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

茉莉

18 位追蹤者
我是小資媽媽,想跟你分享小資家庭的理財、親子教養跟旅行以及生活的點滴。存錢是任何理財最重要的基礎,我也還在學習,也希望分享給想學習的人,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跟回應,也可以自由贊助我,給我更鼓勵。
17會員
36內容數
由新到舊
有意識開始存錢為什麼我會開始有意識存錢這件事情,其實這是有一個故事的。 在年輕時我蠻離經叛道的,光大學我就讀了三間,可能成長過程母親過於嚴厲的教育,在我心裡暗藏反抗之心,等到上大學離開父母的眼線,就完全解放,最後就被二一退學了。 在念二專時,因為偷偷去上學被主管知道,當眾之下被公開數落,只因為我沒有報備就去讀
2024-03-05
0
量力而為最近有粉專好友跟我討論關於孩子教育投資以及孩子教養。 我給的建議是《量力而為》就好,然後對孩子不要有太高的期待,一旦不如預期,很容易陷入失落。試想看看,貧苦成長環境的孩子,能得到的資源比一般人少,但是願意讀還是有機會靠讀書翻身。 而擁有豐盛的教育資源的孩子們,父母希望他們好好學習的期待,但是
2023-11-29
2
惡性的財務陷阱有些家庭收入並不差,但是經常卻存不到錢,我自己的觀察有幾個原因: 1.已經建立精致的生活模式年輕時,由於收入是逐年增加,當收入提高之後,人們自然開始追求生活質量的提升,例如天天一杯星巴克咖啡。有大額年終或獎金入帳後,先想的是要犒賞自己一年的辛勞,買個名牌包或全家人來一趟豪華海外旅遊,不知不覺當中,
2023-11-21
0
中年理財雖難也不晚,雖少也比不做好 中年,面臨人生的三面夾殺(上有老下有小還有生活),面對這樣子的困局,的確壓力不小。 有些人說,你每個月只存3000或5000根本是杯水車薪,無濟於事。 但是,坐在原地等死,會是最好的解方嗎?雖然中年才開始,卻還有收入可以領,也還有錢可以存,比什麼都不做更好。 開源是最好的方法,
2023-11-14
3
夫妻金錢觀差異出現時,要怎麼找到平衡?我跟先生的金錢觀基本上算一個南一個北,完全是兩個極端,所以因為對用錢看法的不同,有時會有些意見相左,通常這個時侯,我會跟他說明我的觀念,該花的就不用省,但是如果省這邊可以花在更有用的地方,是不是就可以參考我的意見。 所以,養成我在做任何規劃時,還要把各項的支出預算做一個估算,這樣子方便先生在做
2023-11-14
3
什麼是備用金每次談到理財,總是會提到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備用金。 什麼是備用金?基本上就是突然時一筆較大的額外支出時,手邊有一筆錢可以動用。但是,備用金動用是有條件限制的,並不是沒錢了就可以拿去使用。 條件限制:泛指突發性或緊急性事件,所需要使用金錢,例如失業、家人生病、或者買房買車等這種情況下,才允許動用備用
2023-11-07
4
我是小氣又有點大方的媽媽雖然我是小氣的媽媽,在家庭開銷支出上斤斤計較,但是我對孩子還是蠻大方的。 我所設計的零用錢制度,孩子除了每個月100元的薪水和3節禮金各200元(生日,兒童節,過年),還有股息分紅。 以今年為例,每個孩子的零用錢是薪資1200+禮金600+股息800=2600。 這些錢孩子們是可以
2023-10-31
2
