事實上,從究竟的觀點來說,所謂真正的解脫,是從錯誤的認識中覺醒過來,讓我們回歸原本的狀態,並非往生到淨土,諸佛菩薩的淨土只是一個修行的方便而已。若想要回歸原本的狀態,第一步就必須先開悟--在禪宗稱之為明心
2023-11-15
0
我所領受的傳承下面我將介紹自己的傳承,這麼做目的只是讓讀者能對於我所寫的內容生起信心,並非有任何炫耀之意,但我的確對能在具有這樣殊勝傳承的上師跟前領受教法這件事,感到十分幸運與驕傲,畢竟並不是每一個金剛乘的弟子都能遇見如此具德同時也具證的上師。 據說末法時代要遇見具德的上師已經很難得了,更何況是具有實際證量的上
2023-11-15
1
緣起 在我小的時候,金剛乘教法的傳授並沒有那麼普遍,雖然當時我已經接觸了,不過畢竟是小孩子的緣故又缺乏父母長輩正確的引導,因此並沒有實際修持,只是持持六字大明咒而已,不過我一直認為長大之後,
2023-11-1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