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趕秋節文化--趕秋節活動中上刀梯內容與形式

閱讀時間約 18 分鐘

上刀梯作為苗族客師「巴代札」的一種高風險、顯神通的絕技(亦稱特技)表演活動,除了出現在巴代特定的祭祀場合中(如安壇、度法等)之外,尚有展現在苗族大型的玩年慶節活動(如正月玩大年、四月八、六月六、趕秋節、過苗年等)之中,是一種既有行業特殊性質又有社會大眾娛樂性質的文化活動。

上刀梯又叫“上天梯”、“爬刀梯”或“登雲刀”等,苗語叫做“遷街求同”,是苗族客師“巴代札”舉行玩年慶節或安壇傳度時所舉行的一種大型的祭祀活動,其級別與規模和苗師“巴代雄”所舉行的椎牛祭大祖神的規模幾乎相等,只是在耗資資財、進行時間稍為遜色於椎牛,但在參與人數、場地廣大、巴代壇班及員額、於場地內所進行的活動項目等卻都遠遠地超過椎牛的規模。

我們先說她們的等級。椎牛所敬奉的大祖神名字叫做“林豆林且”,其神所住的地方是人民傳統觀念中的無上天,即最高最上的天堂。上刀梯所敬奉的神是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和太上老君,而玉皇所住的地方叫做“三十三天昊天金闕”,也是人們傳統觀念中的最高最大的神。二者都是最高最上層的天,最高最大的神。

在耗資問題上,椎牛需要一頭水牛,一頭黃牛,一頭豬,兩隻雞,糯米粘米,豆腐酒肉等,而上刀梯則只是需要一頭豬,一隻雞,幾塊刀頭肉及一些糍粑果供就行了。上刀梯的花費充其量也只有椎牛的五分之一。

在時間上,椎牛是四天五夜,而上刀梯只要兩天三夜。但在參與人數及場景問題上,上刀梯便遠遠地超過了椎牛的規模。光說巴代壇班及人數,參與上刀梯的壇班可有多地多壇多處,人員堪稱三十六名甚至更多。觀眾則是方圓數十甚至百里之外皆至,特別是場地內活動的項目種類,如獅子、龍燈、跳桌、武術、花燈、鼓舞、鞦韆、苗歌等等一系列文藝及體育活動都可以在場地內舉行。所謂玩年慶節者,是社會大眾之事,而椎牛祭祖則只是一家一族之事(不包括合鼓椎牛在內)。

上刀梯,既是一種祭祀活動,而更是一種社會性質的民間玩年慶節的娛樂文化活動。玩年慶節,一般的是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之間的歡慶玩樂新年的活動和農曆立秋節時的“趕秋”活動,如果不是上刀梯的玩年慶節活動則只有幾項,一旦是上刀梯的玩年慶節活動則是齊全了,應有盡有,從這個恴義上來說,上刀梯是最齊全、最完美的玩年慶節、廣大農村社會的娛樂文化活動了。

玩年慶節上刀梯的意思在於,透過巴代以上刀梯的方式,把凡間的誠敬之意傳達給上蒼,求上蒼賜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五穀豐登、百業興旺給凡民百姓。其程序為:透過巴代從其法壇請出「上壇七千千祖師」、放出「下壇八萬萬兵馬」出來,到所邀請來上刀梯的該村寨,在主家(邀請者)設壇安奉其祖師和兵馬,謂之“祖壇”或“總壇”,即司令部或大本營之意。於野外曠地佈置刀梯場,謂之「老君殿、街場」。

然後,巴代在主家舉行啟建法事,畢後穿衣戴帽,打鼓鳴鑼,帶兵帶馬從其家出發,在去刀梯場的途中「安五營、扎五寨」。到刀梯場後,分別由東、南、西、北、中五方城門進入“老君殿”前的“街市”,各地來的獅子、龍燈、武術等文藝隊尾隨其後,還有的身患疾病,久藥無效者,只要跟著巴代尾隨穿街(苗語稱為“吉油遷街”),據說可以脫病而獲痊癒,以前穿街隊伍中多有此者,有的還要抽出一根「街條」拿在手上加重分量。介時,鑼鼓震天,火砲動地。穿街遊巷,其意在於:這是在天宮的街道上穿遊,天上街市的各部門都看到了這遊街的隊伍。實際上則是對周圍的廣大社會觀眾展示,目的在於造就氣氛,擴大影響,與當今之“遊行示眾”一樣,故稱之為“穿街”,苗語叫做“遷街”。走過這些天上的街道,最後到達老君所住的地方-----老君殿。在老君殿前舞綹巾,意為朝拜太上老君。各壇班道藝高者,逐一盡力展現其才華,行禮、化財、奠酒,如此恭敬太上老君之後,才由領班帶隊去刀梯柱下用雞防煞、開刀口、上刀梯、拜玉皇、最後下刀梯並回老君殿前收兵回壇。整個過程以「穿街」和「上刀梯」為高潮,故苗語稱之為「遷街求同」。