佛系教養禮拜天的下午,陪孩子們複習月考的科目一段時間後,放他們去午睡,我騎著車到外面想找機車行做保養,沿路經過四、五間機車行都是關門休息,心裡想常去的機車行會不會開,抱著一試的想法騎車過去,結果老板居然在。 老板在幫我更換機油時,隨口問我一句:「這個禮拜有去那邊玩嗎?」 我說:「下禮拜小孩子要月考,最近
2023-10-30
3
我是這樣窮養孩子所謂窮養是指只滿足孩子生活所需,其他看父母能力而做增添。 1.二手商品:有二手衣能撿就撿,沒的撿就買幾套夠換穿,所以我兒子會穿二手衣,用二手書桌等。 2.除了生活跟學習所需,由父母提供,其他的要從自己每個月100元零用錢處理,像玩具也要自己存錢買,有次小兒子喊肚子餓,大兒子帶著弟弟用自己的零用錢
2023-10-29
3
大學生該給多少生活費詢問家有讀大學的父母,每個月給多少生活費,得到的數據平均落在1萬到1萬5。 簡單拆成幾個部分來看: 1.伙食費平均便當落在100元上下,早餐豆漿加飯糰約60。一個月伙食費支出7800元 2.雜費1000元(手機費,日用品等) 3.娛樂交際費:看一場電影300同學聚餐1次700 4.交通費跟
2023-10-29
0
以雙薪10萬的家庭為模型建議收支分配這個是很粗略的收支分配建議,由於每個人的家庭狀況不同,雖無法完全套用但是可以嘗試看看做分配。 房貸:30000 伙食:25000 保險:10000 生活雜支:5000 子女教育費:15000 娛樂費:5000 退休金基金:10000 教育基金:5000 年終分配:333 3成自由
2023-10-28
2
各退一步後取得平衡點 早上跟先生因為孩子的一些作息,有些意見相左,我說我同意假日開放孩子玩遊戲,但是剛剛孩子問他,他突然說不可以,孩子到底該聽誰的,沒有一套規則依循,孩子們早上認真背單字換假日玩電動的時間,你不能憑心情就取消跟孩子原先的協議。 對,因為孩子要求花錢儲值,讓先生有些不爽,認定孩子們太過度了。
2023-09-04
4
保持距離的婆媳關係嚴格來說我跟我婆婆沒有婆媳問題,即使曾經幾次不愉快,但是已經事過境遷。 在我公公過世後,孩子陪伴她,她也陪伴孩子慢慢長大,之前幾年平日會住在我家,假日回去。 這學期開始她說她決定採取中午到我家,吃個中飯,念經做功課後,下午去接孩子放學,等我下班回去她就離開。 主因就是二個孩子都長大了,不再需要
2023-08-29
5
六十知天命,七十隨心所欲最近婆婆的新房子通知要繳最後一筆工程款,先生問婆婆說怎麼不貸款呢? 正常情況下,能貸款當然要貸款,萬一臨時需要用錢時才有備案,婆婆直接回絕:不要 首先,她並不想麻煩子女當保人,這是她的事情,她能獨立處理。 其次,她自己有盤算好,付完還有剩一些錢在手上,加上勞退跟保險給付,以她一個人的開銷不大,
2023-08-22
5
跟子女的金錢關係也要清楚 打從我兒子有資產後,偶爾因為外出現金不夠,我跟兒子周轉一下,通常1到2天內我就會把錢還給孩子。 咦,不是妳的孩子,錢也要算這清楚嗎? 因為信任感,孩子願意把自己的錢臨時性借給爸媽,那麼這筆錢就是屬於孩子的財產,借用時,本來就應該要歸還。 假設是集資購買東西,孩子說他也要參一腳,我先
2023-08-07
2
孩子不能體會父母的苦心也是很正常的回想我們在孩子這個年紀,是不是也跟他們做一樣的事情呢? 我媽把一輩子的希望都寄託兒女,總抱著孩子能出息的期待,但是兒女回報給她的卻和期待背道而馳,那時,他們也是希望孩子能體會父母的苦心。 然,被保護在父母羽翼下的孩子,沒有經歷過父母的過程,真的很難做到理解父母這件事,我是當了父母才開始理解父母。
