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問, 台股2萬點高不高?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A stunning photograph of an opulent golden crown, dominating the scene on a dark, velvety surface. The crown is encrusted with dazzling diamond stones, creating a mesmerizing light show as they catch the light. The intricate engravings and the crown's imposing presence convey a sense of royalty, power, and luxury. This majestic crown captures the viewer's attention, evoking a feeling of awe and admiration for its craftsmanship and symbolism.

A stunning photograph of an opulent golden crown, dominating the scene on a dark, velvety surface. The crown is encrusted with dazzling diamond stones, creating a mesmerizing light show as they catch the light. The intricate engravings and the crown's imposing presence convey a sense of royalty, power, and luxury. This majestic crown captures the viewer's attention, evoking a feeling of awe and admiration for its craftsmanship and symbolism.


五年前,也就是2018年的時候,台股投資界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當台股加權指數突破萬點大關時,就代表著即將到來的崩盤預兆,投資人應該換手空單,或是減碼部位,以免遭受重大損失。"

這句俗語的由來,源自過去一個技術面的規律觀察。在2007年金融海嘯之前,每當台股接近萬點關卡,確實常會見到指數隨後回落的情況。由於距離上一次金融海嘯已超過10年週期,投資人將這項歷史經驗內化為"萬點就是高點"的共識。

然而,時至今日,投資環境已與當年大為不同。台股加權指數不僅經常維持在萬點上方,甚至二萬點也已成為常態。這改變了當年"萬點就是高點"的定律,反映出市場邏輯與過往的確有所出入。

這段歷史軌跡說明,任何一個曾經成立的規律或共識,都可能隨著時間推移而被新環境所顛覆。我們不應僅憑單一時期的經驗而孤蹶執著,而是要時刻觀察市場的最新發展,並以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因應變化。

萬點通則已失靈

2018年之前,台股投資界存在一個通則認知:當台股加權指數接近或突破萬點大關時,往往會引發賣壓而出現回檔拉回走勢。然而,這一規律在2018年開始被打破。

2017至2018年間,台股曾維持長達一年以上的"萬點行情",直到中美貿易戰升溫才隨全球股市而調整回落。2019年台股重返萬點,維持至2020年3月疫情爆發導致暴跌前。

疫情引發的大跌後,在全球量化寬鬆政策的推波助瀾下,台股僅用一個月的時間就自跌破萬點的谷底重返萬點上方,且一去不復返,持續衝高至今突破2萬點大關。

總結來看,自2017年首度出現"萬點行情"以來,至今已歷經三次穿越萬點的行情,每一次的"萬點以上行情"時間都比上一次更長,除非出現全球重大利空衝擊,否則多頭氣勢難以被壓抑。若投資人在2017年就做空或空手,恐將錯失大漲行情,甚至一路放空至今將會"家破人亡"。

這現象凸顯,台股長期向上的趨勢沒有改變,萬點關卡已不再具有過去的"禁區"意義。那麼,2萬點大關背後的真正意義何在?我們不妨先由公式入手分析。

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 =(當期總發行市值 / 基值)× 基期指數

過去台股投資人視"萬點"為一個重要的心理關卡和賣壓點,一旦指數接近或突破這個關卡,就被認為是"高點"訊號,應該套現或減碼離場。

這是一個「指數」,那不是單純的「點數」。

台股加權股價指數的基期是1966年,當時將總市值設為100點。此後,台股市值若上升,指數就會高於100點;反之,若市值下跌,指數則低於100點。因此,目前台股加權指數2萬點,實際代表總市值較1966年起算點成長了200倍。

然而,推升指數的因素不僅來自原有上市公司市值的增長,新股上市釋出也是一大原因。即使原有上市公司股價未見成長,但新公司持續掛牌上市,就會增加總市值的基數,帶動指數指數上揚,這正是所謂的"股市通脹"現象。

特別是近年,台灣政府大力輔導中小企業上市,並降低創業板的上市門檻,促進市場新血液湧入。同時也開放更多自然人投資,這些政策無疑為台股指數的長期成長注入了強勁動能。

即使單家公司股價表現未如理想,市場新股不斷湧現,依然可以推高總市值基數,從而推升整體指數。事實上,截至目前台股上市公司家數已達986家,展望未來,隨著更多新股上市,加權指數攀升將是大勢所趨。政府在疫情後也更加積極輔導上櫃股轉上市、興櫃股上市,所以未來的加權指數愈來愈高,這完全不需要感到意外。

加權指數有Bug?

