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 《我所看見的未來 完全版》(竜樹諒預言漫畫集)

[讀書心得] 《我所看見的未來 完全版》(竜樹諒預言漫畫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所看見的未來》因為預言了疫情,在2020年疫情爆發後開始被大家討論,之前很多Youtuber都做了相關的影片來檢視作者的預言,讓我也很有興趣讀讀原版的漫畫,但紙本漫畫由於是絕版書(1996年出版)的關係,價錢被炒得超級高,最近大塊文化終於出了重印版+電子書,我一看到立刻就下手了,讀完之後有一些心得,於是分享在這邊。

我在讀完這本書以後才發現,《我所看見的未來》其實是月刊內的一個短篇,在完全版裡面除了短篇以外,還收錄了作者跟夢/恐怖相關的作品(不然篇幅應該是不夠塞成一本書lol)。第一個短篇是作者為什麼會記錄夢境,然後是《我所看見的未來》,再來才是作者自己的解釋、作者的靈性旅程,然後公開了2025年和台灣相關的預言。

說真的在讀這本書時,對我來說有些訊息並不是很清楚,我還特別比對了網路上的文章和Youtuber的影片。一般認為《我所看見的未來》一共有15個預言,但是讀完短篇我只看到強調了幾個東西。

1. 皇后合唱團的Freddy死掉

2. 黛安娜王妃死掉3.他家附近的公園有人死掉4. 他舅舅死掉


第一點和第二點我個人覺得15年前夢到XX會死,15年後XX真的死了,這其實有點馬後炮吧?畢竟人本來就會死的啊,要說神奇的地方應該是夢境預言了月份和日期(有時還有畫面)。不過也因為這樣作者發現了他的15定律,夢到以後15天/年會發生,如果沒發生就再加15年。從這個15年定律就出現了其他的預言,像是阪神大地震,尾崎豐死掉等等,但這些情報在短篇漫畫內根本沒有出現,我翻到快爛掉才發現,啊,在封面,是寫在漫畫的封面上。

從漫畫封面上可以看到「2011年3月是真正的大災難」、「1995有大地震」等等。我還以為會全部出現在漫畫裡,結果原來要看封面,是我錯了。另外讓我感到驚訝的是,從這些小小的細節內,Youtuber竟然有辦法做出那麼多推論,真的是很強,感覺看Youtube資訊量似乎還比較大。

在原本這15個預言之中,唯一沒發生的是2021年8月富士山爆發,不過根據15定律,或許又要再加上15年吧?

漫畫結束以後作者分享了他為何開始記錄夢境和他個人的靈性之旅,想不到她靈性這塊玩得蠻透徹的,還去過印度,這點我倒是一開始沒有料到。再來就是大家最在意的和台灣相關的預言,基本上就是2025年會出現大海嘯,台灣板塊上升等等,雖然看起來很恐怖,但作者說只要活下來接下來就會進入「心的時代」。我對這點倒是很有感覺,因為我們剛結束雙魚時代進入了水瓶時代。水瓶時代的本質是靈性,這不是我們可以選擇要或不要的,因為我們就是會被推著覺醒。

比方說在疫情封城期間,很多人被關在家裡,少了人和人之間的接觸、外在的聲音和刺激後,人不得不去面對自己的感覺和心,了解自己要什麼,觀察自己的身體等等。另外遠距上班也開啟了一個新的模式,在歐洲很多人現在因為要被叫回辦公室都紛紛辭職,去找一份遠距的工作,除了可以省下通勤、外食等等時間,少了公司的組織架構、小廚房裡和同事的無意義社交,人生終於不再只是工作,而是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讓自己專心在自己的狀態裡,我認為這些都是水瓶時代的特徵,當時代在變化時,通常都是巨大而讓人無法躲避的(比方說疫情),所以那個2025海嘯的預言,我也抱持著比較正面的想法(更何況作者說只要做好防災,可以少死很多人)。

書後面的恐怖小短篇也都蠻有感覺的,或許是因為都是老作品,勾起了小時候看漫畫的回憶,因此感受也特別強烈。必須說這本書跟我一開始預期讀到的東西不一樣,所以一時間讓我有些錯亂,但沉澱過後覺得當作拿來打發時間的讀物還算可以啦。打算入手的人建議書店翻一翻再決定要不要買,因為作者頻率蠻特別的,這本書感覺有點吃電波。

