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質押利率整理及心得 (元大證金/群益/元大證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今年3月我解鎖了質押功能,我把心得紀錄在這邊,提供想要質押的人參考。

我建議有空就去把質押技能開一下,不要等到股市崩盤時才急忙想去開。

 

我總共有4位家人都開了質押功能,所以這篇文章是集結了不同家人的使用心得。

文章非常長,想看懶人包的直接拉到最下面 XD

 

================

 

各家利率整理:這已經是2024年4月升息後的利率

 

●元大證金 (18個月到期後一次繳息)

00675L 2.52%

00725B 2.52%

00687B 2.27%

 

●群益證券 (6個月繳一次利息)

00675L 3.75%

00725B 2.17%

00687B 2.17%

 

●元大證券 (每個月繳息)

大部份標的都2.6%

 

以上利率都是「年利率」,除以12就是月利率。

 

================

 

●元大證金心得:

 

以正二來說是元大證金質押利率最低 (2.52%)

 

另外證金有個優點,滿18個月到期後才一次繳利息。

 

但證金有個大硬傷,它其實不是券商,無法直接用證金的APP買股票 (APP只能賣股)

 

所以你必須先用原本券商買股票,然後「臨櫃匯撥股票」,就是去你原本券商臨櫃填寫K10單子,把股票匯撥到元大證金指定帳戶,

然後才能使用元大證金的APP (金好借) 進行質押。

 

如果你要重覆質押,就要重覆跑好幾趟元大證金… 非常不方便。

 

另外,匯撥之前你一定要先問營業員,這支還有沒有得借?以免白跑一趟

比較熱門的股票如鴻海、00675L這種,常常被借滿,被借滿就匯不進去了。

 

這邊有個常見的QA:

 

Q:如果我原本券商是國泰證券或凱基證券,有「線上匯撥」功能,可以不用臨櫃嗎?

 

答案:不可以,一定要臨櫃。

 

因為國泰和凱基的線上匯撥僅限「本人集保帳號」,而元大證金其實是別人的帳號,不是你本人的。

 

故,元大證金的最大缺點就是需要一直跑臨櫃。

 

除此之外:

1.     要求的維持率是140%,比其他家130%高。

2.     有最低金額限制,一次最低金額是30萬。

 

但這兩條是小缺點而已,硬傷真的就是臨櫃。

 

我因為懶得臨櫃填單,所以最後沒使用元大證金,雖然有完成線上開戶。

但還是稱讚一下元大證金開戶速度很快,2天就開好了,今天申請,明天會通知你補件,後天就會開戶完成。

 

我有其他家人有使用元大證金的質押,股票匯撥要等一天,質押撥款也要一天,今天申請撥款,明天入帳。

提供想用的人參考。

 

===============

 

●群益證券心得:

 

美公債和大部份優質標的 (2330 0050這一類) 群益的利率最低,2.17%。

 

而且群益是券商,可以買賣,這點比元大證金方便。

 

但群益也有幾個缺點如下:

 

1.     槓桿ETF質押很貴 (3.75%)

 

2.     用群益APP買股票,交割是用虛擬帳號,你要自己手動從銀行把錢匯進虛擬帳號裡面等T+2交割才行。

所以你一定先要先去你的入金銀行把群益的虛擬帳號設定「約定帳號」,方便大額轉帳。

 

我家人第一次用群益買股票時,因為沒有設約定帳號,結果錢轉不進去,連忙請假跑銀行一趟去匯錢… 嚇死。

 

3.     承上,但很多銀行的APP約定轉帳是有單日上限的,大部份銀行單日轉帳上限才200萬。

 

如果你是大戶一次要交易幾百萬怎麼辦呢?

答案:先用其他券商軟體買,等交割後,再把股票匯撥到群益。

(這是群益營業員說的,他說其他大戶通常這樣做)

 

   咦,那不就跟元大證金一樣要臨櫃匯撥? 不,不一樣,這不用臨櫃。

   你可以用國泰或凱基買股票,然後用國泰和凱基「線上匯撥」到群益,

   因為群益的集保帳號是你本人的帳號,所以可以走APP線上匯撥,不用臨櫃。

   簡單說,會出現在你的「集保存摺」的帳號,就是你本人的帳號。

 

4.     群益的質押 (叫「群益便利貸」) 額度是一開始申請就固定住了,之後如果要再往上申請,要臨櫃申請。

線上申請時他會看你財力證明(繳稅證明、銀行存款、集保庫存明細之類的),然後會核給你額度。

假設核下來的額度是200萬,那你之後就算匯撥500萬股票進去當擔保品,按理說可以借60%就是300萬,但會被200萬額度卡住,你要臨櫃去開額度才行…

(如果有錯歡迎指正,上面這些都是營業員說的,我和其他家人問不同營業員都是同樣答案。)

 

如果你怕麻煩的話,建議先一次買到大量股票(而且必須在你集保存摺裡)之後再去申請便利貸開戶。

我自己是想說算了,他核給我多少就多少,到時候被卡住就換別家。

 

綜上所述,總結「懶得跑臨櫃,又想用群益質押」的方法:

 

‧先用國泰證券APP買股票,再「線上匯撥」到群益去質押。 (國泰手續費28折,比凱基6折便宜,群益也是6折)

‧若你質押額度想開大一點,就先一次買滿再去申請開啟便利貸。

 

===========================

 

●元大證券:

 

注意,元大證券和元大證金是不一樣的。

元大證券是券商。

 

元大證券的利率雖然不是最低的,但我個人用起來覺得是最方便的。

 

循環質押,隨借隨還,而且從App投資先生的「借貸未實損」也可以看見你擔保品的成本和損益

(但我還是有另外用Excel做紀錄啦)

