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定聚奎居:被結界守護著的美麗建築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聚奎居外圍好像有「結界」,一種能量場。

那是一種經過時間的淬煉,再被好好整理、被好好珍視著的地方,才會散發著的氣息。

是那種真的能用眼睛看到的結界嗎?才怪,簡單說就是當遊客比較少的時候,整個樓房變得很安靜,走過迴廊、拱圈、樓梯,讓人產生的感受吧,那個當下變得很厚實,待在結界裡面,「靜謐」可能是最好的形容。

下雨的那天去聚奎居,我真的心整個都靜下來了,烏日的巷弄間隱藏著的這間老洋樓,它經歷好多事情,但也好好的被保存到現在,如果有去台中時,不妨花個兩個小時,到聚奎居走走吧。

凝視時光流轉的軌跡—聚奎居

隱身在平房巷弄間的華美古宅,聚奎居就位於臺中烏日大肚山腳下的鄉間小路,距離台中高鐵站只有兩公里左右,絕對值得到此一探究竟。

它的華麗精巧,在初踏入時一眼便感受得到,正身是兩層樓的西式洋樓,左右護龍則是傳統的閩式建築,東西方的建築美學融合,傳統與現代建築的交會,形成代表性的建築特色。

它的動人故事,等待著被更多旅人發現,歷經富貴人家的燦爛時光,走過一段荒廢傾頹的歲月,

聚奎居初登場,故事源自這位坐擁百甲田地,重量級的大地主

約在1930年,日治時期烏日地區的富紳陳紹宗先生出資興建聚奎居,陳紹宗先生把這棟宅第取名為「聚奎」,可以他看出最初建造時的心願—「奎」是天上的文曲星,象徵著希望陳家能夠文運昌隆。在日本時代,烏日地區曾經流行一句諺語「無錢找文堂,無米找聯芳」,陳紹宗就是聯芳米店的大股東。聚奎居採用的紅磚、洗石子、洗磨子技術都是在二十世紀初期,新的建築工法,足以作為建築從傳統走向現代的見證,也能反映烏日的人文歷史。

荒蕪過後,再度重現的風華

國民政府遷台後,陳家受到了土地改革的衝擊,所收受的田租大幅減少,田產喪失,而後陳紹宗先生驟然離世,其後代陷入產權爭奪…….。滄海桑田,人事已非,這棟華美豪宅的產權幾經流轉。在幾乎荒蕪頹傾,漫長的修復工程之後,2020年開始對外開放, 

