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學生—培養獨立負責的心理素質(2)愛情

2024/01/23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些進到諮商室的學生會為了該不該談戀愛而煩惱,因為有了心儀或曖昧的對象,但是因為父母曾經說過類似「國中不要談戀愛,讀書就好;高中不要談戀愛,讀書就好;大學不要談戀愛,讀書就好。」這樣的話,讓當事人進退兩難,不知該順從父母的意願,還是自己的心意。有時候我會開玩笑地跟學生說:「有些找我諮商的人已經出社會了,他們都聽過那一串讀書時期不要談戀愛的訓誡,然後在出社會時聽到下一句:『怎麼還沒有對象?』」

父母的動機多半是出於好意,希望孩子專心課業,以免耽誤事業前程。不過,現在的社會現象是學非所用的狀況屢見不鮮,即使離開學校,只要發現了真正感興趣的工作方向,要再回到學校深造,或是透過其他的資源自我精進,都不是難事。

愛情呢?愛情牽涉到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人心是複雜的,就像沒有人可以透過看書就說自己學會游泳打球做菜一樣,紙上談兵和切身體驗永遠存在差距,真正用身心去經驗,才能有下一次精進的依據。如果是有成家、養育下一代的人生計畫,那麼,沒有在真正許下承諾之前好好地體驗學習,如何能夠準備好進入婚姻、組成家庭?或許離婚在現代社會好像只比情侶分手多了一些法律程序,但如果已經有了下一代呢?雖然心理學家已經證實離婚未必對下一代不好,但要離得對下一代沒有負面影響,還真的不容易,這對活生生的個體來說,實在不公平,對於自己大把的青春歲月,也實在浪費。有些人因為傳統或是宗教的束縛而選擇不離婚,那麼婚姻、家庭便只剩下責任,製造出許多行禮如儀、相敬如賓的伴侶,這樣的人通常都很鬱悶,只好躲在工作中、躲在與朋友同事客戶的吃喝中,甚至躲在外遇的心情出口之中。

比起出了社會工作,在學校接觸到潛在戀愛對象的機會比較多、時間比較充裕、而且可以談比較純粹的戀愛、沒有太多現實的複雜因素介入,整體來說,有比較多的時間可以去磨練戀愛、與人親密接觸的心智能力。出了社會之後,如果工作和生活範圍一成不變,能遭遇和挑選的對象就很少了,擴大選擇範圍的作法不外乎是相親、網路交友、加入婚友社,都要付出額外的時間和金錢,甚至帶點風險;若加上時間壓力,那麼太刻意向著婚姻成家、傳宗接代的效率功利導向也可能會弱化愛情純粹的美好。

每個人都要在愛情的世界裡練習看人、愛人、被愛、體驗各種心情、獲得各種成長。日久見人心,最不濟也至少不要愛錯人、愛上恐怖情人、登上新聞版面。總之就是多點體驗,釐清自己的感情觀,最終能選己所愛、愛己所選。有些人的經驗是談許多段為期較短的戀愛,有些人則是對象稀少的愛情長跑類型,一樣的是只要在過程中有持續的體驗、改進、成長,就能培養逐漸成熟的親密互動模式。

5會員
100內容數
本職是諮商心理師。 在這裡放一些以前寫的&正在(想)寫的東西。 現職: 朝陽科技大學兼任諮商心理師 哲石情感心理諮商所特約諮商心理師 台中張老師心理諮商中心特約諮商心理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