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力而為

量力而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最近有粉專好友跟我討論關於孩子教育投資以及孩子教養。

我給的建議是《量力而為》就好,然後對孩子不要有太高的期待,一旦不如預期,很容易陷入失落。試想看看,貧苦成長環境的孩子,能得到的資源比一般人少,但是願意讀還是有機會靠讀書翻身。


而擁有豐盛的教育資源的孩子們,父母希望他們好好學習的期待,但是他們未必能理解體會父母苦心,如果是這樣我們也該反思,是否我們對孩子的期待太高,造成結果不如預期時得失心太重,你有沒有發現,你把孩子的人生過成自己的。


降低期待值,把人生還給孩子,學習看開。這個社會需要許多人在不同領域才能運作,孩子終究會在社會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對孩子有期待是正常的,但不要忘記最終父母還是要放手,讓孩子走自己的路。對孩子教育投資跟自己的退休規劃要盡量取得平衡,我們希望孩子好的前提,我們也要好。也不需要對自己能力有限無法給孩子提供更好的資源感到愧疚,在我們當父母後才知道父母的難,當孩子長大後也能慢慢理解,一如我們理解了父母。

avatar-img
茉莉的沙龍
17會員
36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茉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為什麼我會開始有意識存錢這件事情,其實這是有一個故事的。 在年輕時我蠻離經叛道的,光大學我就讀了三間,可能成長過程母親過於嚴厲的教育,在我心裡暗藏反抗之心,等到上大學離開父母的眼線,就完全解放,最後就被二一退學了。 在念二專時,因為偷偷去上學被主管知道,當眾之下被公開數落,只因為我沒有報備就去讀
有些家庭收入並不差,但是經常卻存不到錢,我自己的觀察有幾個原因: 1.已經建立精致的生活模式年輕時,由於收入是逐年增加,當收入提高之後,人們自然開始追求生活質量的提升,例如天天一杯星巴克咖啡。有大額年終或獎金入帳後,先想的是要犒賞自己一年的辛勞,買個名牌包或全家人來一趟豪華海外旅遊,不知不覺當中,
中年,面臨人生的三面夾殺(上有老下有小還有生活),面對這樣子的困局,的確壓力不小。 有些人說,你每個月只存3000或5000根本是杯水車薪,無濟於事。 但是,坐在原地等死,會是最好的解方嗎?雖然中年才開始,卻還有收入可以領,也還有錢可以存,比什麼都不做更好。 開源是最好的方法,
為什麼我會開始有意識存錢這件事情,其實這是有一個故事的。 在年輕時我蠻離經叛道的,光大學我就讀了三間,可能成長過程母親過於嚴厲的教育,在我心裡暗藏反抗之心,等到上大學離開父母的眼線,就完全解放,最後就被二一退學了。 在念二專時,因為偷偷去上學被主管知道,當眾之下被公開數落,只因為我沒有報備就去讀
有些家庭收入並不差,但是經常卻存不到錢,我自己的觀察有幾個原因: 1.已經建立精致的生活模式年輕時,由於收入是逐年增加,當收入提高之後,人們自然開始追求生活質量的提升,例如天天一杯星巴克咖啡。有大額年終或獎金入帳後,先想的是要犒賞自己一年的辛勞,買個名牌包或全家人來一趟豪華海外旅遊,不知不覺當中,
中年,面臨人生的三面夾殺(上有老下有小還有生活),面對這樣子的困局,的確壓力不小。 有些人說,你每個月只存3000或5000根本是杯水車薪,無濟於事。 但是,坐在原地等死,會是最好的解方嗎?雖然中年才開始,卻還有收入可以領,也還有錢可以存,比什麼都不做更好。 開源是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