 

也不用管什麼額度,線上申請時他會要你先填一個額度,但實際借款時就是看擔保品價值的60%。

擔保品之後若漲價,也能再多借出來,沒有單筆下限金額 (有啦,最低1000塊)。

 

如果真的碰到額度上限,請營業員再幫你開額度即可,都不用跑臨櫃。

像我一開始額度只填400萬,結果後來頂到400萬,請營業員開,直接開到1400萬了 XD

 

所以其實我反而是用元大證券用最多。

 

所以懶人想質押正二,選元大證券較好。

證金要臨櫃匯撥股票,元大證券可直接用APP買股票、APP撥券。

 

實際上撥券的頻率很高,像我5月份建倉00795B (中信美債20年)

我是每天買>撥券>質押,連續買好幾天如下。

 

如果我用證金的話就變成要天天臨櫃…我哪有那個美國時間。

 

=====================

 

總結:

 

懶人的懶人包,全程不用臨櫃的方法:

‧正二質押:用元大證券

‧其他質押:用群益證券 (先用國泰證券買,再線上匯撥到群益)

 

證金利率雖然不錯,但要一直臨櫃,有空請假的才用證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 A-avatar-img
2025/05/02
元大證金不用一次借30萬啊
小不-avatar-img
2024/06/15
請問我可以用國泰買正二 然後匯撥到元大質押嗎~
雲與夢-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04
小不 嗨不好意思,最近才登入看到您的留言。 用國泰買→可以匯撥到「元大證券」,但不能匯撥到「元大證金」。 原理解說:線上匯撥只能「本人的集保帳號之間互轉」,而元大證金的帳戶不是本人帳戶。
大菜-avatar-img
2024/05/31
還想再請教一下,維持率是要看整體維持率,還是看個別借出的股票維持率,如果萬一錯過申請借舊還新的時間,劵商是一樣強制賣掉質押的股票償還嗎?
雲與夢-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11
大菜 1. 維持率是看整戶的維持率。2. 錯過申請借新還舊的時間... 這我也不清楚會發生什麼事。理論上應該是會強制賣掉,不過營業員應該是會提醒客戶啦。券商應該也不想發生這種事。
大菜-avatar-img
2024/05/27
請問元大證劵18月後能借新還舊嗎?
雲與夢-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5/28
大菜 你好喔~18個月後到期可以申請借新還舊。即將到期前,元大證券會寄E-mail通知你借新還舊。另外元大證券是隨借隨還的那一種,每當你賣出股票(擔保品)時他會優先還掉你之前質押借的錢,然後你再借新的又是新的日期開始算,所以其實要滿18個月也不容易... 除非你中間完全都不賣出。
avatar-img
雲與夢的財經筆記
11會員
2內容數
財經隨寫,讀書心得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開始利用槓桿放大財富,將股票質押借出更多的錢,買入更多的資產,計劃利用高股息季配 ETF打造月月配現金流。
Thumbnail
開始利用槓桿放大財富,將股票質押借出更多的錢,買入更多的資產,計劃利用高股息季配 ETF打造月月配現金流。
Thumbnail
「我想要做資產活化,把我的股票拿去質押做套利,利息只需3%,我拿去買10%殖利率的○○高股息ETF,增加我的張數,可以多套利7%的獲利,你覺得如何?」
Thumbnail
「我想要做資產活化,把我的股票拿去質押做套利,利息只需3%,我拿去買10%殖利率的○○高股息ETF,增加我的張數,可以多套利7%的獲利,你覺得如何?」
Thumbnail
最近想花比較多時間來研究存股,所以就開始看一些存股的書籍。當然很多人會推崇指數型的投資更勝高股息,但對於想要心安的人來說,高股息存股還是有一定的吸引力的,就來學習一些存股的相關知識吧。
Thumbnail
最近想花比較多時間來研究存股,所以就開始看一些存股的書籍。當然很多人會推崇指數型的投資更勝高股息,但對於想要心安的人來說,高股息存股還是有一定的吸引力的,就來學習一些存股的相關知識吧。
Thumbnail
【領息是為了提供更好的現金流,投資=(時間+紀律)。投資=(配息+資本利得)】
Thumbnail
【領息是為了提供更好的現金流,投資=(時間+紀律)。投資=(配息+資本利得)】
Thumbnail
昨天朋友的證券戶剛開通,到他家教他如何操作下單 今天剛好趕在除息前買進,先體驗一下領股息的感受 以今天買進的價格來計算,單季殖利率約2%,年殖利率約8% 只能說高股息ETF越來越競爭,除息前0056公布股息增加到0.79元 今天買進的話,光是單季的殖利率就勝過銀行定存一年的利率 (某間大到
Thumbnail
昨天朋友的證券戶剛開通,到他家教他如何操作下單 今天剛好趕在除息前買進,先體驗一下領股息的感受 以今天買進的價格來計算,單季殖利率約2%,年殖利率約8% 只能說高股息ETF越來越競爭,除息前0056公布股息增加到0.79元 今天買進的話,光是單季的殖利率就勝過銀行定存一年的利率 (某間大到
Thumbnail
二月份以來,我們陸續加倉了數百萬元部位的債券,含台幣的投資組合及原幣的債券買入。資金來源則是出脫了短債以及調節部份電子股以取得資金。 本文的內容即是分享二月以來的交易內容及債券投資標的滙總。
Thumbnail
二月份以來,我們陸續加倉了數百萬元部位的債券,含台幣的投資組合及原幣的債券買入。資金來源則是出脫了短債以及調節部份電子股以取得資金。 本文的內容即是分享二月以來的交易內容及債券投資標的滙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