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特輯|金曲 35 入圍作品你還沒聽?一起打開耳朵聽歌吧👂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聽友們好久不見!(探頭)大概超過半年沒有分享喜歡的歌了,時間一走就走到一年一度的金曲獎,今年當然也不會錯過值得聆聽的入圍作品。

今年仍比照去年的金曲特輯耳朵忙碌ing…… 聽第 34 屆金曲獎入圍作品,挑選八種獎項,會在各項入圍名單中選擇琳聽偏愛的作品做分享,聽友可在「目錄」去選擇想觀看聆聽的獎項。(目錄處:電腦版左方,手機版左下方。)

也歡迎聽友留言分享你覺得沒入圍的遺珠,或是喜歡的入圍作品給琳聽喔!

🔥第 35 屆金曲獎完整入圍名單🔥

【琳聽版】第 35 屆金曲獎入圍作品精選歌單

🌱 最佳新人獎

  • 鄭平《簡單一句話》/鄒序《把水開著》/鳳小岳《柒》

鄭平,如果沒有先搜尋他資深的經歷,而是先聽他的音樂,大概會跟我一樣被鄭平如此高水準的音樂豐富性給驚豔的一愣一愣的,詳情請看專業的臺語音樂媒體南呱對鄭平首張個人專輯的介紹

不只一次在文章中提及偏愛 R&B 風格的音樂,《簡單一句話》可以說是我心中的金曲入圍作品前十名之一,隨著時代轉變,臺語歌能有更多不同的面貌呈現給聽眾,想必更能被年輕族群所接受。

時常用音樂和文字在這裡落落長 murmur 的琳聽,不像鄭平他能用十首歌的「簡單一句話」道出他內心所思所想,十首歌就有十種簡單卻不簡單的生活細語,力推專輯同名曲〈簡單一句話〉以及和小人合作的〈尪仔面〉,時間允許的話整張專輯都聽了吧!

在新人獎看見鄒序的名字總感到熟悉,似乎是去年在社群讀到不同的樂評推薦他的專輯,而我直到聆聽入圍作品才真正聽他的音樂。

「把水開著」對這四個字的初印象是在爐上燒著的水,但明明就不是「把水燒著」,聽了專輯後才發現,也許對我而言《把水開著》這張專輯,更像是在思緒與情感中獲得被掩蓋的自我,水燒開了,滾燙了,就看清了。但這僅是琳聽對專輯的體會,跟鄒序主要想以水龍頭未拴緊而落下的「水滴」來傳遞的主題是不相同的。

〈忘記了〉是專輯裡最喜歡的歌,把想忘記卻忘不了的情緒填滿在較輕鬆的氛圍裡傳達,是我相當欣賞的部分,吉他在整首歌的每個重拍都讓我覺得忘了吧、忘了吧,但事實上就是忘不掉(哭奔)。

鳳小岳,相信大家對他的演員身分更為熟悉,但他近幾年一直在音樂領域上與樂團或歌手合作共譜樂曲,如 I Mean Us法蘭等等。從演員轉變為歌手的首張專輯《柒》,聽來頗具風格,整張專輯由的電吉他為基底譜出的另類搖滾,融合多種樂風的創造聆聽的層次感,既不黏膩又抓耳。

〈風車〉由伍佰作詞,是專輯唯一一首臺語演唱的歌,為《柒》標誌了一絲本土搖滾的味道,另一首〈帽子裡的惡魔〉道出人類內心深藏的惡魔屬性,我相當喜歡,此曲也入圍本屆金曲最佳作詞人獎,聽到〈給你〉的時候也聽見了鳳小岳溫柔的特質,或堅強、或柔軟都是《柒》強而有力的本質,每首歌皆有它能傳遞給聽者的生命能量。