台股加權指數自2024年2月創下歷史新高後,3月便進一步突破2萬點大關。這一里程碑式數字,實際上是通貨膨脹及上市公司家數持續增加的結果所致。

若投資人基於過往的單純心理定勢,認為2萬點就是新的高點應該空手離場,這種觀念不啻是危險且落伍的。在當前通脹持續嚴重、現金貶值的環境下,持現金姿態不僅低於通膨率,連原有的定存利息都已難以維繫,可以說是績效最差的投資選擇。相比持空頭思維,定存保本至少還有微薄利息,但都被通脹所侵蝕。

當然,以上針對的都是長期投資趨勢,不應以一天、幾天的短線視角分析。回溯至1966年,即使偶有短期回落或橫盤整理,台股長期向上的脈絡並未改變。

另一方面,我們也應關注加權指數計算的潛在缺陷。由於上市公司分紅時,市場成交股價將被強制"除權息",導致投資人不僅權益遭減少,也失去相應的市值行情,這顯然有違市場實質狀況。這種機制影響了加權指數的真實反映能力,令指數長期被低估。

綜合來看,通膨及上市公司持續增加是推升台股至2萬點大關的主因,持空頭或現金思維將在這股熱潮中吃盡苦頭。同時,我們也應警惕加權指數計算機制的固有缺陷,避免被其扭曲了實際的市場表現。唯有具備長遠視野、時刻關注市場變化,我們才能做出正確的投資判斷。


舉個例子,假設今年您買了一棟1,000萬元的房子出租。一年後,同地區的房價因行情看漲到1,100萬元。但政府卻告訴您,由於您從出租賺了60萬元租金收入,因此您名下這棟房子的市值要被強制扣除60萬元,只能列為1,040萬元。

這聽起來十分荒謬不是嗎?您投資的資產價值明明上漲了,卻因為獲利就要被政府白白扣掉一部分。然而,這正是台股加權指數機制中"除權息"的運作邏輯 - 公司一旦發放股息,即便股價並未受影響,加權指數還是會被強制扣減相應點數,扭曲了指數對實際市況的反映。

有識之士自然不會被這個荒唐的機制所蒙蔽,他們更會重視加權"報酬"指數。這個指數會將不當扣減的除權息還原回股價,展現市場行情的真實力度。

以目前來看,加權指數才剛突破2萬點,但加權報酬指數早已高達4萬點以上!相較1966年的100點基數,通膨程度實在驚人。

更夸張的是,就連2022年10月台股最低點,加權報酬指數也高達2.6萬多點,直接給那些囫圇吠陣"萬點就是高點"的人狠狠一記當頭棒喝。原來加權指數萬點不過是報酬指數的樓底而已,真正的高度還得看報酬指數。

當然,政府刻意壓抑股價市值暴漲,也是出於穩健考量。若任由股價野蠻生長,不僅易引金融秩序崩盤,也可能讓普通投資人買不起大盤。

何況對於那些唯利是圖、濫發現金股息以拉攏股東的不良公司,政府更可藉此機制予以風險管控。舉例來說,若一家公司不顧掏空自身,瘋狂將所有資金發放100元的現金股息,但股價卻未被相應扣減,維持在50元,理論上除息當日股價就會被拖落為"負50元"的荒唐地步,投資人反而可在交割時大賺一筆,這顯然背離了投資的初衷。

因此,政府使用"除權息"機制來為股市催生"高地板、低天花板",目的是維護金融秩序及穩健發展,但為代價是加權指數的真實反映能力因而受到扭曲。明智的投資人除了關注加權指數,更應將加權報酬指數納入考量,並全面審視各項因素,方能正確判讀真實的市場行情


"萬點就是高點"這句話在現今已不應當視為理所當然的投資準則,反而可視為一種"反指標訊號"。無腦死守此一訊號而輕易空手或拋售的人,通常會在台股歷經通脹漲勢後吃盡苦頭。

投資的重點,永遠是選擇具備基本面條件的個股,而非僅僅關注大盤指數的整數位階。無論大盤是萬點還是十萬點,個股市場永遠分化為成長股和地雷股,能賺錢的投資方式並不會因大盤位置而有太大變化。隨著通膨惡化,精選優質個股的報酬率甚至會水漲船高。

就我自身的實際經歷來說,儘管我的證券業務員在農曆年前仍認為"萬八"是高點,建議當時減碼或空手,但我基於對個股前景的看好判斷,不但沒有減碼,反而持續加碼布局。一來一往,如今台股突破2萬點大關,我也成為這波通脹行情的最大受惠者,而非受害者。

