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欣賞】烏衣巷 松菸紅

【詩詞欣賞】烏衣巷 松菸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烏衣巷

唐代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的《烏衣巷》,描寫了古代繁華的烏衣巷在時間的流逝中變得荒涼破敗的景象。描寫了朱雀橋邊野草叢生,花開遍野,顯得荒涼蕭條。烏衣巷口夕陽西下,天色漸暗的景象。這句詩寫出了烏衣巷如今的蕭條景象。昔日王謝兩家堂前飛舞的燕子,如今飛進了尋常百姓的家中。

這一對比,生動地表現了烏衣巷從繁華到衰落的變化,也反映了世事的變遷。這首詩是懷古詩,但也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詩人借古諷今,表達了對世事變遷的感慨,也表達了對人民疾苦的關心。

raw-image

松菸紅

現代普普

松菸非廠如花園,昔日繁華萬人煙。歇息還罷浴池泡,今見封存網紅間。

詩的第一句,點明了松山菸廠花園式廠房設計當時的景象。第二句回憶了松山菸廠昔日許多人工作的繁華景象。第三句描繪了松山菸廠工人們在工作之餘的休息方式。第四句園區內的許多廠房被改建為展覽館、商場、餐廳等,成為了網紅打卡的熱門地點。這一句詩,不僅反映了松山菸廠如今的變遷,也表達了作者對松山菸廠如今的無奈之情。

詩的語言樸實,感情真摯,生動地描繪了松山菸廠的歷史變遷,抒發了作者對松山菸廠的懷念和感慨。

raw-image




avatar-img
普普文創
464會員
3.2K內容數
普普文創、水彩速寫、迷你短篇、文創漫談、心靈雞湯、踏青步道、智慧音樂、美食天堂、超級房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普普文創 的其他內容
渡漢江 唐代宋之問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前兩句寫詩人旅居嶺南,與家鄉音信斷絕,經歷了一個又一個春夏秋冬。這兩句語言簡潔,卻含意深刻,生動地表現了詩人長期客居他鄉,與家人音訊隔絕,心境孤寂、思鄉情切的心情。後兩句寫詩人渡過漢江,離故鄉越近,心中越發膽怯,不敢詢問
登樂遊原 唐代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寫了詩人傍晚時分心情不佳,獨自驅車登上了樂遊原。樂遊原是唐代長安城內地勢最高的地方,可以俯瞰整個長安城。描繪了夕陽西下的美景,但也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消逝的無奈和感慨。這首詩不僅是對夕陽西下的美景的描繪,更是對人生無常的感
哥舒歌 唐代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 詩的第一句寫夜空中北斗七星高懸,哥舒翰在營帳中夜不解甲。北斗七星是北天最顯著的星座,也是古人用來指示方向的星座。詩人用北斗七星高懸來烘托哥舒翰的威武雄姿,表達了邊地百姓對他的敬仰。詩的第二句寫吐蕃軍隊至今只敢遠遠地窺伺,不敢
春曉 唐代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詩的前兩句寫詩人春夜酣睡,不知不覺天亮了,醒來時聽到的是屋外處處鳥兒歡鳴。詩人惜墨如金,僅以一句「處處聞啼鳥」來表現充滿活力的春曉景象。但人們由此可以知道就是這些鳥兒的歡鳴把懶睡中的詩人喚醒,可以想見此時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
閨怨 唐代王昌齡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描寫了一位閨中少婦春日登樓賞景時,因思念遠戍的丈夫而產生的幽怨之情。她原本對離別沒有什麼感覺,但在春日裡看到柳綠花紅,心裡卻突然生出惆悵之意。悔教夫婿覓封侯,是全詩的點睛之筆。想到丈夫在外征戰,可能久久不能回來
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柳宗元的作品,描繪了在一個寒冷的冬天,一座座山上沒有鳥兒的影子,一條條路上也沒有人的蹤跡,只有一個頭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老翁,滿天大雪下孤零零地坐在小船上釣魚。 不僅是對自然景物的描寫,也是對人生的感悟。詩人
渡漢江 唐代宋之問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前兩句寫詩人旅居嶺南,與家鄉音信斷絕,經歷了一個又一個春夏秋冬。這兩句語言簡潔,卻含意深刻,生動地表現了詩人長期客居他鄉,與家人音訊隔絕,心境孤寂、思鄉情切的心情。後兩句寫詩人渡過漢江,離故鄉越近,心中越發膽怯,不敢詢問
登樂遊原 唐代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寫了詩人傍晚時分心情不佳,獨自驅車登上了樂遊原。樂遊原是唐代長安城內地勢最高的地方,可以俯瞰整個長安城。描繪了夕陽西下的美景,但也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消逝的無奈和感慨。這首詩不僅是對夕陽西下的美景的描繪,更是對人生無常的感
哥舒歌 唐代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 詩的第一句寫夜空中北斗七星高懸,哥舒翰在營帳中夜不解甲。北斗七星是北天最顯著的星座,也是古人用來指示方向的星座。詩人用北斗七星高懸來烘托哥舒翰的威武雄姿,表達了邊地百姓對他的敬仰。詩的第二句寫吐蕃軍隊至今只敢遠遠地窺伺,不敢
春曉 唐代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詩的前兩句寫詩人春夜酣睡,不知不覺天亮了,醒來時聽到的是屋外處處鳥兒歡鳴。詩人惜墨如金,僅以一句「處處聞啼鳥」來表現充滿活力的春曉景象。但人們由此可以知道就是這些鳥兒的歡鳴把懶睡中的詩人喚醒,可以想見此時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
閨怨 唐代王昌齡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描寫了一位閨中少婦春日登樓賞景時,因思念遠戍的丈夫而產生的幽怨之情。她原本對離別沒有什麼感覺,但在春日裡看到柳綠花紅,心裡卻突然生出惆悵之意。悔教夫婿覓封侯,是全詩的點睛之筆。想到丈夫在外征戰,可能久久不能回來
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柳宗元的作品,描繪了在一個寒冷的冬天,一座座山上沒有鳥兒的影子,一條條路上也沒有人的蹤跡,只有一個頭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老翁,滿天大雪下孤零零地坐在小船上釣魚。 不僅是對自然景物的描寫,也是對人生的感悟。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