🥁 最佳樂團獎

  • 露波合唱團《美麗新世界》/傻子與白痴《姿態》/草東沒有派對《瓦合》/
    麋先生《都是浪漫害的》

在露波合唱團發行《美麗新世界》的時候,才第一次認識這個在 2017 年就成立的團(2017 年琳聽的耳朵還只在流行音樂穿梭呢)。

看見「美麗新世界」的專輯名時,總聯想到小少女時期很愛的偶像 S.H.E 在 2002 年發行的專輯,我想這也意味了露波合唱團的音樂,在這個短影音世代仍保有 80、90 年甚至是 2000 年初的時代經典懷舊風格。

這是一張能讓新舊世代都能有所回憶的專輯,也是一張能當作放鬆時刻單純聆聽,不帶任何壓力的專輯,每一首歌不僅是露波團員們嚮往的美麗新世界,更讓聽者能自由的在專輯裡尋找自我的美麗新世界。

傻子與白痴,琳聽在前幾年的新歌精選就曾推過他們的音樂,一個不被框架所限制的樂團。在《姿態》這張專輯呈現的是更貼近傻白所想呈現的模樣,但這個模樣,他們在音樂給予聽眾意會,意會常常是一種很難言明的樣子,就是《姿態》的音樂所擁有的獨特樣貌。

聆聽專輯時,一併找了相關專訪,傻白在吹音樂的專訪說了這麼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是深刻:「雖然說音樂來自於生活,可是都來自於生活的話,其實會限制你對於音樂的想像。」完全打破了創作來自於生活,這幾乎是所有創作者異口同聲的最初信念,我想這大概是傻白能如此在音樂展現他們真實的姿態,而不受到束縛的原因。(記得點連結看專訪。)

有了不同的思維模式,用音樂來說話,自然就不用太多解釋了。

草東沒有派對,自從開始從主流聽到獨立音樂的這幾年,他們一直是受到樂迷及各大樂評關注的樂團。自認聽音樂的包容性還需要加深一些,草東並不是我會想持續聆聽的樂團,但在《瓦合》這張睽違許久的專輯裡,聽見他們續存已久的能量在每一首歌盡情地爆發,擁抱的不只是這些年草東的轉變與團內發生的事件,更擁抱了等待已久的樂迷的耳朵。

特別推〈空〉,「在成人之前,真想先成為自己/在世界毀滅之前,真想先毀滅自己」聽到這句歌詞時,像有哪一塊被壓抑已久的但不敢表露出來的黑洞見了光。

在《瓦合》被眾多樂評解讀成為某一種狀態的去影響並擴散給聽眾,即便複雜卻又不失去洞悉人心及社會的視角,想必是草東無須解釋太多創作理念(專輯似乎沒找到太多草東的專訪……,但製作人周已敦有接受吹音樂的訪談),便能強烈的傳達他們所內化成而的態度。

如果,不懂關於男人的浪漫是什麼,那聽聽看麋先生的專輯《都是浪漫害的》當作一種基礎浪漫理論去探討、去研究,可能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答案。這張專輯幾乎可以當作浪漫舞曲來聽,僅是戴著耳機在電腦桌前聆聽,也會不自覺地跟著節奏搖擺。

當然,浪漫有很多種表達的方式,專輯中也不乏有男子的搖滾單戀抒懷情歌〈笨蛋〉,遠遠給予祝福的〈一切尚可〉,在〈漫漫〉裡慢慢的與愛人在漫長的生活互相陪伴。無論是逝去的愛、正在癒合的傷、或決定敞開再次相信愛,以及我們日復一日平凡卻又現實的日常,大概都是浪漫害的吧!


🎤 最佳演唱組合

  • Limi《自然現象》/青虫《海海人生》/SmashRegz《三不管》/

今年最佳演唱組合入圍的還有尋人啟事《減肥計畫》歐開合唱團《最好的日常》,前者在 2021 年的金曲特輯分享過就不在提及(尋人樂團也在當年得獎喔!),後者會在原住民語專輯做分享。


看見 Limi 出現在入圍名單的時候真的很開心,記得初次聽見他們的歌是在 YouTube,首張專輯《二分之一》把一段愛情從萌芽到殞落的過程描述的如此真實、如此貼近,自此就成為了他們的歌迷。而後也持續的關注他們,曾在 2022 年的新歌精選推薦第二張專輯《Bad Babe》,第三張專輯《自然現象》當然發行後就收進歌單聆聽。

