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究竟是天災還是人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近日國際新聞充斥著暴雨報導,巴西、肯亞、阿聯酋、廣東、香港等地都因暴雨造成嚴重災害。身為地球村的一員,你可曾想過這接二連三的暴雨究竟是天災還是人禍?你可曾想過這也許與人類的生活習習相關?抑或你僅認為那不過就是一則則遙不可及的國際新聞?


想像一下吧。假設某日窗外降下傾盆大雨,瞬間的暴雨來不及排除,街道迅速化為小河。路上行人因水流衝擊而不慎滑倒。水勢更流進一樓住家,沉甸甸的家具被浮力撐起後開始四處漂流。突如其來的災害讓當地居民生活陷入混亂,積水何時退去仍無法預估,財產損失亦難以估計。若此事發生在你的居住地,你是否能夠承受此等事件的衝擊?


到目前為止,許多的科學家都已針對地球暖化與熱浪暴雨之間的關係做了深入的研究。報導說明,由於地球升溫的緣故,空氣中可容納更多的水氣,拉長了降雨的時間間隔,以致於極端氣候的發生越趨頻繁。但是,是怎樣的事情會導致地球暖化呢?


所謂的地球暖化是指地球表面的大氣跟海洋的平均溫度因溫室效應而上升。而溫室效應則是指大氣中存在了過多的溫室氣體(譬如一氧化氮、二氧化碳、甲烷),溫室氣體會吸收陸地跟海洋的熱輻射,並將溫度鎖在地球表面從而形成溫室效應。那麼,是誰大量製造溫室氣體?科學家研究報告指出,地球暖化始於第一次工業革命,化學燃料的使用製造了大量的碳排放量。也因此,資本主義國家開始尋求解決方案,以彌補其造成的環境影響。以英國政府為例,其持續降低燃煤發電佔比,並承諾於 2030 年全面禁止銷售燃油車,只是當綠色能源與經濟發展發生衝突時,政府還是做出了妥協,選擇延後政策實施。
(註:使用電池是否真的環保並不在此篇文章的討論內容內)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人為因素嗎?鑑於都市交通計畫,鋪設柏油路面阻礙雨水自然滲透地面,以致需要下水道系統排水,排水速度又與排水管洞口半徑相關,若垃圾或是塵土落入了排水道成了淤泥而阻塞了排水孔,將大幅降低排水速度,倘若此時突然遭逢豪大雨,則容易導致積水或淹水。還有,經濟發展過程中,若遇到不肖業者濫砍山林,當少了老樹深根緊抓土壤的山坡經不起大雨沖刷時,將可能面臨直接崩塌的後果,土石流傾瀉而下或是直接引發山崩。


上述種種,都說明了人類與這些看似天災的災難脫不了干係,而這些災難正由當代的你我他及未來子孫共同承擔。面對如此嚴峻且迫切的議題,你是否願意一起集思廣益,探討可行的解決方案,以期為下一代營造更為健康宜居的生活環境?


參考新聞:

巴西: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VOb29kGflU

廣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0HEd1FH6bo

阿聯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FjSUjBHY-Q

肯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P0vQ0PMu4c



你好!我是三土。謝謝你看到最後...

  • 若你對我的文章感興趣,歡迎追蹤我,我會持續分享我的生活小經驗。
  • 若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送我愛心,你的支持是我持續寫作的動力。
  • 對攝影有興趣的人歡迎追蹤我的IG,沒興趣的人也可以來隨意逛逛。


