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Sharon跟Twenty都是旅行咖,很喜歡挑戰一些很少人去過、帶點冒險成分的旅遊點。
比如Twenty就曾探訪埃及,當時抱著雄心壯志,想親身感受電影《神鬼傳奇》的拍攝地 – 阿布辛貝神殿氣勢磅礡的現場。
然而阿布辛貝神殿可不像希臘神殿那樣是個「殿」。它其實就是一座山,而神像沿著山壁鑿刻而成,整個氣勢磅礡讓人一見膝蓋就軟,不由自主地跪下。
那種震撼,差不多可以被列入「人生必去X大景點」。
可要去到那也不簡單。必須做足功課,還要能應付突變狀況。
像是Twenty在埃及時就遇上沙塵暴,後來是靠著旅行中認識的朋友幫忙,才能在沙漠中跋涉到阿布辛貝神殿。驚險刺激,可這就是旅行啊,有主題、有規劃,即使中間遇上小意外,只要沒有迷失在黃沙裡,認準目標就能留下一生難忘的回憶。
其實旅行跟做品牌很像,一開始誰不想大幹一場啊?
但是只有情懷是無法帶你到任何地方。因此需要訂立方向,在有限的成本跟條件之下,作相因應的規劃及執行,才能為品牌有效地留下記憶點。這就是「品牌的精準定位」,讓你不至於花錢買浪漫。
「品牌定位」就是找到適合自己的目標跟位置,做出差異化。
一旦商品在消費者的心中占有位置,當他們需要時,能零秒想起品牌。
比如說,出席婚禮或是重要場合時,會想揹一咖CHANEL包撐場;
旅遊時,選擇好推好裝又有質感的Rimowa。
其他像是買Notebook、手機、高跟鞋、手錶…甚至想買杯咖啡時,你腦袋出現的第一個牌子,就代表這個品牌已經佔據了你的心,你抱著天然的好感,即使有其他牌可供選擇,它們就要花更多力氣說服,才會讓你想更改購物選擇
當然不止嘍。
一般常給的建議是初創要考慮三大定位:市場定位、產品定位、品牌定位。
但是這三者是什麼關係?發展有先後順序嗎?
我們用一個例子說明好了:
Sharon和Twenty相遇的前公司,是一個智能家電的新創品牌,它的發展歷程是這樣的,一開始品牌定位就採取高端、洗鍊風格,市場鎖定都會白領菁英,而這個族群的特徵是重視生活質感、願意花多一點錢使用好東西,因此產品必須兼具高品質與高顏值,還要能展現品味。
一旦釐清這些重點之後,公司投入大量資源,研究跟開發一系列的生活家電,並加入智能管理系統及軟性服務,以打造完整的智能家電服務,來拉高整體產品價值與獨特性。
提供這個例子,是要讓大家看出其中的關聯性與合理性,但其實品牌、市場、產品的定位,思考上沒有絕對的順序,只是建議定位清楚後再投下資金跟人力發展。
否則若是品牌定位低調奢華,市場鎖定一般民眾,產品又走俗麗且沒特色的路線,這樣子的邏輯混亂,消費者自然看不懂品牌,覺得「與我無關不會買單」。
天啊,要是這種失誤發生在新創公司,很容易就game over了。
先偷偷告訴你,許多品牌會花上數百萬找品牌顧問公司來做策略。(也太豪了吧…)
創業當然沒這種深口袋,還好我們趕緊地來分享幾個方法:
Twenty常用的市場分析理論是SWOT(竟然?!)。
SWOT是優勢(Strengths)、弱項(Weaknesses)、機會(Opportunities),及威脅 (Threats)。這四個考量點,又可以倆倆歸類去分析內部及外部狀態。
對內,是自身品牌的企業資產、產品優劣勢等…;
對外,則是評估市場跟大環境。
有一個重點是,必須就當時的時空點,去衡量盤點自身籌碼。總和列舉S/W/O/T考量點之後,就可以快速地制定商業策略,清楚潛在風險跟未來發展方向。
看起來很學院派,但其實簡單又實在。
優勢就是把自己的背景專長跟特色組合,能以一句話介紹出自己品牌,讓人快速理解且留有印象。
以Twenty的前公司 #GeorgJensen 為例:
品牌優勢是「北歐的工匠工藝」、「銀器」、「丹麥皇室御用」的,這立馬就能跟其他競品區隔開來。
但是相對的,每一樣設計都必須經過丹麥皇室認可,自然需要更多的時間跟溝通成本,這就會是個缺點。當然也存在著機會及風險。
雖然感覺方法很老派,可SWOT確實能幫助品牌對自己有較清楚的定位,得以判斷眼前的機會或者決策是否適合自己。比較不容易被「流行」、「市場潮流」給帶歪而愈變愈平庸。
而且SWOT分析除了適合初成立的公司,也適合已經成立一段時間、但迷失發展方向、需要品牌重塑(Rebranding)的企業,它能幫忙找回自身定位。
怎麼說呢?
已經經營一段時間的公司,其實更有數據跟證據可提供分析情勢。在評估「優勢、缺點、機會跟威脅」時,更有依據,而且在機會選擇跟承擔風險時,也更知道將面臨到什麼。
比如 STP(市場區隔Segmenting、目標市場Targeting、產品定位Positioning)。依Twenty所見,STP比較適合評估產品進到一個新市場的策略。
舉例像是UNIQLO在日本定位,其實偏向平價男裝。
這是因為日本可選擇的品牌多,而且日本男生較重視穿著及個人品味,因此UNIQLO通常不是男性約會、正式穿著的首選,而是居家系列受歡迎;
但是在台灣,可選擇的男裝品牌少,台灣男生也不花太多時間、金錢在穿著上,所以UNIQLO變成一個很強勢的選擇,上班、約會裝扮都會優先考慮它。
超有趣的吧!