三專找來吉他大師屠衡擔任共同製作人,為這張專輯的樂音增添更豐富、更自然的渲染力。整張專輯的歌曲琳聽都非常喜歡(實在選不出來最喜歡的XD),以大地的自然現象來描述各種不同形式的愛,成為了專輯的特色。

首波釋出〈那些閃電指向你〉,歌詞來自林婉瑜的詩作,特別的感受到在烏雲密佈後下起一場午後雷陣雨的熱烈感,能夠把歌做得擁有身歷其境的自然畫面,我想,今年非 Limi 的專輯莫屬了。(希望 Limi 得獎啦)

青虫的首張專輯《有你的故事》曾在 2021 年的金曲入圍名單,二專再度入圍本屆金曲肯定有他們不能被錯過的實力與才華。這次的金曲特輯仍把他們的專輯放進來分享,希望有更多人聽見青虫的作品。

《海海人生》讓我想起很喜愛的一首經典臺語老歌,由陳盈潔所演唱的〈海海人生〉裡頭描述的是在坎坷的情海漂泊的悲嘆,再回到青虫專輯的定位,仍從感情出發,散落在生活各種必須面對,甚至要小小對抗它的倒刺之事。

專輯有兩首合作歌曲,〈落雨天〉找來阿跨面合唱,聽到此曲想起本文前幾段的分享鄒序的〈忘記了〉,皆有想忘卻忘不掉的異曲同工之感,主唱吉尼與阿跨面的聲線,在歌曲呈現相當和諧舒服的狀態,是讓琳聽一直重複播放的關鍵。

〈偏偏〉則與鄭植合作,特別喜歡歌詞的「偏偏啊/天天啊/恬恬啊」創造聆聽的層次感,而兩人詮釋讓偏偏的偏愛更添溫柔的氛圍。

SmashRegz 由三位風格強烈的嘻哈歌手呂士軒、張伍與 SJIN 組成,有個專訪相當詳細的道出了他們睽違八年再度出輯的心路歷程〈睽違八年的三倍爽?打破規則,一不做二不休《三不管》啦!〉非常推薦觀賞。

老實說,還真不知道該如何在有限的篇幅裡分享這張專輯,但堅持把它納入此篇特輯是因為這張專輯對某些的族群肯定是爽度、嗨度最高,《三不管》同時也顛覆琳聽平常只會聽特定主題音樂的程度(因為這張專輯,發現以前我說什麼歌都聽的包容度其實是屁話,我道歉。)

如果說《三不管》是 SmashRegz 打破規則的音樂,那它也會是每個聽眾衝破自己的音樂舒適圈的一張專輯,不如就試著聽聽看吧。(MV 有年齡限制,請移駕到 YouTube 觀看喔)


▶ 最佳華語專輯獎

  • 楊乃文《Flow》/許鈞《期待集》/裘德《裘德》

記得楊乃文一釋出《Flow》的專輯宣傳照片時,便引起不少的音樂媒體關注,把專輯每首歌的合作陣容一字排開,皆是線上有名氣、有才華又有實力的音樂人,實在很難不期待這張專輯究竟會是什麼模樣。

楊乃文極具風格的唱腔,對上每個擁有非凡音樂特質的音樂人,反而擦出相當有味道的作品。專輯有一半是琳聽熟悉的樂團,每聽一首歌便想起這個樂團的樂風,在楊的演繹下變得有楊乃文卻也不失去其樂團的風貌,毫不衝突的呈現我想便是這張專輯獨特之處。

特別推薦這次也有入圍金曲的傻子與白痴與楊乃文合作的〈思緒的盡頭〉,是專輯中 replay 最多次的歌。


你曾經有過的「期待」後來都變成什麼模樣?聽完許鈞的《期待集》後,我問了自己這個問題,所以我也把這個問題寫在這裡,或許在很久、很久以後,回過頭細數曾有的「期待」我也能像許鈞一樣,讓這些期待在未來的當下變成一種解答,以及不帶目的性的接受它。

專輯的最後一首歌〈歌一切〉,道出了歌的最單純的本質。去年曾在 Threads 發過一則對歌詞的想法,每當聽見觸動心思的歌詞,就會想到底該如何看淡才能寫出這樣的歌?答案則是「無解,所以我們才有音樂。」這便是歌的一切,因為無解,或者因為需要一個結局、出口,所以我們有了歌。

但琳聽推專輯的〈隻字不提〉。(上面講那麼多是在?)