聚奎居建築立面,正面。作者拍攝

聚奎居建築立面,正面。作者拍攝


當旅人來到這裡,穿過結界、一步一步走上樓,也許你也可以感受到聚奎居散發的美麗氣息,哀愁只佔很少的成分,來這裡拍拍美照,心情也會跟著遼闊起來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telier Neverland:看得到海的房間
10會員
38內容數
藝術家能夠創作出一朵花、一片海、一個內心寧靜的地方。歡迎關注這一個小小的地方,不定期分享各種關於生成式AI應用於藝術創作、音樂創作、文學、視覺藝術的過程、方法和心法。 全文使用的照片,皆來自自己的攝影或另一位攝影師Y的作品,Y的作品皆已取得公開發表的授權,如欲轉貼或其他合作,務必來信事先溝通。
2025/03/17
介紹Hiroshi Senju千住博的畫作《Waterfall on Colors》,描述畫作的色彩、構圖、藝術家的創作理念,以及畫作背後的創作背景與心境。
Thumbnail
2025/03/17
介紹Hiroshi Senju千住博的畫作《Waterfall on Colors》,描述畫作的色彩、構圖、藝術家的創作理念,以及畫作背後的創作背景與心境。
Thumbnail
2024/12/30
2023年,去年了我一共去了澎湖兩次。一次是在夏天,2023年的六月,前面幾天和朋友一起旅遊,後面留下來自己看了人去第一次的澎湖花火節,好燦爛啊。沒想到2023年12月剛好有一個數位發展部的計劃,我又去出差旅遊了。想說時隔一年還是印象深刻,寫下來和大家分享,第一次見識到澎湖的冬天,真的名不虛傳的風大
Thumbnail
2024/12/30
2023年,去年了我一共去了澎湖兩次。一次是在夏天,2023年的六月,前面幾天和朋友一起旅遊,後面留下來自己看了人去第一次的澎湖花火節,好燦爛啊。沒想到2023年12月剛好有一個數位發展部的計劃,我又去出差旅遊了。想說時隔一年還是印象深刻,寫下來和大家分享,第一次見識到澎湖的冬天,真的名不虛傳的風大
Thumbnail
2024/12/25
畫師們:走進16、17世紀尼德蘭繪畫時代 這個特展在奇美博館正在展出中,為了臨摹靜物畫,我也去看了這檔展覽。並且最後挑選了Still Life with Flowers這幅作品來臨摹。(現場不能用油畫臨摹喔!只能鉛筆)。看了現場作品後,我買了一個資料夾,回到工作室慢慢畫。
Thumbnail
2024/12/25
畫師們:走進16、17世紀尼德蘭繪畫時代 這個特展在奇美博館正在展出中,為了臨摹靜物畫,我也去看了這檔展覽。並且最後挑選了Still Life with Flowers這幅作品來臨摹。(現場不能用油畫臨摹喔!只能鉛筆)。看了現場作品後,我買了一個資料夾,回到工作室慢慢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太保東勢寮 嘉義太保東勢寮的老宅和周邊地區,因為距離故宮南院不遠,因此常被遊客忽略。然而,這裡卻有著獨特的鄉村風貌和歷史韻味。老宅區的鄉村小路蜿蜒曲折,兩旁是各式各樣的民宅,有的充滿生機,有的則已顯得有些凋零。 回憶和歷史 這些老宅,有的可能已有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歷史,承載了當地居民的回憶和歷
Thumbnail
太保東勢寮 嘉義太保東勢寮的老宅和周邊地區,因為距離故宮南院不遠,因此常被遊客忽略。然而,這裡卻有著獨特的鄉村風貌和歷史韻味。老宅區的鄉村小路蜿蜒曲折,兩旁是各式各樣的民宅,有的充滿生機,有的則已顯得有些凋零。 回憶和歷史 這些老宅,有的可能已有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歷史,承載了當地居民的回憶和歷
Thumbnail
嘉禾新村是位於臺北市歷史悠久的眷村,提供豐富的歷史底蘊和文化體驗。這裡有介紹關於嘉禾新村的園區資訊、歷史演變以及特展,欣賞日式聚場、防空洞等特色建築。是一個適合獨自悠閒漫步、也可以全家一同前往、深度體驗臺灣歷史的好地方。
Thumbnail
嘉禾新村是位於臺北市歷史悠久的眷村,提供豐富的歷史底蘊和文化體驗。這裡有介紹關於嘉禾新村的園區資訊、歷史演變以及特展,欣賞日式聚場、防空洞等特色建築。是一個適合獨自悠閒漫步、也可以全家一同前往、深度體驗臺灣歷史的好地方。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臺中市眷村文物館等地方的旅遊景點和美食,值得一遊的好去處。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臺中市眷村文物館等地方的旅遊景點和美食,值得一遊的好去處。
Thumbnail
穿越狹窄的臺南中西區巷弄,探索舊宅的歷史和風情,每座老宅都蘊藏著無數故事,對這片土地有了更多的理解與熱愛。
Thumbnail
穿越狹窄的臺南中西區巷弄,探索舊宅的歷史和風情,每座老宅都蘊藏著無數故事,對這片土地有了更多的理解與熱愛。
Thumbnail
中正紀州庵文學森林位於台北市中正區,為一處融合文學、歷史與自然景觀的文化地標。這裡的玄關入口具有獨特的設計風格,讓人一踏入便能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氛圍。 玄關處保留了日治時期的建築風格,木質的門框與瓦片屋頂,散發出一種古色古香的氣息。入口處設有精心佈置的花園,植栽與石燈籠相映成趣,營造出寧靜而優雅的氛
Thumbnail
中正紀州庵文學森林位於台北市中正區,為一處融合文學、歷史與自然景觀的文化地標。這裡的玄關入口具有獨特的設計風格,讓人一踏入便能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氛圍。 玄關處保留了日治時期的建築風格,木質的門框與瓦片屋頂,散發出一種古色古香的氣息。入口處設有精心佈置的花園,植栽與石燈籠相映成趣,營造出寧靜而優雅的氛
Thumbnail
聚奎居外圍好像有「結界」,一種能量場。 那是一種經過時間的淬煉,再被好好整理、被好好珍視著的地方,才會散發著的氣息。
Thumbnail
聚奎居外圍好像有「結界」,一種能量場。 那是一種經過時間的淬煉,再被好好整理、被好好珍視著的地方,才會散發著的氣息。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臺北的兩座九龍城寨建築,描述了它們與九龍城寨的相似之處和變遷。透過敘述,帶領讀者體驗這兩座建築的歷史和註定被改建的命運,讓人感到回憶逐漸消去的感慨。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臺北的兩座九龍城寨建築,描述了它們與九龍城寨的相似之處和變遷。透過敘述,帶領讀者體驗這兩座建築的歷史和註定被改建的命運,讓人感到回憶逐漸消去的感慨。
Thumbnail
臺中聚奎居是一座建於日治時期的中西合璧古蹟,融合了閩式三合院與巴洛克式洋樓的風格。聚奎居提供旗袍和漢服租借體驗服務,遊客可以在復古場景中留下華美的倩影。本文介紹了聚奎居的特色景點、旅遊心得和營運資訊。
Thumbnail
臺中聚奎居是一座建於日治時期的中西合璧古蹟,融合了閩式三合院與巴洛克式洋樓的風格。聚奎居提供旗袍和漢服租借體驗服務,遊客可以在復古場景中留下華美的倩影。本文介紹了聚奎居的特色景點、旅遊心得和營運資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