上刀梯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巴代在安壇或度法的時候,得要舉行上刀梯的祭祀活動。這種作法的意思有三:

其一,自古以來,巴代教自稱是“玉皇正教、老君門下弟子”,意思為玉皇大帝的威、德、權、功教法通過太上老君傳授下來給巴代的,如今巴代學法圓滿,可以獨立行教了,就要自己立壇才能廣行教法,要跨過這道門檻,就必須透過「上刀梯」儀式與上天的玉皇、老君溝通,得到他們的認可才行,例如今天的要通過畢業考試才能領取畢業證書文憑一樣。巴代既是玉皇正教、老君門下弟子,那麼,這畢業證書就必須透過上刀梯的方式與天上的老君、玉皇溝通才能得到認可,此是其一。

其二,巴代行教的對像是社會大眾,而行教的基礎必須是「信」。如果不信,誰還去做這些?這與佛教的教義一樣:「佛法大海水,唯信方能入。」 如果沒相信,誰還去請巴代?而這“信”的前提必須是“法術”與“靈驗”,用通俗的語言來說稱為“本事”,衡量你有沒有本事,第一是看師父教得全不全,你自己學得完整不完整,能不能得到社會大眾的鑑證。第二是看你在實踐上能不能過硬,有不有所作為。而今,某某巴代學業己成,師父也教完了,徒弟也學齊了,可以獨立行教了,要安壇,要度法就要舉上刀梯的儀式,一來是透過師父帶領徒弟打鑼打鼓,抬旗吹號在上天的街道遊行,讓天上街市的各部門都看到了這支遊街的隊伍,知道並承認某某巴代今天要度法;遊街後並在老君殿前傳法,從而得到太上老君的認可;再去透過徒弟上刀梯到三十三天昊天金闕朝拜玉皇上帝,讓玉皇上帝也來認可這巴代弟子的資格。在打赤腳踩在刀刃上不傷腳,(有的還穿插舉行「摸油鍋、滾刺床、踩鏵口」等絕技表演)這豈不是都過關了嗎。二來是透過「遷街求同」(即遊街上刀梯)讓陽間人山人海的廣大社會觀眾見了,在眾目睽睽之下,大家都知道都看見某某巴代今天已經穿街上刀梯安壇度法,學法得全,學藝得到,今後可以獨立行教了,大家可以放心地請他去做巴代、主持祭儀。此種作法也相當於過去狀元遊街一樣,一來讓大家鑑證公認,二來也提高了當事人的知明度,此是其二。

其三,巴代透過上刀梯之後,一來是取得了行教的資格,二來是獲得了救苦救難的法力,提高自己本人幫助週邊人們戰勝災難,擺脫疾苦的決心、意志和勇氣。試想,在遠古醫藥衛生條件落後,科學知識不發達的時代,人們(包括巴代本人在內)看到在這樣大的場面中,巴代撐控自如,絕技橫生,往往會自然而然地把自身的潛在功能與上蒼神力融合在一起,從而達到心能轉物的境界。傳說中的奇特人物、特異功能、神奇法術等多產生於此,因為有潛在特異功能的人體置身於特別的場合受到潛在特異的副射之後,自然會激發出潛在功能。巴代置身其中,自然會在自己的腦海裡產生出功能意識,從而把意境提升到消災除難的作用中去,為今後的訣法咒語,比如化水去病等功能打下良好的基礎。

上刀梯場地的佈置,原則上以街場在北方,老君殿坐北朝南為正當方位。因為客師「巴代札」是炎黃部落與蚩尤部落經涿鹿之戰以後過很長的一段歷史時期的磨合,才形成苗漢雜居的社會格局,再透過苗漢文化交融之後才產生的客師“巴代札”,即客教、客人教,成為苗族巴代教的傍生或後來的客體產物。因此,客師「巴代札」帶有濃厚的漢文化元素和氣息,奉行的是「正皇正教、老君法門」的漢文化的多神教法。 (蚩尤部落,苗族沒有玉皇大帝,只有「林豆林且」的說法)依照漢文化的傳統觀念,玉皇大帝是坐北朝南的,玉帝視察凡間往往是打開南門、沒有打開東天門或西天門和北天門的說法,正如當今故宮皇帝金鑾殿坐北朝南一個道理。因此,老君殿坐北朝南成為不可逾越的鐵打原則,其餘說法都是愚昧無知、站不住腳的歪理邪說。

