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資產
含有「文化資產」共 21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Kiki Chen的沙龍
2025/02/23
最後的貴族:王大閎與臺大校園建築展〔四〕賴仕堯教授談校園規劃
「最後的貴族:王大閎與臺大校園建築展」除了平面靜態展示外,主辦單位每個周末還會邀請建築界學者專家為民眾提供導覽與講解。2月25日,邀請了臺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賴仕堯。相較於上周徐明松老師著重於王大閎生命歷程的剖析,賴教授更側重在臺大校園規劃的背景分析;並且試圖從王大閎建築的特質中尋找線索,
#
文化資產
#
建築
#
臺大
11
7
Claydee
15 小時前
3
回覆
3
回覆
kiki chen
10 小時前
發文者
1
回覆
1
回覆
彼得的自由國度
2025/02/23
最美的古蹟圖書館限定美景!
星期假日,到中西區的圖書館裝文青😂😂😂 這是我第二次去。 一旁的洋紅風鈴木,正嬌豔綻放,粉紅花朵炸開枝頭,與圖書館米白色外牆相互襯映,景色宜人。
#
洋紅風鈴木
#
臺南市
#
中西區
15
4
❦ 莊小昕
1 天前
2
回覆
2
回覆
彼得
18 小時前
發文者
1
回覆
1
回覆
Kiki Chen的沙龍
2025/02/21
最後的貴族:王大閎與臺大校園建築展〔三〕農藝系考種館
臺大農藝系歷史悠久,前身為日治時期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的「作物學講座」(磯永吉教授)、「育種學講座」(市島吉太郎、安田貞雄教授)及「工藝作物學講座」(澀谷常紀教授),是日本在台灣進行農業研究發展的重要單位。1946年,臺北帝國大學改制為國立臺灣大學,並將這三個講座合併,正式命名為「農藝學系」
#
文化資產
#
台大
#
農藝系考種館
12
11
李英華
3 天前
3
回覆
3
回覆
kiki chen
3 天前
發文者
2
回覆
2
回覆
Kiki Chen的沙龍
2025/02/20
最後的貴族:王大閎與臺大校園建築展〔序曲〕
王大閎(1918-2018)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師,當年建築界的風雲人物,活躍於1950至1980年代,他的作品融合了中國與西方現代的建築風格,洋溢的才華無人能及。他為台灣留下了超過百件經典作品,光是臺大校園內就有近20件。2028年臺大將迎來百年校慶,特別策劃「最後的貴族:王大閎與臺大校園建築展」
#
文化資產
#
台灣大學
#
建築
15
4
李英華
4 天前
3
回覆
3
回覆
kiki chen
2 天前
發文者
1
回覆
1
回覆
Kiki Chen的沙龍
2025/02/19
最後的貴族:王大閎與臺大校園建築展〔二〕第一學生活動中心
建築師王大閎深受包浩斯現代主義風格影響,一九六○年代受台大校長錢思亮遴選,而留下許多在台大校園內的作品。其中最具代表的作品是1961年「臺大第一學生活動中心」。 位於臺大椰林大道底端、總圖書館左側的「臺大第一學生活動中心」,深紅朱漆挑高傳統大門,搭配黑色門框與金色鎖頭,白色的折板屋頂昂揚天際
#
文化資產
#
臺大建築
#
王大閎
16
5
乙二
5 天前
2
回覆
2
回覆
kiki chen
5 天前
發文者
2
回覆
2
回覆
Kiki Chen的沙龍
2025/02/17
最後的貴族:王大閎與臺大校園建築展〔一〕徐明松教授談王大閎
王大閎(1918-2018)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師、當年建築界的風雲人物,活躍於1950至1980年代,他的作品融合了傳統中國與西方現代的建築風格,洋溢的才華至今無人能及。 1953年來臺後,蓋了建國南路自宅令建築界為之驚艷,隨後完成的國父紀念館、外交部等多棟重要公共建築,更是名噪一時
#
王大閎
#
建築
#
市定古蹟
20
17
Sylvia
6 天前
3
回覆
3
回覆
kiki chen
5 天前
發文者
2
回覆
2
回覆
蒔緣的沙龍
2025/02/09
國家重要民俗活動—吃飯擔
介紹馬鳴山鎮安宮五年千歲歷史沿革,與《吃飯擔》的由來。並附圖說明五年千歲公園的美景,值得一覽。
#
生活
#
元宵節
#
文化資產
10
3
李英華
2025/02/09
2
回覆
2
回覆
Kiki Chen的沙龍
2025/02/08
新莊水文人文巡禮(五):戲館巷、挑水巷、米市巷,百年廟街百工傳奇
從乾隆到嘉慶這60年間,是新莊老街最興盛的時期。新莊老街又稱「廟街」,大約是現在的新莊路一帶。全長約一公里的街廓內,古廟、老屋、舊巷與現代建築雜處,歷經兩百年的歷史,至今仍保有幾許古樸。 沿途的廣福宮、文昌祠、慈佑宮及武聖廟已被列為古蹟;布袋戲、打鐵店、豆乾店、粿店、麥芽糖等幾間老店,也走過幾甲子
#
文化資產
#
新莊老街
#
潮江寺
16
8
Angela Chen
2025/02/08
2
回覆
2
回覆
kiki chen
2025/02/09
發文者
1
回覆
1
回覆
Kiki Chen的沙龍
2025/02/07
李渝文學作品《溫州街的故事》附錄二〈臺靜農先生.父親.和溫州街〉
我不是臺靜農先生的學生,也沒有其他私淑或遠授的子弟關係。我之認識臺先生並且後來留有小小一段溫暖的記憶,其實都由父親而起。 父親和臺先生都是安徽人,同為臺大早期教授,各在只隔著兩條校園路的理、文學院工作,又同住在宿舍區溫州街。父親和臺先生的友誼,早在我成為臺先生所主持的文學院學生前已開始。父親在家
#
文化資產
#
臺靜農
#
溫州街
2
留言
分埔少年的沙龍
2025/02/06
[新竹] 歷史建築「湖畔料亭」新團隊進駐 代理市長邱臣遠邀民眾賞湖光、享美食
2025.02.06 新竹市政府 新竹市政府落實「美感新竹」施政策略,持續修復文資建物並與民間合作,活化古蹟與公有場館,讓承載著城市歷史記憶的文化資產,以更活潑創新的思維,為城市帶來嶄新的面貌與活力。文化局表示,位於麗池旁的四座日式木造建築「湖畔料亭」,便是由市府與民間團隊攜手合作,繼去年6月A、
#
新竹
#
觀光
#
代理市長
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