🧐🧐🧐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如何養成節儉習慣?我簡單舉個例子。
我不敢說我完全相信,但生活中似乎有一股說不出的神秘力量在指引著。
你會如何用食物來描述愛情發展?
如何養成節儉習慣?我簡單舉個例子。
我不敢說我完全相信,但生活中似乎有一股說不出的神秘力量在指引著。
你會如何用食物來描述愛情發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凱米颱風把中南部淹成水鄉澤國,許多人的家當來不及撒,全部泡在水裡,傢俱、車子、機車,損失慘重。這是天災,也是人禍,雨量驚人排水不及,加上數年未有颱風進來,許多廣告看板螺絲脫落生鏽而未察覺。生活就是跟無常打交道,所以老智者常要我們隨時提高警覺、戒慎恐懼,在平安順遂的時候多多廣結善緣,做福來囤,以備不時
Thumbnail
同樣是同事介紹的,若需要知道土石流及大規模崩塌的預警,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的土石流防災資訊網可供參考。
Thumbnail
這次的風雨 突然收到一句話 「萬 象 更 新」 .後續再慢慢做土地療癒. .直覺好像不能做. .只能眼觀. .要風雨過後才能慢慢修復. (打這段時有種很想哭泣跟心痛的感受) .土地跟植物. .這是大自然的法則. .要尊重. .感覺他們帶來課題 .要我們學會珍惜跟擁有
Thumbnail
文章介紹在陰雨天氣中對人體的影響,以及探討了降雨的形成原理和對不同地區的影響。同時提出了全球暖化和氣候變遷的因應措施。
Thumbnail
還記得一個月前的403大地震嗎? 應該很難忘,因為直到5月現在還是餘震不斷,包括規模5.0以上的地震,如423搖得人心惶惶。然而,大家是否記得403前一連串的大雨特報、高溫特報? 最新研究指出, 氣候本身也可以在改變地震發生深度的壓力狀態方面發揮作用。。。
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的天然災難,為什麼? 這些災難的存在先是設想它們都是考驗,都是一場一場的考試,我們要怎麼去應對? 如果不要屈服於災難,那必然我們就必須做一些什麼事情來保護所有的生命。 通過對自然災害發生機制的深入研究,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這些災難的本質,並開發更有效的預測和監測方法。這包括地震
想必大家最近應該聞鎮色變吧! 地震,來得突然。 天氣變化,更是令人消化不良。 不要小看中暑這件事,最近熱到不行的天氣,若不多補充水分,真的會中。 中暑,不是病,但中暑起來,還是會要人命的..... 突然飆高溫的天氣,讓人身體的平衡有些措手不及,若發現突然盜汗,頭痛不已,真的就要注意自己是否
我願ESG與你同在, 未來生活,從聚焦ESG開始!   伴隨氣候變遷而來的生活變化是什麼?   許多科學家皆指出, 地球迄今較工業革命前增溫攝氏1.1°C, 已足以加劇目前嚴峻的熱浪、野火、風暴和水患。   2022年亞洲地區發生2例洪災, 淹出生活環境的無奈   巴基斯坦洪
Thumbnail
漫長的夏季後會下雨 也許伴隨幾個地震 然後忽然吹起冷風 冬天便一陣大風吹地坐定了位置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凱米颱風把中南部淹成水鄉澤國,許多人的家當來不及撒,全部泡在水裡,傢俱、車子、機車,損失慘重。這是天災,也是人禍,雨量驚人排水不及,加上數年未有颱風進來,許多廣告看板螺絲脫落生鏽而未察覺。生活就是跟無常打交道,所以老智者常要我們隨時提高警覺、戒慎恐懼,在平安順遂的時候多多廣結善緣,做福來囤,以備不時
Thumbnail
同樣是同事介紹的,若需要知道土石流及大規模崩塌的預警,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的土石流防災資訊網可供參考。
Thumbnail
這次的風雨 突然收到一句話 「萬 象 更 新」 .後續再慢慢做土地療癒. .直覺好像不能做. .只能眼觀. .要風雨過後才能慢慢修復. (打這段時有種很想哭泣跟心痛的感受) .土地跟植物. .這是大自然的法則. .要尊重. .感覺他們帶來課題 .要我們學會珍惜跟擁有
Thumbnail
文章介紹在陰雨天氣中對人體的影響,以及探討了降雨的形成原理和對不同地區的影響。同時提出了全球暖化和氣候變遷的因應措施。
Thumbnail
還記得一個月前的403大地震嗎? 應該很難忘,因為直到5月現在還是餘震不斷,包括規模5.0以上的地震,如423搖得人心惶惶。然而,大家是否記得403前一連串的大雨特報、高溫特報? 最新研究指出, 氣候本身也可以在改變地震發生深度的壓力狀態方面發揮作用。。。
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的天然災難,為什麼? 這些災難的存在先是設想它們都是考驗,都是一場一場的考試,我們要怎麼去應對? 如果不要屈服於災難,那必然我們就必須做一些什麼事情來保護所有的生命。 通過對自然災害發生機制的深入研究,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這些災難的本質,並開發更有效的預測和監測方法。這包括地震
想必大家最近應該聞鎮色變吧! 地震,來得突然。 天氣變化,更是令人消化不良。 不要小看中暑這件事,最近熱到不行的天氣,若不多補充水分,真的會中。 中暑,不是病,但中暑起來,還是會要人命的..... 突然飆高溫的天氣,讓人身體的平衡有些措手不及,若發現突然盜汗,頭痛不已,真的就要注意自己是否
我願ESG與你同在, 未來生活,從聚焦ESG開始!   伴隨氣候變遷而來的生活變化是什麼?   許多科學家皆指出, 地球迄今較工業革命前增溫攝氏1.1°C, 已足以加劇目前嚴峻的熱浪、野火、風暴和水患。   2022年亞洲地區發生2例洪災, 淹出生活環境的無奈   巴基斯坦洪
Thumbnail
漫長的夏季後會下雨 也許伴隨幾個地震 然後忽然吹起冷風 冬天便一陣大風吹地坐定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