老君殿坐北朝南,巴代穿街拜老君後,從中門一路出來走到刀梯柱,背對老君殿(北方)上刀梯之後,於柱頂上翻轉過後,就成為背南面北的方向,然後吹角鳴號,朝北念誦「朝拜玉皇」神辭,再吹角鳴號,然後下刀梯回地面。

當然,當今也有極少數的「巴代札」設置刀梯場要坐東朝西或坐西朝東,他們所說的最大理由,就是他的師父教他這樣做的。當然,他有他的道理,以後自有公論。

上刀梯時所佈置的「街道」有好幾種名稱,其街道的圖形也不一樣,如「玉皇街」、「老君街」、「王母街」、「筵前街」等。這些據說都是天上的街道,與今天城市中的「長安街」、「唐人街」等一樣的意義。例如「玉皇街」則是三十三天昊天金闕至尊玉皇上帝所住的地方範圍內的街道;而「老君街」則是太上老君道德天尊所住的蔸率宮範圍內的街道。這些街道的版塊圖形是不一致的。

當今,學術界對穿街一詞的理解與提法極不統一,有的乾脆用苗語寫成“牽街”,甚至還有的將其理解成“勸戒”,認為巴代在老君殿度法時奉勸弟子遵守戒條,簡稱「勸戒」。殊不知,巴代上刀梯不是每次都有度法的,而穿街則是每次上刀梯都必須舉行的儀式,對此,「勸戒」又怎麼解釋?穿街又稱為“穿街過巷”或“遊街”等,苗語叫“牽街”,意思為在街道內行走,引申可當公示、示眾、或示威等去理解。

巴代事先砍來竹子,破成米把長的竹塊,在三分之二的地方纏繞上“五色剪口紙”,下端削尖,以便插入地下,要製作幾百上千根這樣的花條,俗稱為“街標”或“街條”,然後按照巴代手抄科本老書所畫的街道圖形線條,每隔一尺五左右插一根,使之連成一線,以此來代表天上某處笵圍內街。街市佈置好了之後,在街中用曬席紮一方形棚子,棚子上插五色彩旗,棚下五方地面插有青、赤、白、黑、黃五種顏色的小「武武旗」以及「街條」;棚口有「花香青牛臥,山高碧水流」的神聯;裡棚上方貼有紙剪並書寫老君神壇有關內容的「吊暉吊卦」;裡面擺一張大桌,上擺香米利甚,刀頭酒禮,菸茶果供等供品,桌後的壁上張掛“三清神軸”,此棚謂之“老君殿”,面對前方不遠處之刀梯柱,是專門供奉太上老君及三清大道天尊的場所。

刀梯柱一般設在老君殿對面的地方,多為南北之向,即從老君走過去便可上刀梯,到頂上翻過來時正好面向老君殿,這樣才好高聲朗誦朝禮詞拜玉皇,因而多為南北之向,老君殿坐北方,刀梯柱在南方,上登頂端翻過去後正好面北禮拜玉皇。

刀梯柱一般多用楓香樹來做,並且要才砍下來的生木料,這樣才有重量,有高3.6丈或2.8丈、2.4丈之別。 3.6丈者為「玉皇街」的要求,要用鋼刀36把;高2.8丈者多為「老君街」或「王母街」的要求,要用鋼刀28把;唯有高2.4丈或更短的則為「筵前街」或「天王街」的要求,要用鋼刀24把或12把不等。一般情況下最下方的三把和最上方的三把多用木刀,方便起步和翻轉。刀把懸掛紅綢,以為彩樣。刀梯頂上插有五桿五色小“五猖旗”,以示天兵護法。刀梯柱不是栽於地下,而是立在一扇石磨上面的。柱底要鉅平,最好中間稍凹一點。若在2.8丈以下的一般要立於飯桌上面,飯桌擺平穩後,用木樁加固,在於桌面擺一扇磨盤,石磨上擺一件簑衣,以防打滑,再於簑衣上面樹立刀梯柱。立柱前,先要用竹子做拉線4根,拉住四面,行成對峙。拉線不用搓索軟索,防其張縮而造成危險。

立刀梯柱時,巴代要用訣法咒語“下定根法”,手托神水面對石磨畫符念咒,然後噴水一口,如此三次方能樹起。立起後,於四面打木樁定住拉線,派專人看守。於刀梯下方插上「五猖旗」以及三柱香,然後用曬席將刀梯柱子圍住,只留一線小口以便裝香就行了,曬席用篾條捆住,不准有人近前觀看,以保絕對安全。