2023-08-02
3
零用錢制度在最初沒有固定零用錢的階段,採用做1件事情可以累積1點,10點可以換10元,後來孩子變成只要做事情就會跟大人索取報酬,我當時想了想,覺得這樣子的方式只能適合在初期使用。 於是調整為周薪,一個禮拜5塊錢慢慢調薪變成10元,再轉換為月薪50元,現在則是100元。 #初期的項目就是鼓勵孩子自理
2023-08-02
1
早市收攤前撿便宜早上的菜市場大概12點左右就會收攤,11點半走過去,很多攤商都會「便宜賣喔!」 禮拜六的戰果: 原價150雞肉>100 原價小盒豬腳80>2盒130 原價半熟食透抽100>3盒200 黑糖饅頭10個>70,買回家先放冷凍,2個孩子能吃好幾天。 14顆蘋果200,不小顆也不大顆,水果攤25
2023-07-30
4
如果不想自己煮飯或想偷懶時,我會怎麼搞定三餐? 選擇1:點熊貓平台有個自取,裡面有不同折扣的優惠,我會點進69折的活動,看配合的店家自取價跟店內價差多少,有部分店家69折後比店內價便宜,如果剛好在我的預算內,我就會直接訂好晚餐,下班順道過去拿。 例1:店面價150元的小火鍋,69折自取是110元,我一餐的預算約350元,所以我就直接買3個小火
2023-07-27
2
小資愛旅行之萬元旅行去-澳門 台灣到澳門的距離並不遠,飛行時間約1小時50分鐘,算短程的飛行,一般來說台北到澳門的機票並不貴,廉航機票價一般5000左右,甚至4000的機票是蠻常出現的。近期傳統航空公司例如星宇飛澳門也破6000元,如果價差不大,其實可以直接考慮舒適一點的旅行,選擇傳統航空公司。 近期 虎航來回3800元+5
2023-07-26
2
職場對女性偏見在時代進步神速的時代,很多人還是存在著對女性的偏見或輕視。 我記得在我剛生完老2要回職場時,那時有工作機會就去應徵看看,其中有一個主管很不客氣的問,你先生是什麼工作?我說就一般的政府機關的職員,主管說那你就讓老公養你就好了。 在討論我的故事時,也不乏有這樣的回應,你先生的薪水不差,所以他才是你理
2023-07-25
4
無法開源時,只好節流老實說,在正確的理財道路上,開源遠比節流重要,但是無法開源時,節流是你另一條可能走的路。 開源,不外乎提高你的工作技能來增加薪資收入或者找兼職副業來做,但是我覺得這一條難度比較高,像我這樣沒有專業技能,加上要照顧家庭的職場媽媽,很不容易。 另一條路:節流。我想這個應該是難度最低,每個人都可以執行
2023-07-23
3
小資媽媽的理財我是一個小資媽媽,拿不高的薪水,居住在台灣物價最高的新竹,但是並不是每個生活在這邊的人都有百萬的高薪收入,我知道有更多跟我一樣只是拿著普通收入,我拿著比很多人還少的薪水,跟在公職服務的先生,生了二個孩子。 這樣子的小資家庭,其實並不容易在高物價的地區生存,所以我就會對於存錢理財比較有興趣,對於投資
2023-07-23
2
有孩子跟無孩子的家庭開銷差異有孩子跟無孩子的家庭開銷差異 這些數字是我詢問幾位結婚有孩子跟沒孩子,加上我自己的生活經驗得到的大概狀況 #食的部分:像我這個2個孩子的家庭,在孩子學齡前大概是2個孩子算1個人的伙食費,到了小學的中高年紀就是1個人算1個伙食費支出,如果我們以中年級當界線,在0-8歲左右,2個孩子可以算1個人的伙
2023-07-23
4
訂房網海外手續費返還 訂房網被收國外交易手續費,是可以要求返還的,昨天看到一篇文章提到被agoda訂房網收國外手續費,他是如何跟客服溝通返還這筆錢。 我冷不防一看,我的帳單也被收這筆交易手續費,於是跟客服溝通後以a金形式期限半年抵用日後訂房金額。 如果快到期還沒用,就跟我一樣,訂間青旅住一晚放風一下。