avatar-img
魔神娜娜的沙龍
2會員
17內容數
記錄生活,還有各種三分鐘熱度小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魔神娜娜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書分四個部分 1. 作者在股市打滾的經歷 2. 基礎的技術分析和財報教學 3. 作者的獨門招數 4. 其他注意事項 雖然目次看起來老生常談,但這個作者讓我覺得真是位奇人,看完作者介紹自己在股市的歷程後,我滿腦子只想著這個人是怎麼活到現在的?舉凡你在其他投資書內看到建議新手投資人不要做的事,
這本書在去年年底才出版,結果現在就發生烏俄之戰,將台灣推上了國際風頭。必須說這本書來得真是時候,剛好替大家消除掉一些認知戰的謠言,以下是我從書中的節錄出來的一些東西和心得。 說真的,在讀這本書之前,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朦朦朧朧就信以為真的東西竟然這麼荒謬。 拿書裡其中一個闢謠的例子來說好了,大家應該
從2020年疫情開始以來,很多新手散戶開始投入市場,這兩年關於投資教學的書和資源也變得非常多,個人認為目前市面上的投資書可以分成三種: 超高概念型 – 像是巴菲特的XX封信,某某大師如何投資…以及華爾街操盤手出來寫的書。 針對散戶實作/心法型 – 像是之前寫過的《社畜的財務自由計畫》,或是《日本
這本書的設定相當有趣,是在講一個人臨死之前,能有機會經歷自己其他不同版本的人生。想像一下,你在人生中的每個選擇,都各自發展成不同的故事,而你得以在人生圖書館之中閱讀每段人生,並經歷那些不同,你可以從你人生中最懊悔的那個選擇開始,了解如果當時做了其他選擇,最後會變得如何。 以下有雷。 我覺得這本書
這本書介紹了目前社會上的四種工作思維,還有如何訓練自己進行漫想思考的練習。 我非常喜歡作者在序章介紹的工作思維以及他附上的插圖,基本上目前社會上的主流工作方式有這四種: 1. 效率思考 2. 策略思考3. 設計思考4. 漫想思考 效率思考 效率思考的主要特徵就是全部事物都以一定的指
我任職的公司實行OGSM已經好幾年了,他們也特別成立專門的專案部門來推廣OGSM的理念,最近我發現台灣也出了相關的書籍《OGSM打造高敏捷團隊》。 OGSM簡單來說,是公司上下一心達成目標的一種方式, O = Objective(願景) G = Goal(目標) S = Strategy(策
本書分四個部分 1. 作者在股市打滾的經歷 2. 基礎的技術分析和財報教學 3. 作者的獨門招數 4. 其他注意事項 雖然目次看起來老生常談,但這個作者讓我覺得真是位奇人,看完作者介紹自己在股市的歷程後,我滿腦子只想著這個人是怎麼活到現在的?舉凡你在其他投資書內看到建議新手投資人不要做的事,
這本書在去年年底才出版,結果現在就發生烏俄之戰,將台灣推上了國際風頭。必須說這本書來得真是時候,剛好替大家消除掉一些認知戰的謠言,以下是我從書中的節錄出來的一些東西和心得。 說真的,在讀這本書之前,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朦朦朧朧就信以為真的東西竟然這麼荒謬。 拿書裡其中一個闢謠的例子來說好了,大家應該
從2020年疫情開始以來,很多新手散戶開始投入市場,這兩年關於投資教學的書和資源也變得非常多,個人認為目前市面上的投資書可以分成三種: 超高概念型 – 像是巴菲特的XX封信,某某大師如何投資…以及華爾街操盤手出來寫的書。 針對散戶實作/心法型 – 像是之前寫過的《社畜的財務自由計畫》,或是《日本
這本書的設定相當有趣,是在講一個人臨死之前,能有機會經歷自己其他不同版本的人生。想像一下,你在人生中的每個選擇,都各自發展成不同的故事,而你得以在人生圖書館之中閱讀每段人生,並經歷那些不同,你可以從你人生中最懊悔的那個選擇開始,了解如果當時做了其他選擇,最後會變得如何。 以下有雷。 我覺得這本書
這本書介紹了目前社會上的四種工作思維,還有如何訓練自己進行漫想思考的練習。 我非常喜歡作者在序章介紹的工作思維以及他附上的插圖,基本上目前社會上的主流工作方式有這四種: 1. 效率思考 2. 策略思考3. 設計思考4. 漫想思考 效率思考 效率思考的主要特徵就是全部事物都以一定的指
我任職的公司實行OGSM已經好幾年了,他們也特別成立專門的專案部門來推廣OGSM的理念,最近我發現台灣也出了相關的書籍《OGSM打造高敏捷團隊》。 OGSM簡單來說,是公司上下一心達成目標的一種方式, O = Objective(願景) G = Goal(目標) S = Strategy(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