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察練習】失去方向,不知該如何前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如何分辨是欲望過多還是過於安逸。

如果說欲望無法填滿的,就將它視為一個目標,為生活找個重心。

總會有人來告訴自己,提點自己還有那些未完的課題。

成家立業、生兒育女,試圖將個人的生命軌跡套用在我們身上。

生活的重心離不開工作、感情、家庭。生命的輪替,每個階段的重心也會有所不同。

解決了一個問題,就會有下個問題產生;是生命必然的循環。就連茫茫然也是一種生活狀態。

別人做得到,不代表我們就要做到。因為每個人擁有的條件都不一樣、個性也不同。

別人的好意,收下便是。將它當做自己努力的一個方向,並搞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

對生活會有所懷疑,最根本的原因是沒有認清「你要的是什麼?」

不需要用別人的成就來衡量自己成功與否。現實的條件及每個人的起點都不一樣。

別人擁有的東西不代表你也必須擁有。對生活感到不滿意,原因是什麼?

投入寫作、記錄生活至今也二年多了;狀態好時有源源不斷的靈感,隨手就能成就一篇文章。

更多時候刪刪改改,還是完成不了。失去動力、陷入一種迷失和與世隔絕的狀態。

沉澱自我、調整方向。允許自己偶爾失去方向,不知該如何前進便停一停。

等準備好了再重新出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府辛聊瘉室
149會員
294內容數
一個人走在療癒的路上,與我的靈魂相遇。
府辛聊瘉室的其他內容
2025/02/24
擊垮一個人的不是擁有的物質的匱乏、財富的多寡,而是內心的脆弱、匱乏感。 當面對疾病時,內心會湧起那股渴望陪伴及關心的需求,尤其顯著。這時候是面對一個人生活最大的挑戰。因為我們的社會文化,從小建構的信念。讓我們害怕一個人面對困難。 一個人最終會無所依、生病了沒人照顧很可憐。但是生病的前題,不該是先
Thumbnail
2025/02/24
擊垮一個人的不是擁有的物質的匱乏、財富的多寡,而是內心的脆弱、匱乏感。 當面對疾病時,內心會湧起那股渴望陪伴及關心的需求,尤其顯著。這時候是面對一個人生活最大的挑戰。因為我們的社會文化,從小建構的信念。讓我們害怕一個人面對困難。 一個人最終會無所依、生病了沒人照顧很可憐。但是生病的前題,不該是先
Thumbnail
2025/02/19
一個人只要衣食無憂,其他的痛苦似乎就顯得微不足道。好像只要生活的悲慘程度未達到家破人亡或窮困潦倒,就沒有資格感到不快樂。這是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最常浮現的疑問。 在幼年時期,任何情緒上的不滿都會被貼上「不懂事」、「不體諒父母」或「自我中心」的標籤;成年後,則變成「想太多」、「不知足」、「生活沒有目
Thumbnail
2025/02/19
一個人只要衣食無憂,其他的痛苦似乎就顯得微不足道。好像只要生活的悲慘程度未達到家破人亡或窮困潦倒,就沒有資格感到不快樂。這是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最常浮現的疑問。 在幼年時期,任何情緒上的不滿都會被貼上「不懂事」、「不體諒父母」或「自我中心」的標籤;成年後,則變成「想太多」、「不知足」、「生活沒有目
Thumbnail
2025/02/18
文章的產出,需要透過大量的閱讀。無論是影音平台、社交媒體、書藉。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瑣事、人際互動,都能帶給我們啟發。 關鍵在於是否開啟我們的感知系統。又或者抱著事不關己、單純的活著,對生活週遭的一切從不關心。 「社交冷漠」是現代社會普遍的現象。拒絕「無效社交」更是許多人推崇的新觀點。 沒有好壞
Thumbnail
2025/02/18
文章的產出,需要透過大量的閱讀。無論是影音平台、社交媒體、書藉。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瑣事、人際互動,都能帶給我們啟發。 關鍵在於是否開啟我們的感知系統。又或者抱著事不關己、單純的活著,對生活週遭的一切從不關心。 「社交冷漠」是現代社會普遍的現象。拒絕「無效社交」更是許多人推崇的新觀點。 沒有好壞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