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資產

含有「文化資產」共 26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淺碟的SDGs只是消化預算 #文化ESG不是只有投資面 在撰寫《超圖解SDGs》專書的過程中,我從「社會責任」的核心觀點出發,延伸探討企業社會責任(CSR)、大學社會責任(USR),進而聚焦於文化藝術組織所應承擔的社會責任。並釐清企業社會責任、藝術導向相關企業社會責任,以及博物館、美術館等公共文
Thumbnail
對於這樣一個擁有史蹟、考古的文資價值,同時還有著自然景觀的地點,其建設當然必須審慎權衡。然而,如果腦袋很直覺得想著建設等於破壞這樣的粗暴邏輯,人類文明不會進步,民生需求不被解決,這絕對不會是個正確的思維。文明需靠累積,也需要開創。
Sylvia-avatar-img
2 天前
說的也是,可能需要史學家、地質學家、建築師等各方會勘討論才能更好的生成與現有景色共榮,又能服務於民的設計啊!
乙二-avatar-img
發文者
2 天前
Sylvia 申請單位與核發單位品味都很差,加上反對方迂腐守舊,這是很難有好結果。
根據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資料顯示:新竹市的市定歷史建築有多達三十一個。其中內天后宮在新竹市俗稱為內媽祖廟,與文廟、武廟、城隍廟,夙稱為四大官廟,其中又與城隍廟、竹蓮寺同為新竹三間香火旺盛廟宇,而譽為新竹三大廟。 新竹內天后宮相關資訊:: 地址: 新竹市北區西門街184號 開放時間: AM05
Thumbnail
在桃園機場東南側,曾有座空軍基地,是早期兩岸對抗的最前線。後來,這座基地撤出,被指定為古蹟,修復活化再利用為「桃園航空城博物館」。這個七月,曾經風雲的基地部分設施將對外開放,展出那些轟轟烈烈的歷史。
Thumbnail
沿著木柵路緩緩走入巷弄,城市的喧囂聲逐漸遠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低調、靜默的時間感。這裡不像捷運站外那樣熙來攘往,也不同於文山區新開的住宅區,而是一條蜿蜒的生活軌跡,藏著一排排歲月的老宅。 木柵的老宅多為一層樓的紅磚平房或灰泥水泥屋,門框略顯傾斜,窗戶是老式木框,玻璃泛著時間的霧氣。有的屋簷還掛著泛
Thumbnail
向日葵大叔-avatar-img
2025/06/21
這裡走過。只有離開主幹道的巷弄才能走到過往的幽靜。
普普文創-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21
向日葵大叔 是呀!要走小徑。
在台灣許多地方都有因林業而形成的聚落,隨著禁伐而沒落,但仍值得好好保存,成為重要的時代記憶。最近,位在新竹竹東車站附近的「竹東林業建築群」,正式登錄成為新竹縣首個聚落建築群文化資產。
Thumbnail
走進屏東淨水場,探索日治時期建造的百年水利設施,見證歷史與現代科技的融合,感受兼具歷史文化與科學價值的「原屏東水道水源地」。
Thumbnail
舊蘭陽溪橋見證宜蘭鐵路百年歷史,卻面臨拆除危機。公路局欲拆除此指定為法定文化資產的橋樑,竟成功申請解除其文資身分。本文論述舊蘭陽溪橋的三大保存價值:1. 宜蘭首座現代化橋梁,促進溪北溪南發展;2. 二二八事件歷史現場,具有紀念意義;3. 可作為人行道,兼顧歷史保存與行人路權。呼籲政府重視文資保存。
Thumbnail
2025.06.09 新竹縣政府 歷經1年8個月的修復工程,新竹縣歷史建築新埔朱氏家廟於今(7)日正式竣工,並舉行隆重的竣工典禮。新竹縣縣長楊文科、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主秘張祐創、祭祀公業朱珍公管理委員會理事長朱建全、新埔鎮長陳英樓及多位地方民意代表與嘉賓出席,共同見證這座具有深厚歷史與文化價值的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