上刀梯法事的時間為兩天三夜,具體程序為:頭天下午從巴代法壇放兵出壇,於半路上挖土孔、化牢井收邪師。來到主家,晚上剪紙製作街條、吊掛、武術旗、寫表文等一應籌備事宜,主家則做豆腐、殺豬、打糍粑等後勤工作。

第二天清早,巴代佈置街場、主人扎老君殿。早餐後進行祖壇內有關一應法事,如鋪壇、收祚、藏身、請水、立造壇場、結界、坐兵場、請法主等。午餐後巴代分兵兩路:於老君殿坐堂的一路稱為“坐壇師”,從祖壇帶人去穿街的一路為“行壇師”。坐壇師一行人則先到老君殿請水鋪壇,準備接待後面穿街的隊伍。行壇師一行即於祖壇內踩九州、發兵、出門一路立五營、扎五寨、直到野外刀梯場進五門,穿街,然後於老君殿前朝拜,朝拜活動的主要形式是舞綹巾。

舞綹巾又叫“舞令旗”或“緋巾舞”,是苗族客師“巴代札”祭祀性質的舞蹈形式之一,舞蹈名稱以手中所拿的道具(緋巾)而得名,傳說古代是在溪河柳岸涼蔭下手持柳枝配合足蹈而舞動的一種娛樂形式,後來苗族人在遷徙途中掛爛了衣服,按照苗師「巴代椎」的教規習俗將布條縫攏成為現在的緋巾,由24條繡花布條連綴而成,長約40厘米,上端寬3厘米,下端寬5厘米,由一根長30餘厘米木棒穿上作柄而就。又,由於其布條形狀如同古代武官之令箭相似,絛巾又被稱為“令旗”,客師“巴代札”舞綹巾又被稱為舞令旗。舞綹巾時,客師「巴代札」身穿紅色法袍,頭戴紅巾冠扎,左手握綹巾,右手拿師刀踩鼓踏鑼,跳躍起舞,時而護衛,時而轉身,時而叩拜,時而揚氣,氛圍肅穆,場面莊嚴,神秘兮兮,不可度量。其基本動作有:「三拜九叩」、「掃堂掃殿」、「踩動五方」、「拜王母」、「上三路」、 「中三路」、 「下三路」、 「翻天倒地」 「差兵」、 「步罡」、 「差五路」等等三十六式。其動作柔中有剛,莊重有力。其鑼鼓伴奏節拍嚴謹,時間可長可短,視祭祀要求而定各種套路。

透過舞綹巾的形式在老君殿前熱鬧一番之後,大家回兵轉到主家祖壇進晚餐,此為“頭天穿街”,苗語稱為“遷頭到街”。

當天晚上,巴代於祖壇內重複鋪壇結界坐兵場等法事,請法主後即用訣咒化造神水,念“封刀咒”,噴神水、打“陰卦”封刀口,36把鋼刀逐一噴水打卦封住,若有哪一把經過念咒噴水、打封三次都沒有得「陰卦者,說明此把綱刀曾經做過壞事,比如曾經殺死過人了,那麼,就要在此把刀上做出記號,第二天釘鋼刀上柱時就不能讓刀口朝上的。封刀過後,用巴代的紅衣包住,到第二天清早才讓主家人等帶去安在刀梯上,才立刀梯。穿頭天街是沒有立刀梯柱的,以程序性質來說,立刀梯應該為頭一天的法儀和事務,但為了安全起見,擺到第二天清早才來樹立。

第二天為正式穿街、上刀梯的日子。該日清早,立刀梯柱。早餐後,發兵到刀梯場舉行「穿著上午街」儀式活動,完畢回兵進午餐。午餐後又發兵去“穿下午街”,如度法者,於街場老君殿當眾舉行度法儀式,師徒對答、傳度完畢時,傳度師於傳法座上宣布:

師父傳法圓滿,弟子得法齊全。

殿外有一重刀梯,三元引渡師引他上去。

天真地神,共為鑑證。

畢後徒弟行跪拜大禮,起身後鳴「老君角」三聲,座上師父即鳴「玉皇角」三聲,互禮後,徒弟即在引渡師的引領下去刀梯柱邊啟開圍棚,用雞防煞,用神水抹腳板,才一步一步地登上刀梯,邊上刀梯還要邊用手撕去包在刀子上的白紙,此舉名為“開刀口”,在眾目睽睽之下,從容不迫,不慌不忙地上去,來不得半點虛假的。

