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傷寒論》有感

讀《傷寒論》有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傷寒雜病論》經後世整理分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部,《傷寒論》貴為四大經典之一,可見其學術地位。 其中張仲景首創的六經辯證,還有許多方劑一直沿用至今,療效甚好。

幾年前第一次接觸《傷寒論》看到張仲景作的序,很是鎮靜心痛,原來他還有這樣的經驗。 「餘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 古訓,博採眾方…」。 一個人要經過怎樣的傷心絕望,看著身邊的親人一個個倒下,才會下定決心自己研習醫書,自己救贖自己。

avatar-img
與未來撞個滿懷,超大杯
43會員
5內容數
記錄我的學習、生活及創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用《傷寒論》這本書做課本,很方便。 條辨編排的很清晰,處方在書末做了歸納整理,非常好。 如果沒有中醫基礎,沒有讀過《神農本草經》,看《傷寒論》就只是看熱鬧。 對藥性非常熟悉,才能領會經方的妙處。 這本書是中醫的經典。 倪老師講傷寒論非常精彩,領略典籍魅力,還是得有老師帶著解讀。 每個處方的用意,每味
5/5人紀
用《傷寒論》這本書做課本,很方便。 條辨編排的很清晰,處方在書末做了歸納整理,非常好。 如果沒有中醫基礎,沒有讀過《神農本草經》,看《傷寒論》就只是看熱鬧。 對藥性非常熟悉,才能領會經方的妙處。 這本書是中醫的經典。 倪老師講傷寒論非常精彩,領略典籍魅力,還是得有老師帶著解讀。 每個處方的用意,每味
5/5人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