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則新聞:台灣的年輕登山家張元植於攀爬法國白朗峰時意外墜崖身亡。其實山難新聞並不罕見,但失去如此年輕又熱愛登山的冒險家,卻也還是感到有些遺憾。
沒關注登山的人對於張元植應該很陌生,他從13歲開始接觸登山後,即陸續攀登多座台灣高山,成年之後嘗試挑戰世界高峰,是一名年輕的台灣登山家。西元2021年時,公共電視台還錄製了一系列的實境節目,跟著四位年輕登山家前進台灣高山,其中一集就是播出張元植帶著媽媽跟拍攝組員一同挑戰聖稜線。張元植也曾於專欄中寫下他認為的登山與生命的連結,並描述了他是如何面對生命及其意義。
《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影集呈現四位年輕登山家的生命故事與影響他們深遠的四座山-奇萊北峰、聖稜線、八通關古道,及南湖大山。每一段山嶽路線都緊扣著不同面向的生命歷程;看大自然所帶來的療癒之力、冒險時的進退抉擇、漫步於原始森林的動物相遇、帶領著初入山林的人們找到獨屬於自己的大自然。
張元植:「在熱愛的事情上投注生命與熱情,就算有其風險,依舊要直面死亡。如此,也才是真正認真的直面生命。」
雖然張元植不幸罹難,但他留下了他的人生態度,也就是在熱愛的事情上投注生命與熱情,而登山就是他生命中非常熱愛的事情。那麼,我的人生態度呢?
我也爬山,但我體力不好,我自知目前能力尚不允許我追求百岳,貿然執行自身能力外的活動都可能造成他人困擾,甚至還會有生命危險,所以我大多攀爬6小時內可完成的小山,能走完台北大縱走就已經覺得自己很棒了。很顯然地,爬山並非我熱愛的事情。為什麼我還要去爬山呢?我想這個問題拿去問馬拉松跑者應該也是類似的答案吧。
我覺得爬山是一種自我探索跟挑戰。爬山其實很辛苦,每回爬到最後總是吶喊著下次不來了,但當抵達制高點看見遼闊的景色之後就瞬間遺忘剛剛路途中的痛苦,還會一邊肯定自己做到了,一邊輕鬆的計劃著下一次的爬山路線。爬山不單靠體力,還需要耐力跟意志力,透過不斷的克服身體疲勞跟自我喊話,用適合自己的速度一步一步確實的往上爬才有機會成功抵達終點。
有時候我遇到挫折也會想去爬山,當我感受到爬山之苦時,我就會跟自己說:「如果爬山這麼苦我都可以克服了,那點挫折還算什麼?」接下來只要我爬完了這一程,我就會把挫折拋到腦後並振作起來。
對我來說,爬山的感覺跟人生很像,人生就是透過不斷的自我探索來迎接一連串的挑戰,挑戰過程也許很辛苦,但只要堅持下去,成功完成挑戰的喜悅就可以繼續支持著自己迎接下一個挑戰。所以,我的人生態度就是「堅持」跟「堅強」。
你的人生態度呢?也問問自己這個問題吧!
參考資料
報導者專欄:張元植/登山中的死亡,對生命的凝視
公視節目: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 第二集
你好!我是三土。謝謝你看到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