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量沒有暴雷的心得。
這本書真的是推理小說裡面的佼佼者,還在觀望的朋友也別看心得了,你該做的就是買一本《魚眼》狠狠的把自己埋進去。也不用擔心三十萬字沒時間看,看了開頭你就會自己擠時間出來了,看完還會覺得意猶未盡想再看三十萬字。
畢竟這本書是可以買三本用於:收藏用、傳教用、回顧用的優良毒物。
超乎預期的好看,好看到我擔心心得寫太爛是一種褻瀆。但是這本書實在太厚說不定這樣的心得還是需要的?謹以此篇心得當作螢光棒為舞台上的《魚眼》應援。
一封關於「鬼女」的信件,被寄到前社會線記者的手中。
信中講述盲眼無法生育的鬼女,從死刑犯身上移植眼角膜與子宮後,能辨識出將死之人。鬼女苦惱了很久終究無法改變生物死亡的事實,最後用職務之便取得藥品一一將他們殺害。
收到信的前記者嗅到這封信中的怪異,與其像是小說,更混入「郭蓮子毒童案」某些調查人員才知道的細節。如今是編輯的他,便請旗下作家葉聲秋以此為藍本調查,寫一篇小說。
而葉聲秋調查完基本資料,卻在跟編輯的談話中,得知了「鬼女」這封信的來源,更牽扯出另一樁殺人未遂的案件,明白編輯表面上是要他寫新企畫,實則是從鬼女的故事中找出殺人未遂案的真相。
明明是一本很厚實的書,卻迫不及待的看完了。作者文字使的巧妙,角色立體,對話犀利。關於鬼女與郭蓮子毒童案的案件從曖昧不明逐漸明朗時,你唯一想做的事就只有翻閱下一頁。
有一種辮子乳酪,可以解開變成一絲一絲的樣子。直接吃或是稍微烤一下再吃都有獨特的鹹鮮奶韻。當零食或是配飯都很好吃,我可以無止盡的吃下去。在閱讀葉聲秋的探案過程時,就像是解開一個巨大的辮子乳酪,前端解開津津有味,但總還是掛記著後面還沒解開的。做任何事時都會想著這後面是怎麼解的?把書中關於為何殺人、父母的職責等辯論與線索想的爛了,等有空閒抓起書時又一口氣泡進去迫不及待的想知道解答。最可怕的是你讀完了還會不斷地想著這本書,文字有毒;謎題有毒;真相有毒,這本書是被下了毒的辮子乳酪。
暢快淋漓,好久沒有如此饞的書,好像再多都讀得下去。其實我覺得跟吳曉樂的《我們沒有秘密》這本書很相似,都有想探討的特定主題與獨到見解。不過《我們沒有秘密》的案子偏向角色感情反芻;《魚眼》偏向用謎團與俐落的辯論去釐清不同立場。喜歡謎題的人或許會覺得哲學辯論的橋段太生硬,但對我而言這些對話都有激起自己去跟角色一同思考這些問題,畢竟葉聲秋、百岳、你的經歷都不一樣,自然會有不一樣的答案,但是聽到他們的想法時也離理解彼此更接近一步。
以我自己的讀後感來說,薛西斯的作品《K.I.N.G.:天災對策室》、《不死鳥》、《H.A.》比起探討現實事件,謎題與那絢爛的新世界是作者更想表達與雕琢的重點。《魚眼》是請薛西斯用那與眾不同的視角與謎題為毒童案帶來另一種詮釋。因為薛西斯的謎團與生動的角色,故事攏上了一層迷離的美,真相卻更顯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