裘德的同名專輯《裘德》,本以為他是樂壇的新星,殊不知在同名專輯前已發行過兩張專輯,而且兩張專輯皆入圍金曲獎。如果是新人,最普遍宣傳的方式,首張專輯名稱就是藝名,裘德卻在第三張專輯端出了同名專輯,這令我相當好奇,這張專輯是否是最貼近他的作品?

因為時間關係,沒能聽他過往的作品,但如果是像我首次關注到裘德的音樂,我想這張專輯應是最能代表某部分的他。聽到〈麻煩刪掉獅子座〉覺得頗有趣,同時想到今年入圍最佳新人的王ADEN,他有首歌是〈你說這叫天秤座但你喜歡〉,星座也能代表某種程度的個性或行為,甚至會是一種刻板印象,獅子座的聽友也許更能共感此曲。


▶ 最佳臺語專輯獎

  • 滅火器《家和萬事興》/巴奈《夜婆》/熊美玲《一路平安》

不是非常熟悉滅火器的音樂,但聽過《家和萬事興》之後,發現已在樂壇超過二十年的滅火器至今在臺灣仍屹立不搖的原因之一,是他們擁有獨特的感染力,首次聽滅火器的全專輯,便已經被抓住耳朵。

「家和萬事興」顧名思義是只要一個家的能量是和諧聚合的,那日常的所有事都會順利進行。專輯開場曲〈人間條件〉以及最後一首歌〈人生尾路〉完整的傳遞了從出生至死亡的過程,過程中「家」的角色從無到有,中間鋪陳了生命多種重要的轉捩點,不斷的延續著直到生命走向終點站。

特別提及〈給女兒〉是一首充滿父愛的歌曲,必定每個當爸爸的心聲,聽到「尚愛你的人/永遠攏是我」(莫名泛淚)

知道巴奈是 2021 年聽金曲入圍作品的時候(那年《愛,不到》獲得評審團獎),相隔三年看見她以臺語專輯入圍,非常的開心!從《愛,不到》就愛上巴奈的音樂,是一把值得聆聽的好聲音,所以此篇特輯也不會錯過的收錄進來。

先提到《夜婆》每首歌曲的歌詞,是一種俐落但蘊含深厚能量的詞作,搭配不複雜的旋律與巴奈渾厚具重量的聲線詮釋,每一首歌皆有個性的飛翔起來。這是一張回歸舊時代刻畫女人生活的場景,以及書寫不為外人所知的內心細語和感嘆,我想,正因為是巴奈經歷過的年代,才能演繹的如此自然且深刻動人。

期待巴奈在《夜婆》拿下入圍的獎項(念力加持)。

比起更多人知道的許富凱或曹雅雯的作品,去年的金曲特輯選擇了蔡秋鳳的專輯,今年琳聽仍會選擇資深音樂人的作品。

去年的金曲特別貢獻獎,是林秋離老師,今年他的愛妻熊美玲以專輯《一路平安》入圍四項大獎。

《一路平安》除了收錄林秋離老師生前未發表的作品之外,也賦予了一種思念與道別的意義。〈秋離〉一曲便是以臺語重新寫詞,由林秋離和熊美玲共譜詞曲,黃鶯鶯演唱的經典歌曲〈哭砂〉所改編翻唱,對愛人的深深念想、情感在此曲表露無遺,聽來相當感人。

特別想提到專輯同名曲〈一路平安〉,許常德作詞,其實在多年前曾在某個節目上看到許常德對於曖昧的言論及看法,當時年紀尚輕的我覺得他說的是鬼話,時隔多年我依然覺得很感冒。

