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祭祖.超薦祖先──觀音山 4月3日大悲觀音超渡法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百善首推孝為先,孝心可感格蒼天,人能行孝吉祥報,財子壽臻福澤全。」古聖說:「百善孝為先。」又說:「夫孝者,天之經,地之義,立身之道。」

「孝」字涵義至廣,自「立身行道,齊家治國平天下。」以至「究竟涅槃,度親出苦。 」 無一不與孝道有關。

一般人但知儒家提倡孝道,卻不知佛教也最注重孝道,孝道是佛法的大根大本,世尊不但教人盡入世之孝道,更是講究出世之大孝。

本師 釋迦如來曾說:「吾因孝道而及早成佛。」「大孝釋迦尊,歷劫報深恩。」佛弟子侍奉雙親,除了恭敬奉養,膝下承歡,光耀門庭外,更要於父母在世,未信三寶者,令生信心;於諸戒行有所缺失者,當和顏相勸使守禁戒;於諸佛理不明者,使其修學增慧。總之,要使父母離苦得樂,往生佛國,才是大孝中之大孝。

擷取自:《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 語譯.注釋》 / 尊貴 龍德嚴淨仁波切 著©

2024年4月4日時逢清明追思祭祖,觀音山 4月3日(三) 晚上7:30,舉辦「觀音山 2024清明祭祖──大悲觀音超渡法會」,禮請臺灣薩迦寺法師修持金剛乘特有「觀世音菩薩超渡法」。

此法不僅能迅速蠲除自身所造諸業,亡者或鬼道眾生還能蒙受法益,脫離苦痛境界,得度至 阿彌陀佛極樂淨土或超薦至三善道。

若父母已往生,可以為父母恭立「超薦蓮位」,願能承佛菩薩之加持庇佑;若父母在世,應盡力以佛法利益他們,勸他們學佛、布施行善,並為父母之冤親債主恭立「超薦蓮位」,解冤釋結,蒙佛力加持往生善趣,祈願父母現世長壽無病。

亦可為歷代祖先、六親眷屬、冤親債主、墮胎流產嬰靈、地基主等,恭立「超薦蓮位」,祈願仰承諸佛菩薩的殊勝願力,使現世者長壽安樂,亡者離苦得樂、往生善趣。


🌺 恭立「超薦蓮位」▸https://bit.ly/47XDmhU

(開放登記至4月3日晚上6:30截止)


──────────────────

觀音山 2024清明祭祖──大悲觀音超渡法會

https://www.fazang.org/qingming

■ 法會日期|2024年4月3日(三)

■ 法會時間|晚上7:30 (GMT+8)

──────────────────


觀音山法藏 YouTube 全球直播,歡迎線上參與法會:

https://bit.ly/2BB175Z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info/events.php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觀音山吉祥洲的沙龍
34會員
3.1K內容數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學佛修行的人,要懂得把握機會來修福修慧。因為學佛的慧命並不一定長長久久,有時候是很短暫,這與每個人結的佛緣有關。不管過去生結的緣如何,今生有幸接觸佛法,就要用心地深結佛緣。」修行主要是修福和修慧二類:孝順父母、布施供養、做利益他人等,屬於修福;念佛、拜懺、打坐、聽開示、讀佛經,減少煩惱,屬於修慧。
2025/04/29
生而為人,都逃脫不了因果業力法則。以佛法的方式如法地懺改,才能令業力稍微平息,才有機會過平順的生活。現在是藏曆具香月一萬倍功德增長期間,觀音山舉辦多場可以讓我們廣修供養、消災除障的轉運祈福法會,敬請把握機會登記參加!
Thumbnail
2025/04/29
生而為人,都逃脫不了因果業力法則。以佛法的方式如法地懺改,才能令業力稍微平息,才有機會過平順的生活。現在是藏曆具香月一萬倍功德增長期間,觀音山舉辦多場可以讓我們廣修供養、消災除障的轉運祈福法會,敬請把握機會登記參加!
Thumbnail
2025/04/28
為何觀音山定期舉辦超渡法會?因為生死乃輪迴定律,只要沒有超脫三界,那麼靈識必定在六道之中投胎流浪。人往生之後,將來要再輪迴到哪一道,全憑生前所造作的善惡業決定;如果死後有家親眷屬懂得用佛法的方式來建立功德,迴向給亡者,那麼就可以改變亡者的境界。
Thumbnail
2025/04/28
為何觀音山定期舉辦超渡法會?因為生死乃輪迴定律,只要沒有超脫三界,那麼靈識必定在六道之中投胎流浪。人往生之後,將來要再輪迴到哪一道,全憑生前所造作的善惡業決定;如果死後有家親眷屬懂得用佛法的方式來建立功德,迴向給亡者,那麼就可以改變亡者的境界。
Thumbnail
2025/04/28
2025年4月28日適逢具香月及 禪定勝王佛節日,當日所行功德增長10,000X100倍。觀音山敬邀您把握殊勝難得的吉祥日,廣行眾善、深植福田,盡力行功立德、積資淨障,虔誠地懺悔、化解冤欠與業障,必能招感諸佛菩薩護佑與加持,累積往生淨土福慧資糧。
Thumbnail
2025/04/28
2025年4月28日適逢具香月及 禪定勝王佛節日,當日所行功德增長10,000X100倍。觀音山敬邀您把握殊勝難得的吉祥日,廣行眾善、深植福田,盡力行功立德、積資淨障,虔誠地懺悔、化解冤欠與業障,必能招感諸佛菩薩護佑與加持,累積往生淨土福慧資糧。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