如果是玩年慶日的活動所上的刀梯,則沒有這傳度儀式,除此之外,一切無異。

上登頂端,有膽大者,還要在頂上翻天豎跟鬥,有的還在柱頂上插鋼叉,脫淨衣服將肚皮抵在叉尖上平臥,伸直四肢,讓在下方的一個巴幫其旋轉鋼叉把,使其在高空中旋轉,名曰「暮鷹展翅」。然後收功翻在刀梯另一邊,面朝老君殿,鳴角三聲,柱下的巴代也答鳴三聲,老君殿也附角三聲,然後這上刀梯的人才高聲朗誦朝拜王皇詞:

日頭出來漸漸高,腳踏陽州鐵板橋。

師父帶我天上走,玉帝殿前走一遭。

一拜玉皇當廳坐,二拜正道李老君。

三拜三元大法主,四拜四大四天尊。

五拜五營多兵馬,六拜六丁六甲神。

七拜王母仙宮坐,八拜投壇保舉人。

九拜三清並大道,十拜滿堂眾師尊。

一十一拜拜完了,一十二拜轉凡塵。

借動本壇三通鼓,帶兵帶馬轉回身。

念完以上「拜玉皇」字後,面對前面的老君殿,鳴角三聲,柱下的巴代也答鳴三聲,老君殿也附角三聲,然後才從容地下刀梯,畢後才又上第二人、第三人。還有的身患疾病,久藥無效者,只要上一級或兩級刀梯據說也可以脫病,旁人來上也是常有的事。

上刀梯後,觀眾多已離場回家,而巴代隊伍則須回到老君殿前,搖旗登車,各自收兵回壇,只有主法壇班用訣法撤老君殿,然後收兵回祖師壇,撤祖師壇後,才領兵回自己法壇去了。

從上面的程序及其作法中,我們不難看出苗族的「人神合一、天人合一、陰陽合一」的思想觀念。古人設教,無非是為世人所用,假借神靈天堂以服務於人,透過兩天三夜的時間,穿了三次街,上了一回刀梯,把觀念中的天堂街市、神府衙門給活靈活現地佈置出來,讓人看得清楚明白。從營造出來的氣氛中吸收出對人類有益的精華和元素,來為人類消除災難,製造歡樂,排除乾擾,戰勝困難樹立起精神支柱和堅定信念,這無疑也是人類「利生」文化的一大板塊。


相關文章

北京部分博物館經費不足關門,小眾博物館該如何生存?丨時評

文/易之10月24日,《北京晚報》刊發了一篇報道——《京城多處展覽館、博物館閉門謝客——期待這些展館早日開門》,記者走訪了多家展覽館、博物館,卻發現其中有不少早已大門緊閉或是轉作他用,這一現象引發了輿論的高度關注。

晚上吃蘋果容易傷胃?醫生:到了晚上,這幾種食物都不能多吃!

李女士是一位健康飲食的擁躉,她總是盡量堅持「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的格言。然而,她最近發現,儘管她嚴格遵守健康飲食原則,但她開始在晚上感到胃部不適。

不同視角勾勒多元生活方式,「玉林路民謠音樂季」民謠專輯完整亮相

10月26日,「2023玉林路民謠音樂季」民謠專輯《像成都人在玉林那樣生活-第一輯:迴響》的最後一首歌曲《大月亮,小月亮》正式發布,加上先前上線的《遠方》《挽留》《玉林客》《孤島》《玉林之歌》《畫一個好夢》《玉林巷》,這張充滿著煙火氣的專輯完整亮相。

一曲呼喚善美的悲歌

一個以人為中心的作家,一個有道義擔當的作家,不僅只是展現悲劇,還應思考造成悲劇之因,揭露造成悲劇、毀滅美好的醜惡。

「半小時漫畫」系列上新,這次是遊故宮

記者師文靜近日,《半小時漫畫故宮》出版,作品透過詼諧的語言、新奇的視角,把故宮及其背後的傳統文化知識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又幽默搞笑。北京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群之一,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華文化的瑰寶。

因貪腐而生?歷史上的漕運總督,河道總督造就了淮揚菜

都說宴席是腐敗的滋生物,杜甫千古名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一個反差式的描述,更把宴席直接與貧苦對立了起來。

貴州未來最「吃香」的3個城市,你想也想不到

貴州省,位於中國西南方的腹地,是個充滿神奇魅力的地方。本文將介紹貴州未來最「吃香」的三個城市,這些城市不僅擁有獨特的景點,還有讓人垂涎三尺的美食。

avatar-img
0會員
69內容數
修的不一定是仙,追的不一定是道,念的不一定是佛,讀的不一定是典。身心不合一,道士不下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