但在聽到〈一路平安〉的時候,才發覺,正因為有與常人不同的感情經歷也好,或是看待愛情的角度不一般也罷,因為擁有不凡的細膩,才能寫出如此的貼近人性的歌詞。看見報導說熊美玲老師剛開始是有些抗拒這首歌的,背後的原因可能是太戳心了,唱這首歌反而要面對內心相對脆弱的那一塊。

專輯中的〈人情味〉、〈風並無離開〉是琳聽偏愛的歌曲,推薦聆聽。

▶ 最佳客語專輯獎

  • 葉穎《遷徒》/邱淑蟬《繭的形狀》/柔米《鎮妹》

金曲的客語專輯入圍名單是琳聽最期待的部分之一!去年金曲特輯曾分享的山狗大後生樂團(去年獲獎)、彭柏邑今年也再度入圍,請直接點專輯連結聆聽,山狗大後生樂團《羊尾仔看詩》、彭柏邑《客耀》

順帶一提,耳立之樂第 004 期的專輯主打林沛蕎首張專輯《Chill 幻》,入圍最佳客語歌手獎,恭喜她!(掌聲)


葉穎 2022 年發行二專《活得像自己的名字》便有注意到他,但真正聽葉穎的作品是《遷徒》。在做了華語專輯後,再回歸自己的根,去做一張屬於血緣的專輯都值得被鼓勵!這張專輯也以「家」作為出發點,記錄了葉穎最愛的家人以及從小生活到大的土地,同時也擁抱了她的內心所望,不忘初心繼續向前進。

專輯裡有一首〈魚鳥〉,特別有印象的原因是它其實一首兩分多鐘的故事,琳聽認為是講述一個生命終有它該去的地方、該有的狀態的寓意,如果無法做選擇的時候,等待也是一種方式,因為最後總會去到該去的方向,本質並不會改變,只是轉換形式。

邱淑蟬《繭的形狀》放在待聽清單快一年,結果到了金曲獎入圍才聽(我去面壁思過)。

認真聽過專輯後,發現邱淑蟬的音樂有一種清澈無雜質的特質,民謠是琳聽喜愛的樂風之一,《繭的形狀》全專風格一致但聆聽的節奏感毫不黏膩,沉靜卻帶有力量,穩定中擁有熱情,是在這張專輯聽見的感觸。

邱淑蟬的聲音清新有能量,聽了她的音樂就能帶著聽眾再飛到更遠的地方。雖然這張專輯偏向自我以及生活探索的面向,當把最純粹的樣貌保留下來的時候,未來再回過頭看看最初的樣子,也是為自己打氣的方式。

〈後生的目珠〉道出少年的迷惘與勇敢,聽到這類的歌曲都會想起已經離少女時期好久了,同時會想念年輕時較有勇氣的自己。而《繭的形狀》是人生裡不同階段的果實,無論是好是壞皆是禮物,希望邱淑蟬也能堅持想走的路,讓每次的繭,都閃閃發光。

初聽到柔米是去年在偶像DJ 的每月歌單聽到〈星仔出發〉,就直接在 Spotify 關注起來。《鎮妹》是柔米睽違五年的二專,是一張既溫暖又自由的作品,並不熟悉客語(每次都要說一次XD),但從歌手詮釋的音樂情感,總能抓住一部分歌曲想傳遞的面貌。

關於柔米的專輯,請直接看專訪吧。


▶ 最佳原住民語專輯獎

  • 歐開合唱團《最好的日常》/阿洛《女人島》/邱立婷《給幸福一封信》

歐開合唱團是成立超過二十年的團體,記得認識他們是在空中英語雜誌看到歐開的介紹,也才第一次知道有阿卡貝拉的音樂組合,所以能在音樂寫作的歷程裡分享到歐開的作品很開心!