這再次印證,堅持自己的原則和判斷,做好個股選擇和布局,比起被大盤指數數字所束縛更為重要。投資沒有常規可循,靈活應變並時刻保持獨立思考能力,才是贏得長期勝利的不二法門。

    人類的認知能力是進化的結晶, 但僅僅依賴漫長的生物進化已經不能滿足我們對更高層次認知的渴望。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 為拓展人類認知邁開了新的里程碑, 讓寶吉拉和諸位一起, 超越常規, 開啟認知的嶄新領域, 攀登認知進化的王者高峰!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社畜學》我就問,公司請妳擔任尾牙舞蹈老師,妳敢開價嗎?跨年前,我接到一項任務,部門主管面帶笑容問我:「某某長官說妳舞跳得很好,我們今年尾牙要出表演,請妳當舞蹈老師可以嗎?」、「我們討論過要表演什麼,有人說科目3⋯」 本社畜擦著我剛洗完的湯匙:「那個科目3,是短影音,如果是尾牙一首表演曲目,可能不太適合⋯」 來回討論之後,定調表演Jisoo的flow
    Thumbnail
    avatar
    貓派主播
    2024-01-07
    我就問,人生有奪難?忍不住要問天。 人生到底有奪難啊!????
    Thumbnail
    avatar
    Mmy
    2023-10-06
    關於打罵教育,先不問有沒有用,我就問:「你有沒有資格?」身為一位作文老師,看過無數學生文章、面對過無數孩子和家長,我可以大膽說一句:「孩子的行為問題,多半是模仿父母的壞榜樣。但當大人在氣頭上,只想藉由言語和肢體暴力來立即解決問題時,通常沒有意識到自己也有同樣的毛病,最該打的人可能是自己!」以下舉三個案例來說明。
    Thumbnail
    avatar
    鴻雁
    2023-07-05
    我就問剃個大光頭,你要不要?我想,樹一定很痛。他得花很多時間慢慢振作。
    Thumbnail
    avatar
    天橋先生
    2023-06-27
    我就問,你們倆究竟誰是攻誰是受?(2) 中午放飯之際,教室外靠近下方氣窗的某一處角落,沐謙白和好友正蹲踞在地,一片 面扒著飯,一面聊著天。 “說實話,我也忘記當年那個傢伙的模樣了......” 放屁。 梁武平斌心裡頭忍不住嘀咕著。 他太過瞭解這個位於自己隔壁的傢伙了,“睚眥必報”是沐謙白的標章,但同樣地,誰對他好,他自然也會一一放在心上。
    Thumbnail
    avatar
    린/凜(筆名:155cm/九畹蘭)
    2023-06-15
    《我就問,你們倆究竟誰是攻誰是受?》“我就問,你們倆究竟誰是攻誰是受?” 沐謙白和梁伍斌已經為此爭執了好多天了,始終沒有一個定論。 “我要當攻!” “我要當攻。” “......”席恩梓見狀都無語了。 再過不久便是校慶了,班級公演的選角和彩排迫在眉睫,倘若今天沒有一個定論,估計就要開天窗了。 “他來當受!” “他來當受。”
    Thumbnail
    avatar
    린/凜(筆名:155cm/九畹蘭)
    2023-06-13
    『我就問,怎麼降體重?先把數學學好』 『我就問,怎麼降體重?先把數學學好』 熱量消耗>熱量攝取=熱量赤字,不一定只能靠少吃,也需要靠多運動。 能量攝取來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
    Thumbnail
    avatar
    阿茗|健身教練|肌力與體能專家
    2022-05-03
    致H:一個已婚的女同事送我紅繩手鍊,又嫌我和她對唱情歌沒放感情,我就問,妳不是結婚了嗎?可是她幹嘛要送我紅繩手鍊給我,然後又說請我不要誤會她對異性同性,都是這樣子。她說她對感情是喜歡就會直接說,不會搞曖昧。後來跟她還有另一個同事出來吃飯跟唱歌。 唱歌的時候,找我唱雙人對唱情歌,國語台語都唱,唱台語的舊鞋。這首歌是有聽過,沒有唱過不會唱。 H這樣說 祝福你!
    Thumbnail
    avatar
    H
    2022-03-15
    我就問:你怎麼好意思施壓?!一天到晚只會想要台灣跟你下跪認錯,求你施捨疫苗,到底要不要臉啊!今天把全球搞成烏煙瘴氣是誰造成的,你還真好意思啊!幾百萬條人命揹在你的肩膀,你各位晚上還睡得著覺哦,不怕鬼壓床嗎?每天不想著懺悔還只會到處施壓。
    Thumbnail
    avatar
    人生修煉場
    2021-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