就算覺得台日已經很友好,文化比較可互相理解了,但市場不一樣,UNIQLO在兩地的受眾、定價、行銷手法也會不同。
相似的概念,也可觀察台灣跟國外的ZARA,或其他在台很夯的品牌,從店面風格、選品、廣告及通路模式,甚至選擇的代言人或KOL,是不是也不一樣呢?
回到前提,分析方法很多,沒有好壞、只求適合。
使用不同的分析工具,只是幫助你更快找到當下可採用的策略。
這一趴最好玩也最任性了。你想過怎麼作競品研究嗎?
難不成讀一堆報告跟文獻,還是作實驗?
說對一半,還真能做點特別的實驗。
回顧Twenty在精品公司工作時,還只是個初階設計師,負責產品設計,還沒有機會參與品牌定位、擬定策略…這類高端的工作。但是當時她作的事,超.夢.幻!
為了作一個又美又好的設計,她第一步是負責逛街,把市場上最好的東西全買下來(這是什麼土豪的行為 !),再分析它貴在哪裡、好在哪裡。
是不是超浮誇?
你能想像為了設計跟開發一個手提包,就買遍HERMÈS、LV、CHANEL、FENDI嗎?只要是市場上受歡迎的,就連Michael Kors、COACH、UNIQLO也不放過(簡直人神共憤)。
包買回來之後,就在公司內部找超多人體驗試揹,紀錄好用/不好使用、喜愛/缺點,並觀察揹法、模擬使用場景、測試承重…大範圍地收集意見。
接下來是最豪邁的部分,就是把.包.拆.了!
分析內建、構造、材質…找出優缺點跟原因,未來就能取其精髓、避開誤區進行設計。
又是一句話,「魔鬼藏在細節裡」,這個細節就是方方面面都舒服好用的設計。
人在江湖走,哪可能不濕鞋?
再次隆重介紹Twenty的前東家Georg Jensen,及說一個曾經翻車的小故事。
Georg Jensen現在已經是北歐精品的代名詞。
它以低調內斂的「斯堪地那維亞」風格,及北歐工藝的匠心精神,風靡了全球。不誇張的說,許多人會存錢購買珠寶及生活家居系列,以作傳家,因為它代表恆久且凜然的個人品味。
然而十幾年前,品牌在前進大陸市場時,卻踢了鐵板。
最開始這個品牌是以「銀器」起家的。特別選用「銀」材質,是因為它有一個非常夢幻的意象—銀的金屬光澤,像是北歐的極光,又像丹麥夏夜的光彩。隨著時間的變化,器物會慢慢地從亮面變霧、發黑,會需要手工打磨發亮。
這蘊含了自然、歲月與人的溫度。
這原本應該是品牌最獨特的特點,卻沒想到進了中國,成了最大的缺點。
眾所周知,大陸市場偏好金光閃閃、貴氣十足的物件,而這和品牌的調性不符。在必須維持「銀」、「低調內斂」的設計原則下,品牌作了很多努力,像是在北京東城區玉河橋畔的傳統四合院裡,開設Georg Jensen Hus複合式餐廳—一個集「藝術 × 設計 x 美食空間」為一體,希望能傳遞真實的丹麥設計、飲食文化與生活美學,潛移默化中國市場。
這個思考是好的,可給100分。問題點在於當時品牌為了擴大市場接受度,開始一系列無止盡的開發,作皮件、鋼筆、腳踏車、眼鏡、雪茄盒,甚至是麻將組…等品項。你能想像購買一組「會變霧發黑」的麻將組嗎?感覺很不吉利,也看不懂這個精品在幹嘛。
可想而知,Georg Jensen迎來在中國市場的慘敗,因為沒有堅守品牌特點,為了迎合文化而去開發跟品牌精神差異極大的品項,最終品牌印象就愈來愈模糊。
品牌定位很重要,但是大家也不用擔心一旦定位錯了,就會面臨失敗。同樣Georg Jensen的例子,現在在中國也沒有銷聲匿跡,甚至擁有一群忠實客戶。
為什麼?因為Georg Jensen本質的品牌力還是有的,只是一時策略錯誤。再者,十多年前中國的環境,確實不喜歡精緻簡約的風格,畢竟當時沒人會去買「需要時時擦拭保養」的器物。
但是近年來,隨著北歐風潮盛行,也影響中國的審美,從小紅書、IG上開始傳播「斯堪地那維亞」美學,就知道接受度愈來愈高的。
這告訴我們,審美是會隨時代而流動改變。因此品牌過往的失誤,並不是選錯市場,是沒有定好「品牌定位」,立場變來變去,讓客戶對品牌的印象混亂,感受不到價值。
這種情況在台灣品牌也常常發生,看著眼前的潮流跟熱度,就一窩蜂發展和自己的品牌調性不符的產品,追求立即轉換的經濟價值,最終趨向品牌就失去特色。
慶幸的是,Georg Jensen故事告訴我們:
錯的定位會讓你繞遠路,但是重新定位的時間永遠不嫌晚。
一個成功的品牌經營,其實一直都在進步,關鍵不在於改變了多少,而是始終堅持一句話能介紹出品牌特色原則,創造出市場的辨識度。
還喜歡分享的觀點跟小故事嗎?
Twenty's Podcast有滿坑滿谷的例子,趕快去收聽
📍《Cheap as Chips 小故事大品牌》:https://20s-cheapaschips.firstory.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