歐開的三張專輯都相隔了約五、六年的日子,時間較長,但也相對的能從三張專輯聽見他們生命歷程的轉變,《最好的日常》回歸了生活單純的本質,歌詞基本上不懂,但從每首歌的旋律及編曲,以及歐開為歌曲注入的情感,讓原本平凡日常變得不平凡了起來。

我想,把最好的日常哼成歌的時候,即便樸實也有滋味。

阿洛的《女人島》以島嶼和女人延伸至廣闊的海洋,詮釋女人從傳統至今剛柔並濟的力量,看見文案的介紹覺得如此的理念相當特別,將女人以一座島嶼來演繹,似乎也有大地之母溫柔沉穩的意味,同時連結了海洋無際的包容性。

如果歌曲能有更多中文的翻譯 MV 上線的話(目前僅在歌詞網找到中譯),相信能引起更多聽眾的共鳴!這是一張擁抱女人的內心也關注環境的專輯,怎麼能不被聽見。

《給幸福的一封信》是邱立婷集結了太魯閣偏鄉孩子心願的故事,邱立婷是一位爵士鋼琴家,專輯由她所演奏,並與太魯閣小朋友們共同合作,譜出這張溫暖療癒的作品。

有時候會想「幸福」的定義是什麼呢?聽專輯的時候因為大多是小朋友的演唱,反而發現,唱歌時最單純的快樂,便是幸福。當覺得生活疲憊不堪,我們能在《給幸福的一封信》聆聽小孩最純樸的願望,找回一些童真的快樂。(補充專輯資訊〈什麼是台灣的爵士樂? 邱立婷深入太魯閣山區與部落孩童找答案〉)



✍🏻 最佳作詞人獎

  • 武雄〈有歲〉/姚若龍〈大人〉/李格弟〈帽子裡的惡魔〉/葛大為〈骨骼謝幕〉/MC HotDog〈樓上的房東〉/楊肅浩、丁津、林秋離〈秋離〉

今年最佳作詞人的入圍名單,大多是資深詞人,其中楊肅浩是近幾年備受關注的新生代作詞人。(丁津不太確定是不是資深詞人,能搜尋的資訊甚少,若有新資訊會再補充)

武雄、姚若龍、李格弟與葛大為的作品常在金曲獎入圍名單出現,熱狗則以〈樓上的房客〉第三次入圍最佳作詞人,〈秋離〉有新後輩的合作火花,將林秋離的經典作品〈哭砂〉重新填上臺語詞,不只是對秋離老師的思念,也有傳承之感。

在前幾段的最佳新人獎提到鳳小岳〈帽子裡的惡魔〉屬偏愛。

聽了武雄與姚若龍老師的作品後,〈有歲〉和〈大人〉兩者描述的是不同層次的人生,我們會在〈有歲〉聽見一種成熟的淡然,萬事趨於簡單平安,便是「有歲」看待生活的視角。〈大人〉則是描繪了在浮沉的世界裡經歷各種辛酸悲苦,仍背負著「大人」的角色繼續堅強的生活,歌詞這麼唱著「大人啊/是不停長大的人」也不無道理,在一定的年紀被稱作大人的我們,不也依然在學習社會給的各種磨練嗎?

葛大為在〈骨骼謝幕〉非常藝術的敘述人生謝幕的過程,把死亡這件事轉換了另類的呈現,細究歌詞會發現沒有一句提到死亡的傷感,走了一輪人生走馬燈後就「把關節鬆掉去睡個好覺」,一場不會再醒來好覺。

把熱狗的〈樓上的房東〉放在最後,琳聽屬意得獎的作品,有關注熱狗去年的發生的事件的話,定會了解此曲傳遞的東西。每個人都會經歷各種讓人摧毀信心又狗屁倒灶的現實,但如何從這樣的泥沼裡看見希望,從而繼續向前?下方附上音樂新聞供大家參閱。



在非常忙碌的六月利用零碎的時間斷斷續續的完成這篇金曲特輯,喜歡的話請多分享按讚,或留言給琳聽!