2023-07-22
2
存錢才是理財最重要的事 在我的發文當中,我發現當我寫到投資或退休的發文,通常得到比較多的回應或關注,其次大概是財務規劃。 對於金錢整理,倒是比較少被關注,你要退休一定要先有退休金流的計劃,而這個來自於投資,所以投資非常重要。 投資來自於你的開源以及節流,這個又涉及了收支分配跟金錢整理,畢竟投資需要本錢,而本錢來自你
2023-07-20
7
怎麼抓旅行預算國外旅行最大支出大概分為機票,住宿,交通費以及伙食費。 以我這次釜山旅行來說,我大多會出去旅行是在4月到6月以及9月到11月(要避開黃金周),我觀察釜山機票一段時間後發現,廉航促銷的機票大概會落在5500到6500左右,於是我看到有促銷方案就準備下手了,最後實付5500上下含行李。當時我也有看首爾
2023-07-20
1
海外旅行預算那裡來海外旅行預算哪裡來 對普通收入的家庭來說:我好想存錢,也好想帶孩子出國,但是出國一定要花不少錢吧,這樣子怎麼取捨呢? 我的建議解法是: 1.用一日遊取代過夜旅行,把住宿省下來的錢存下來當成出國基金,以一個小家庭到外面過夜1晚大概4000跑不掉,一年出去玩個3次應該也不為過,這樣子支出就是120
2023-07-20
0
日常生活能夠節約日常生活能夠節約的部分 1.不買高單價水果改買時節水果 2.自助加油疊加信用卡 自助加油每公升能節省0.8元,以一個月汽車加滿2桶約35公升×2×0.8=省56,疊加1%信用卡回饋可回饋21元,合計節約77元 3.性質相近的餐廳挑選優惠多或彈性大的店家消費,前提是不需要再額外付費 我曾在粉
2023-07-19
3
有底線的善良 假日午後,我到住家附近買午餐,用餐的顧客剛好帶一群孩子用餐,詢問店家怎麼到竹北第二體育場,店家思考怎麼跟顧客講,我在旁邊就出聲:可以搭百貨公司接駁車或者竹北車站到高鐵的接駁車到喜來登飯店下車在走過去就可以了。說完我拿著午餐就離開,剩下的自然會有店家跟他說車站的候車牌在那裡。 其實大部分的台灣人
2023-07-18
4
降低金錢焦慮 老實說,我也是曾無數次面對金錢的焦慮感,當你對金錢感到焦慮時,當下放下,甚至逃避都沒有關係,逃離那樣的自己。你也可拉黑我的臉書,減少會影響你情緒的人事物跟環境。 有些人,即使沒有很多錢,但是他們卻過得快樂而滿足,因為他們把目標放在追求快樂而非金錢。 你會發現,他們其實都只專注於自己的生活,鮮
2023-07-18
3
想省錢,也不要留話柄給別人講有網友在臉書社團發文表示, 自己帶老婆及2位小孩去吃小火鍋, 卻遇見「仗勢欺人的店員」, 原PO透露一份臭臭鍋要150元, 老婆和小孩一起吃1份很正常, 但沒想到店家卻執意要收150元的共鍋費。 原PO表示「一個小孩9歲,另一個才6歲,是能吃你多少東西?」 我自己很常帶孩子出去吃小火鍋
2023-07-16
5
用旅行背包取代行李箱4月中的旅行後,我發現我應該可以不用買托運行李 那麼,我需要一個旅行後背包來取代行李箱,我在背包客棧搜索,在google搜索看到很多種旅行後背包。 簡單來說,背包本身要夠輕,最好控制在1000克以下,背包最好能像行李箱一樣全開或接近全開,很多收納口袋,背負時要有胸扣,盡量精簡行李在6公斤左右,一
2023-07-13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