最後,要稱讚一下方格子的手機版編輯器,使用的時候比起以前已經穩定許多,每個功能都可以很流暢運用。六月多虧了用手機寫作,才能把文章在頒獎前發佈(汗)。

8.3K會員
165內容數
用音樂與文字持續 murmur 的地方。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聖誕特輯|每年都該重聽一次瑪麗亞凱莉祝願大家在這個美好的聖誕節日裡,都能開心喜悅。聽完「All I Want For Christmas Is You」後,記得要回去聽聽瑪麗亞凱莉的其他作品喔!約定好了,每年都該重聽一次瑪麗亞凱莉。
Thumbnail
avatar
映画案內所 Arstin
2021-12-24
七八人特輯 | 使用守護卡保護自己延續上一集的七八人特輯,今天想要分享幾個面對被人欺負處境時,有什麼方法能夠保護自己的心。
Thumbnail
avatar
JUMI觀察室
2021-11-21
七八人特輯|不要被煤氣操縱者騙了!隨著長大遇到的人越來越多,有遇到很善良的人,也有遇到很恐怖的人。慢慢的也會開始花時間研究人性,尤其是人際關係中特別(惡質)的人格特質。          
Thumbnail
avatar
JUMI觀察室
2021-11-07
萬聖節特輯|歷史上被稱為吸血鬼的人以下我寫下三位比較像吸血鬼的真實人物!祝大家萬聖節快樂!
Thumbnail
avatar
JUMI觀察室
2021-10-31
萬聖節特輯 | 遇到吸血鬼時,別逃,用用這些方法吧!吸血鬼介紹第二彈來啦!這篇是攸關大家生存的技能篇,千萬要看完喔!
Thumbnail
avatar
JUMI觀察室
2021-10-24
萬聖節特輯| 吸血鬼傳說與真實起因為何會有吸血鬼呢?我們這裡都是抱持著科學理性探討的精神,所以會用比較合理的解釋來討論。
Thumbnail
avatar
JUMI觀察室
2021-10-17
七八人特輯 | 快逃啊!怪老闆要來了!每個人一生中都會遇到各式各樣的人,我遇到的大部分都是很友善的人,有些人則是很有個性,很做自己,有時候則是遇到一些破格的人,特立獨行。然而,總是會有小部分的人是以攻擊他人為生活目標的人,這種人只要出現一兩個,就能夠直接毀掉一個環境,我跟Mia取名為七八人。他們算是一種奇異種,擅長攻擊別人後,又裝作自己
Thumbnail
avatar
JUMI觀察室
2021-09-26
| GTM Panettone特輯|要怎麼挑選?感謝義大利國家對食物原汁原味的極度龜毛 有法定製造及原料比例的規範 『此烤製甜品需使用硬種酵母(pasta acida)天然發酵所得之軟麵團,以麵粉、蛋、葡萄乾、糖漬果乾(至少20%)及奶油(至少16%)混合制成』 “
Thumbnail
avatar
Sasha在義大利的那些人那些事
2021-05-04
| GTM PANETTONE 特輯 |Pasticceria Sant Ambroeus位於米蘭市中心的,精品街入口,1936年開業至今已是80多年的老店。 以往逛精品街經常經過,這次走進是為了品嚐她家Panettone,幸運的還有切片可買,開心的直接拎回家。 配方由執掌57年的Luciano Vismara沿用至今,在下口之前已可聞到淡淡的果香。 | 試吃感想| 外皮稍硬
Thumbnail
avatar
Sasha在義大利的那些人那些事
2021-05-04
情人節特輯|愛上你,是我落下的險棋:向勇於進入「關係」的人們致敬 愛,如溫室的花朵需要呵護 沒錯,愛這種東西,就像溫室裡的花朵,需要由關係中的兩人用心呵護、澆水以及遮蓋 你與伴侶可能因著對彼此的無法理解而刺傷彼此,但卻有可能因著理解彼此而一起共創出一個全新的、不同於以往的,甚至不同於你的原生家庭樣態的「安全堡壘」,讓你們在這樣的基地重新再長大一次並變得更茁狀。
Thumbnail
avatar
角落星
2021-02-09